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第142号提案的复函

周成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降低数字健康企业经营成本,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建议》(第142号)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积极对接区国资委、大数据发展局、高新区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共同研究推进,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全球加速迈进数字化发展快车道,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网络通信技术加速融入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驱动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向数字健康发展阶段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重塑医药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国家、市级层面加快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发展,在医药卫生领域加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着力培育行业
发展新动能,重塑管理服务新模式,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强劲动力。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健康产业。但正如您所提,我区在产业布局、培育企业、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区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定完善总体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近年来,长寿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以长寿高新区为主载体,长寿高新区以整体融入长寿经开区为发展契机,重点布局数字健康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创新药与现代中药、高端食品等为代表的健康产业,奋力打造以数字健康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十四五”期间,先后出台《重庆市长寿区“十四五”国民经济规划纲要》、《重庆市长寿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数字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以发展数字健康、生物医药、生物合成为主,加快发展生物经济。同时,区经济信息委正在牵头编制《长寿区关于贯彻落实重庆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2024—2027年)》、《重庆市长寿区“十五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进一步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数字健康将作为长寿区未来重点培育高成长未来产业之一。
(二)注重项目招商落地,夯实产业发展后劲
一是项目储备更加夯实。2024年以来,全方位梳理产业脉络、深度挖掘市场潜能,完成数字产业备选招商数据库组建,建立了涵盖200家优质标的企业库和330亿元的项目储备库,筑牢了招商根基。二是注重精准招商。锚定数字健康产业核心招商方向,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设立房租“两免两减半”、税费优惠等招商政策。新引进天津玉成美医疗器械中试基地等数字健康领域项目14个,合同引资额50亿元。三是加快招商项目落地。将重大招商项目纳入年度重大项目清单进行每月跟踪调度,康思宁医疗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当年开工、建成投产,光大长寿大健康产业园项目、鑫润达-礼貌鸟数字化康复分级管理平台及全国总部项目已完成工程量50%,将在2025年底实现完工投产。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要素保障
一是提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以来,持续完善园区功能布局。交通方面,加快推进新光大道(东延段)、新惠路等园区配套道路建设,下半年计划新开工北城大道地下通道、葛兰园区道路改造项目。城建方面,力争今年底建成长寿中科未来城科技企业孵育基地,下半年计划新开工北城大道路灯改造、新光大道景观提升工程,2025年底实施高新区标准厂房维修改造项目,对新市、葛兰6个标准厂房区域进行维修改造,包括消防、外立面、防水、厂区管网及道路等进行改造提升。加快推进长寿区智能化产业基地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升级项目方案设计,力争2026年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管网方面,正在推进长寿高新区排水管道更新改造及重点点位防护工程的建设进度,该项目获得2024年中央预算内资金2130万元,对高新区新市及葛兰工业组团雨水管网进行改造更新,对高新区人防、下穿隧道等重要点位进行防护,预计于2025年10月建成投用。二是完善数字健康产业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全域医保智慧监管与服务项目,进一步整合医药系统接口改造,监管监控设备植入,全量数据智能分析,逐步覆盖全区医药机构,建立覆盖区级、镇街、村社的医保三级服务体系,完善三级医保服务平台。预计2025年底,初步建成视频归集平台、场景化监管系统,区级医保服务专厅改造工程投入使用。三是加强项目谋划储备。长寿经开区、长寿高新区深入摸排梳理园区基础设施现状,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未来产业布局需求,储备谋划“十五五”期间园区基础设施项目49个,预计“十五五”期间完成投资280亿元。谋划新市、渡舟片区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及葛兰、新市、渡舟片区污水管网改造项目10个,总投资约8亿元,已纳入长寿区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拟争取后续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分年度实施。
(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抓原创成果强转化。2024年以来,长寿高新区企业新增科技成果登记43项,新增技术合同7200余万元,新授权专利72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27个、驰名商标15个、名牌产品11个。格晟生物“全新动物用GnRH 阻断疫苗”4款新型疫苗打破国外垄断产品,重庆药研院全国独家生产的“火把花根片”成功投产;利洁士重组贻贝粘蛋白医用修复贴、修护液两个产品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其重组贻贝粘蛋白关键技术研究入选重庆市科技局“企业科技攻关联合行动计划”。同时,正在申报重庆市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进入市级终审阶段。二是抓主体培育增数量。长寿高新区深入推进“双倍增”行动计划,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总数达到13家;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总数达到43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在库培育3家。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4家,新技术企业26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6家。三是抓人才培养强根基。新认定王学政等17人为长寿区2024年第一批引进人才、2家企业享受引才奖励,新培育人才1人。13名企业高管参加长寿区领军企业人才“鲲鹏计划”(第二期)培训,1名企业高管参加学习生命健康领域市级研修班。
(五)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一是积极为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政策。区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抢抓国家、市级有利政策,积极为园区企业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中央预算内等资金,2024年以来,累计为博腾制药小分子原料药等21个企业项目争取上级资金7.2亿元。二是出台产业扶持政策。2024年12月,我区印发《重庆市长寿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扶持办法的通知(长寿府发〔2024〕70号),重点推进数字转型企业创新驱动发展。2025年1月,在市政府印发《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后,我区立即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全面落实市级产业政策。三是持续加强政银企对接。常态化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建立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组织农发行等12家金融机构、福安药业等60余家企业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搭建沟通合作的高效平台,帮助20余家企业实现融资贷款1.8亿元。四是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进一步合理制定高新区厂房租金,长寿高新区、盈地集团聘请专业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对标准厂房资产价值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新的租金标准:新市园区标准厂房租金适度下调;葛兰园区标准厂房因评估价值等因素维持现行租金标准。考虑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利洁士等企业厂房现状,经区国资委、高新区服务中心、盈地集团专题研究,适当给予企业租金减免政策支持。
(六)落实企业服务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全面落实“三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企业服务专员200余名,实地走访高新区企业近300家,协助解决用工缺口850余人,解决10家企业高管19名子女入学问题,推介动员58家企业参加以旧换新补贴,办理企业问题建议100余条。二是搭建多渠道的常态化沟通交流平台。切实倾听企业真实诉求,“企业吹哨”、“渝商E服务”政企沟通平台为企助力增效显著,“大走访大谈心”、“非公经济人士接待日”为企业纾困解难彰显实效。“企呼我应”“民呼我为”广受企业群众好评,“民呼我为”指挥办获重庆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企业满意率达95%以上,服务企业工作入选全市服务企业优秀案例。三是推进化解矛盾风险。推行包容审慎的柔性执法与精准执法,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降低涉企检查频次,高效统筹政务服务与执法资源,避免多头重复执法。持续推进安全环保信访稳定工作,加大安全环保隐患的检查排查整治力度,督促企业及时整改。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所提建议内容,扎实推进数字健康产业发展,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聚力招商引资,主动谋划集群项目,全力开展数字健康、生物医药产业群项目策划和招引,加速产业强链补链。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积极为企业争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先进制造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上级资金,建立完善更有效的政银企对接机制。三是加大重点产业扶持培育力度。聚焦重点发展的数字健康、生物制造、高端新材料等未来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落实国家、市级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针对性出台切实可行的产业扶持政策。在政策落实上,积极协调区财政优先拨付数字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企业的奖补资金,减轻企业创新研发压力,切实支持我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四是全力以赴推进优化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的交通物流、城市地下管网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同时,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继续落实常态化“三服务”工作机制,创新搭建与现代产业相适应的“1+6+N”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工作体系,让专员“一对一”、服务流程标准化、企业诉求清单化,加强执法监督服务,规范和减少涉企执法。努力锻造长寿区营商环境“长伴”品牌,用心用情为企解难、助企发展。
此复函已经杨一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重庆市长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