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第六次会议第373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5-05-09

孟忆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新形势下我区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第373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根据全区学生分布情况进行学校的合理布局和教师的优化配比

(一)镇街学校网点布局调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我区在镇街学校网点布局调整中,大胆先行先试,用好盘活教育资源,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区撤并学校34所、改制改迁学校4所、新建学校3所,重新核定65个教育事业单位人员编制7138名。镇街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涉及学生(幼儿)1369名、教职工470名,整个工作平稳有序,做到了“零信访”。

1.坚持问题导向,制订合理方案。针对教育资源布局“城镇挤、乡村弱”、城区学位供给紧张、农村地区资源相对富余等问题,区教委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镇街、学校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谈话问卷、数据分析等方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长寿区2024年镇街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方案》初稿,并广泛征求各镇街党委、政府和区级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经区政府常务会审定,于2024730日由区政府办公室印发正式稿。

2.坚持人民至上,维护群众利益。在镇街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的过程中,严格做到“三不”:一是当地党委、政府不同意的一律不调整,二是当地“村支两委”不同意的一律不调整,三是当地学生、家长不同意的一律不调整。针对调整后部分师生、家长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区教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和学校,逐一认真进行分析,提出妥善解决办法,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3.坚持均衡发展,确保资源供给。在镇街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切实做到“五确保”:一是确保调整后每个镇街都有1所中心校、1所中学校、1所幼儿园;二是确保每所学校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建立统筹调配、动态调整和备案制度;三是确保严格按照核定的领导职数、人员编制配置干部教师队伍,坚决杜绝超职数配备干部、超编制配备教职工;四是确保严格按照学校建设标准配置设施、设备;五是确保严格按照学生数量和办学规模拨付公用经费。

通过对镇街学校网点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让农村超编学校得到了“减负分流”,让城区缺编学校得到了“输血补液”,盘活了城乡教育资源,推动了各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配置城乡学校师资

1.公开招录补充新人。2024年,区教委通过公开招考、考核引进、在职选调等方式,共招聘、引进、选调了182名急需人才。其中,城区学校定点招录98名(含部属公费师范毕业生6名)、农村学校定点招录24名、引进硕士研究生21名、特色艺体教师21名、城区学校面向区内外选调教师18名。农村学校新进教师占全区新进教师总数的13.2%,有效缓解了村点校师资短缺的结构性矛盾。

2.交流轮岗强化师资。贯彻落实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关于印发〈长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的通知》(长教工委发〔2023185号)精神,持续推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确保“两个比例”达到20%的标准。将具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1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教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必要条件。2024年,全区交流轮岗干部教师946人,占符合交流轮岗条件人数的83.94%,其中交流轮岗优秀人才199人,占交流轮岗干部教师人数的21.04%,强化了城乡学校师资配置,为教育“末梢”提供了人才保障。

3.全员培训提高素质。2024年暑假,区教委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开展了为期6天的全员培训。全区设置分训场所17个,参训学员4800余名,选派组织管理员25名、驻点监督员24名、巡察监督员15名。通过强化培训管理和过程监督,全体学员的通识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普遍提高。培训学风好评率达100%,开设课程好评率达97.2%,授课教师好评率达98.5%

二、关于提高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接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区教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管理,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具体措施为:

(一)重筛查预防

区教委依托陆军军医大学心理医学系搭建的学生心理测评平台,每学年开展全区心理测评2轮次,实现从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三年级(中职)全域覆盖。根据筛查结果,指导全区各学校组织班主任、专兼职心理教师、心育教师等对重点关护学生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建立一生一策档案,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帮扶工作。

(二)重活动育心

区教委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为抓手,指导各中小学每学年开展心理讲座、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社团活动等心理健康体验活动100余场次。以中小学生艺术活动月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校园集体舞、班级合唱、器乐演奏等文艺比赛和展演活动,培养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积极心理品质。以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月为推手,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篮球联赛等体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健康的积极心理品质。以研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为载体,指导全区中小学每学期开展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等主题研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50余次,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生生活体验感,提高学生生活幸福感。

(三)重应急处置

长寿区教委制定并印发《长寿区中小学心理困境应急处置小组工作方案》,由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王涛、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蒋铁任双组长,从区内选拔具有丰富心理咨询经验及相应专业资质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8名,成立长寿区中小学心理困境应急处置小组,从全区教师统筹绩效工资中提供5万元保障经费,有效应对中小学内可能出现的心理突发事件和重大危机。

(四)重宣传引导

区教委指导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每学期邀请家长到校开展各类家庭教育主题讲座20余次,开展线上线下家长会50余次,通过钉钉、QQ、微信等媒体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7万余条,向家长们介绍了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指导家长们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三、关于如何有效应对现阶段学生挤爆校和一段时期后学校无生源这一矛盾

(一)科学规划学校布局

1.开展全面调研。区教委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区人口分布、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现有学校布局等进行深入调研。通过收集人口数据、分析出生人口走势,精准预测不同区域未来的生源数量变化,为学校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优化布局规划。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学校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在现阶段生源密集区域,合理新建、扩建学校,满足当前入学需求。对于未来生源减少明显的区域,提前规划学校的整合或功能转变,避免资源浪费。

(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1.师资动态调整。建立师资动态调配机制,根据学校生源变化情况,合理调配教师资源。在生源较多的学校,通过招聘、交流等方式补充师资;在生源减少的学校,组织教师培训和转岗,确保教师队伍的合理利用。

2. 资源共享利用。推动区域内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设备、师资培训等资源的共享。例如,开展“名师直播课堂”,让偏远学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鼓励学校之间共享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提升教育质量和吸引力

1.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打造“一校一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区已有40余所学校形成了特色课程体系,如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等,吸引了更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2.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我区教育发展成果和学校特色,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同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选择学校,避免盲目择校。

化解现阶段学生挤爆校和未来学校无生源这一矛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区教委将持续关注这一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措施,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诚挚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关心与支持。此复函已经长寿区教委主任张常宝同志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写在回执上寄给区政协提案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

    202558日   

(联系人:江朝培,邮编:401220,联系电话:4024403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