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重庆市长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政协重庆市长寿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18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5-09-22

黄荣明委员:

您在区政协第十六届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第189号提案)收悉。经我委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大力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一是培育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推动现代物流、数据要素、新型专业市场3个集聚区纳入市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名单,力争获评A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推进集聚区内项目建设,储备市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平台)16个,推动新恒阳至川维铁路站装卸工艺设施项目等2个项目申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平台),推动长寿经开区科技创新园、重庆


                                                   

市长寿区双创孵化园申报星级楼宇,争取市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支撑现代物流等集聚区发展壮大。

二是推动产业深度融合。迭代推动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打造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双碳行业3个产业大脑,探索科技、金融、数据三个核心生产要素的高效融合,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支持。提速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多式联运示范基地,长寿港货物吞吐量居全市前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寿班列常态化运行,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等出口至30多个国家。成功纳入全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集中承载区和全市城郊大仓基地总体布局。1-4月,在现代服务业的加持下,长寿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8%,领跑全市。

三是加速培育具有长寿辨识度的特色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为制造业经济提供产业链支撑,入选全市首批“邮运通”试点区县,义乌小商品(重庆)数智产业园加速壮大,长寿区菜鸟产地上行枢纽仓投用。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服务,新材料评估与测试技术公共服务中心纳入全市特色产业检验检测服务基地规划。支持重点企业整合科研资源,面向市场提供专业化研究开发服务,博腾制药成功认定为2024年全市唯一一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持续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支持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发展,成立西南交通大学长寿技术转移中心,1-5月,技术合同成交额19.02亿元。

二、稳步推进服务业平台发展

一是加强公共服务业平台搭建。全区已建成小分子原料药CDMO中试服务平台、天然气化工新材料中试平台等市级中试平台3个,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1个,可为全区企业提供工艺路线设计、开发及优化、工艺验证、中试和商业化生产等系列服务。工业设计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加快升级,全区现有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市级设计驱动型企业9家。引导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面向社会提供实验验证、应用研发等服务,2025年望变电气成功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

二是加强人才引育平台赋能。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引才需求,依托“渝职聘”人才工作数字化平台赋能人才引进,深度推进新材料人才专区建设,组织企业赴西安交大、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专场招聘,多形式举办人才招聘活动,全面促进人才引育提质增效。2025年以来引进本科以上相当层次人才312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34人。聚焦“渝才荟”建设,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推广使用“渝才荟”,修订《长寿区新重庆人才服务管理办法》,建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为人才提供人才公寓、教育、医疗等65项公共服务,服务人才达1526人次。开展人才认定,审核认定资料916份。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增强人才工作辨识度,着力打造“常来长寿·人才长寿”品牌,夯实品牌“平台”效应,全力做好“筑巢引凤”文章。

三是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助力。稳步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建立“与合作银行共享知识价值信用评级+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本金损失代偿”机制,为“轻资产、重智产”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累计为401家(次)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8.59亿元,引导叠加商业贷款5.78亿元,放款总量位居全市第8。大力开展科技金融服务,升级打造绿色金融服务港湾12个,加快推进转型金融试点示范,获批全市首笔民营上市公司跨市银团并购贷,一季度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4.2%、全市第2。

三、全力优化服务业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建立长寿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我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专项工作机制。分解市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方案形成《贯彻落实重庆市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分工方案》,落实发展目标。构建完善多维联动、协同共进的服务企业新格局,聚焦现代服务业项目审批改革,健全“三服务”、惠企政策精准直达等工作机制,服务业“企业+项目”服务专员工作成效获评全市服务企业十佳优秀案例,“长亲不扰”涉企执法监管试点成效获新华网报道宣传。

二是大力培育服务业企业发展。加强规上企业培育,推动实施服务业全面摸排“清家底”、龙头链主企业服务链摸排、政府采购服务摸排三大行动,助力升规潜力企业库壮大,储备潜力升规企业107家。开展潜力企业大排查、大走访,推动一季度升规纳统服务业企业27家。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迭代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引导创新型中小企业深耕产业链关键环节,逐步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分档评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潜力,精准辅导、重点培育。聚力科技创新企业培育,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推动科技企业集群式发展,1-5月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企业120家。

三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深化“一窗综办”改革,优化综合窗口设置,32个部门757项事项、“一件事一次办”进驻无差别综窗,组建71人的“一窗综办”专业服务团队,实现综窗人员“四统一”,改革经验在全市政务服务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发言。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设立“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专窗3个。建成投用1.5万平方米新政务服务中心,138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全市率先投入使用“超级政务桌”窗口22个,设置“渝快办”自助体验云桌面21个,配套设置数字驾驶舱、24小时自助服务、企业服务等功能区。推行免费复印、免费打印、免费邮寄、免费停车“四免”服务,新中心运行以来日均提供帮办代办500余人次、咨询引导2000余人次。深化经开区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9个区级部门派驻代表27人靠前服务,加快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

此复函已经重庆市长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一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