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海棠镇小河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洁净的沥青路面,干净整齐的房屋院落,乡规民约墙、休闲廊亭等让人赏心悦目。
“变化好大!”村民们纷纷点赞:小河村旧貌换新颜。村容村貌华丽“蜕变”,得益于该村实行的积分制。
小河村村党支部书记胡春容告诉记者,积分制在小河村启动以来,明显感觉到大家的工作干劲更足了,村民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把“村里事”当成“自家事”,形成了人人争做好人好事、争拿治理积分的良好局面。自从实施积分制管理以来,小河村的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主动清扫路面、自觉维护门前屋后人居环境、孝亲敬老……志愿服务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海棠镇通过晨访夜巡、坝坝会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让积分内容更加具体、丰富、实用,积分分值更科学、细则更接地气。通过研究,设置了人居环境、森林防火、公益美德、乡村建设等5类50项积分项目。并实行“正负面清单”管理,采取“基础分+激励加分+负面扣分”的积分模式,将群众参加治安巡逻、环境卫生整治、调处矛盾纠纷等情形纳入“正面清单”予以加分,将安全事故、挑事破坏和谐等情形纳入负面清单予以扣分。
为确保评分公平公正、群众认可,该镇还成立了积分制工作领导小组及9个推广应用工作小组、积分评议监督小组,对积分制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每月以“积分榜单”的形式在各村醒目位置张贴公示联户积分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确认无误后认定为月度积分,如存在异议,则指派监督员开展核实。
同时,该村坚持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以户为单位,每户均赋基础分10分,积分排名靠前的村民,可优先推荐为“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候选人,激励村民踊跃参与村级治理。积分制实行“一事一记录、一月一统计、半年一公示、一年一总结”,积分统计结束后,通过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核实和公示。
胡春容介绍,针对积分多的村民,就在村里设置积分兑换超市,按照家庭户积分进行物资兑换奖励。积分达到一定标准,就可兑换粮油、生活日用品等实物,这大大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小河村1组村民郑维俐今年参与了8次活动,得到40积分,一次性兑换了一提卷纸、一袋洗衣服和两块肥皂。彭文宣参加了5次活动,得到25积分,兑换了面条、豆瓣酱、盐等生活用品。“大家参与积极性很高。”
以“积分制”为抓手,该镇通过“以行积分,以分换礼”,实现了以“分”促管、以“分”促干,走出一条以“村民自治”为引领的乡村治理特色路。自积分制运行以来,该镇累计积分24.8万分、累计兑换23.1万分,兑换率达93%,排名全区第一。
海棠镇副镇长刘亚表示,“积分制”管理不断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了乡村治理工作的深化和细化。接下来,海棠镇将继续完善“积分制”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并积极探索与其他治理方式结合,形成多元化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