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六次会议第5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农业界别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立足特色农业产业 做实“自然长寿”品牌的建议》(第58号)收悉。经与长寿乡建集团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推进“自然长寿”品牌建设和价值涵育方面
(一)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发展根基。“自然长寿”品牌坚持以“部门牵头、平台承建、单位配合”的管理体系推进建设,区农业农村委负责“自然长寿”品牌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监管;区政府委托长寿乡建集团代为持有“自然长寿”商标,负责“自然长寿”品牌的日常运营管理和宣传推介。目前“自然长寿”商标已完成注册,品牌管理和授权制度已初步形成,后续将深入思考“自然长寿”推广与厚植,推动“自然长寿”品牌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场认可度、辨识度,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品牌联农带农的经济效应。
(二)深入调研谋划,科学统筹推进。坚持“统筹规划准定位,明确方向再作为”的理念,区农业农村委、长寿乡建集团赴重庆、涪陵、云阳等调研学习“天生云阳”“酉阳800”和“巴味渝珍”等品牌运营推广,系统学习借鉴优秀品牌在顶层设计、品牌定位、市场推广策略、产品开发体系、质量管控标准、利益联结机制以及线上线下融合运营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成熟做法。通过梳理总结他山之石,有效避免了工作中的盲目性,确保了品牌建设工作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三)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印发《长寿区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的意见》,明确对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给予一次性奖补5万元、10万元;对获得“重庆名牌农产品”的,一次性奖补3万元。修订《长寿区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明确对新获得商务部中华老字号的奖励20万元;对新获得重庆老字号认定的奖励5万元;新获市政府命名重庆市商贸流通100强的奖励5万元;修订《长寿区商标品牌发展奖励办法》,明确对地标和驰名商标奖励50万元。
二、关于持续推动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耦合共生方面
(一)深耕产业底盘。聚焦“橘柚鱼蛋米”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厘清产业优势,重新梳理特色农产品的现有规模,深化品种培优和品质提升。结合市场需求,聚焦已成型产业,进一步明确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核心方向,为“自然长寿”公用品牌建设厚植产业、产品本底。
(二)探索建立本土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标准,加快打造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核心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矩阵。截至目前,全区有效期内绿色食品73个,认证有机水产品13个,认证有机投入品1个,“重庆名牌农产品”38个。以特色产业为切入口探索爆款IP打造,深度挖掘“橘柚鱼蛋米”领域优质特色农产品与“自然长寿”区域公共品牌的耦合共生化学反应,推动二者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形成“1+1>2”的品牌聚合效应。
1.聚焦众多优势柑橘品种,着眼时令柑橘品种空窗期,托举被农业农村部定为“绿色食品”——长寿夏橙进入品牌视野。长寿夏橙一般3~5月成熟,时值水果供应淡季,产量高、品质好,可鲜食加工,填补夏季柑橘鲜果市场和加工原料的供应空档。我区柑橘产业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发展,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相对完整的体系,其中夏橙远销全国,产品基础池和市场认可度均具备一个特色农产品打响品牌知名度、成为爆款IP的基础要求。目前正在积极探索长寿夏橙的品牌效益,思考品牌打造方式和推广路径,借力“自然长寿”区域公共品牌,力求实现产品和品牌的协同耦合,将品牌价值最大化。
2.为着力打造长寿特色米粉品牌,推动稻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西南研究中心开展品种选育,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目前已完成188个展示品种水稻秧苗移栽,同时开展20余种米粉稻品种对比试验,优中选优,同步做靓“长寿米”招牌,助推长寿米品牌发展。
今年结合订单农业的模式,为企业试点种植了渝紫米2号,为后续开发新品紫色米粉做好前期布局。推动传统加工产业升级转型,打造10道工序于一体的现代工厂化加工体系,针对不同消费场景开发出适合低温冷藏、运输保鲜的真空包装“长寿米粉”,扩展产品市场度。同时牵头制定了长寿米粉地方标准并于今年初由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涵盖原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要求、储存要求等全流程,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增强品牌公信力。积极推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申报通过了“长寿米粉”地理标志产品,深挖长寿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与米粉产业的关联性,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辨识度。此外,我委计划在下半年就长寿米粉产业召开新闻发布会,全方位打造长寿米粉爆款IP,推动米全产业链价值跃升。
3.为全方位多形式推动品牌建设,推广“自然长寿”主题,通过积极探索,开展了“自然长寿”年货礼盒及节假日礼盒的选品、组货、宣传和销售工作。以特色农产品资源库为基础,精心挑选优质产品,结合“自然长寿”理念特色设计,打造了一批极具长寿特色的节气礼盒并开发了一定的市场受众。目前依托“自然长寿”品牌概念正在开发打造包括饮用水、杯茶、火锅底料、薄脆等系列新品,旨在逐步拓宽市场,打响品牌。
三、关于构建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品牌宣介体系方面
(二)以“自然长寿”相关商标注册认定抖音官方号、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目前通过广告牌、发布官方视频、线上直播、融媒体中心宣传渠道等加大品牌宣传,为品牌的统一运营和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资源整合,完善品牌标准体系。梳理完善长寿区特色农产品资源,建立农产品品质数据库,针对“橘柚鱼蛋米”等优势品类及其衍生的特色农产品,围绕“自然长寿”品牌定位,细化产品品质、生产规范、溯源认证等要求,建立完善科学、严格、统一的准入机制并以此为标准更新“自然长寿”区域公共品牌资源库,推动农产品向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升级,夯实品牌品质根基。
(二)强化品牌传播,打造品牌IP矩阵。以“自然长寿”为核心价值,打造统一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与品牌故事,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农旅融合活动等多元化渠道传播品牌文化。开发采摘体验、生态研学等业态,提升品牌互动性;积极参与国内外农产品展销会,探索对接大型商超、社区团购平台,探索“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子品牌”双轮驱动模式。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构建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自然长寿”宣传推介体系,增强品牌记忆点,扩大品牌市场覆盖面。
(三)完善产业协同与政策保障,推动可持续发展。成立区域公共品牌管理组,建立品牌使用准入与动态监管机制。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标准化生产,完善订单农业、品牌授权等合作模式。力争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在品牌建设资金、冷链物流、电商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我区“自然长寿”区域公共品牌可持续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殷道川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政协提案委。
重庆市长寿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7月25日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