×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重庆市长寿区乡村振兴“十四五”和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解读

日期:2021-11-02

202110月,长寿区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长寿区乡村振兴“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长寿府发〔202137号,以下简称《规划》)。为方便社会公众全面了解规划内容,现作如下解读。

一、规划编制背景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三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市委“率先示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工作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为总抓手,以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聚焦“五个振兴”综合发力,“三农”发展水平取得了全面提升,实现农业总产值93.69亿元,年均增速近10%。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964户、19649人全部脱贫,长寿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彻底告别绝对贫困。乡村振兴起步稳健,破解乡村振兴用地难举措被中农办专文刊载全国推广,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经验入选全国首批18个典型案例。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产品得到有效保障,“橘、柚、鱼、蛋”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居全市前列,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自然长寿”品牌逐步打响。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长寿慢城”唱响全市,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补短,水电路气讯等设施日益完善。乡村民生显著改善,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047元增加至18227元,年均增长8.6%,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91下降到2.191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定“三农”“压舱石”、筑牢“三农”“战略后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因此,科学编制规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

二、规划编制过程

区委、区政府于2019年部署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班全力推进,历时近两年,完成了本规划。编制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对重庆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衔接《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长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规划》中落地见效。坚持开门编规划,深入街镇、村社和企业开展调研,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经规划衔接审查和合法性审查后,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三、“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目标

《规划》紧紧围绕全区“两地两区”建设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统筹推进,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到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2.51,“橘、柚、鱼、蛋”四大特色产业链综合产值提升至200亿元以上。二是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农村公路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85%,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3%。三是推动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0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1以下,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占比提高到10%

《规划》紧扣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这一主线,提出“十四五”时期具体目标任务是在打造全市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和全市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基础上,力争创建国家级的“一区一园”(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7”条新路径,力争将长寿区打造成为重庆都市型乡村振兴样板,在中西部地区发挥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按照“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3个部分设置了25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指标。

《规划》展望2035年乡村振兴远景目标。到2035年,全区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乡村交通便捷生活便利,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农民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乡村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四、“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

(一)提升“一轴两核三极”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明确“一轴两核三极”区域功能定位,做强“三极”区域枢纽节点城镇群。优化全域村庄分类布局,完善现代农业“三园”“五区”产业定位。分层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围绕合广长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对口垫江协同发展、长寿攀枝花专项合作等重点工作,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二)构筑“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新模式。充分发挥“大工业”“大城市”发展优势,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率先开展示范,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到202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力争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89万人。确保到2025年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全区50%以上的村开展“三变”改革试点。

(三)构建“1+4+N”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新链条。坚决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主要粮油作物品种优新率达95%以上,猪肉自给率保持在100%,蔬菜产量稳定在37万吨以上。提档升级“柚、橘、鱼、蛋”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接二连三”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打响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优质化晚熟柑橘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长寿柚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以上,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6万吨,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园和健康渔业养殖示范区,努力打造西南地区现代农业示范高地和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将长寿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为全市领先、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

(四)打造科技引领数字新乡村。建设乡村大数据智能平台,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搭建四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30%以上,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分别达到60%80%

(五)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新家园。全面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建设生态绿色乡村。建立垃圾分类示范村10个,基本完成常住人口200户或500人以上的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30%的街镇卫生院达到甲等水平;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达到60%以上。

(六)探索现代乡村治理新机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每村培养储备后备力量2名以上,区级以上文明村和街镇占比达到70%以上。

(七)培育乡村专业人才新队伍。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每年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人员分别不少于300人、500人,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80名以上。

(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做好重大政策、重点工作、体制机制的有效衔接。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四个优先”,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提出了长寿区“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任务清单,分为4个类别80个重点项目、涉及投资328亿元,作为“十四五”期间各类资金投入乡村建设的重要指引以项目为抓手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重点任务、重要目标如期实现。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和规划实施监督考核,全面保障规划各项工作做深做实。


附件: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长寿区乡村振兴“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