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第六次会议第128号提案的复函

李智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校医联合,建立青少年心理干预机制的建议》(第128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复函如下:
区教委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管理,积极构建多方联合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现将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强师资,夯基础——队伍建设与硬件保障
一是师资优化,专业赋能。区教委印发《长寿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规划(2024—2027年)》(长教工委发〔2023〕195号)文件,根据长寿区中小学未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学校台账,2024年为未配备专职心理教师的实验三小、桃源小学、晏家实验小学招录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目前全区共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26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50余名。同时,晶山小学、桃花小学心理教师的招聘工作已纳入2025年第一季度公招计划。2024年8月以来,组织1500余名班主任开展为期2天的长寿区2024年秋期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培训,从班主任工作策略、中小学心理筛查及危机干预两个方面入手,为全区班主任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共组织全区10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由区总工会开展的积极心理学认证培训,选派全区10余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骨干力量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选派1名心理健康骨干参加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举办的2024年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示范班培训。邀请西南大学心理学专家,对全区各中小学50余名心育骨干教师开展为期2天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评和危机干预”培训。
二是场所建设,落实阵地。长寿区教委共计投入230余万元专项资金,在各中小学投入建设个体辅导室、团体辅导室和多功能室,于2023年10月实现心理辅导中心(室)全域覆盖。全域心理辅导室建设根据学校学生规模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备,即学生在500人以下的学校,配备个体辅导室;学生在500—1000人的学校,配备个体辅导室和团体辅导室;学生在1000人以上的学校,配备个体辅导室、团体辅导室、多功能室(包括沙盘室、放松室、宣泄室等)。
二、建机制,精评估——筛查体系与建档帮扶
一是区教委依托陆军军医大学心理医学系搭建的学生心理测评平台,每学年开展全区心理测评2轮次,实现从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三年级(中职)全域覆盖。根据筛查结果,指导全区各学校组织班主任、专兼职心理教师、心育教师等对重点关护学生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建立“一生一策”档案,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帮扶工作。
二是与区妇联积极构建区、街镇、村(社区)三级妇联维权服务体系,实行24小时接访工作制,扎实开展摸排、接访等工作,及时排查、处置接访中出现的青少年心理问题,2024年,街道心理求助10件,提供心理辅导服务30人次。
三、防风险,筑防线——危机预防与应急处置
一是长寿区教委制定并印发《长寿区中小学心理困境应急处置小组工作方案》,由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王涛、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蒋铁任双组长,从区内选拔具有丰富心理咨询经验及相应专业资质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8名,成立长寿区中小学心理困境应急处置小组,从全区教师统筹绩效工资中提供5万元保障经费,有效应对中小学内可能出现的心理突发事件和重大危机。
二是区教委将委托区精神卫生中心,针对上一年度筛查出的739名三级预警学生开展第三次心理健康复核工作,运用专业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手段,对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疏导、干预、治疗。
四、聚合力,促协同——家校共育与社会联动
(一)家校联动,共护成长
一是区教委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为抓手,指导各中小学每学年开展心理讲座、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社团活动等心理健康体验活动100余场次。以“中小学生艺术活动月”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校园集体舞、班级合唱、器乐演奏等文艺比赛和展演活动,培养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积极心理品质。以“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月”为推手,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篮球联赛等体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健康的积极心理品质。以研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为载体,指导全区中小学每学期开展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等主题研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50余次,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生生活体验感,提高学生生活幸福感。
二是区教委指导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每学期邀请家长到校开展各类家庭教育主题讲座20余次,开展线上线下家长会50余次,通过钉钉、QQ、微信等媒体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7万余条,向家长们介绍了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指导家长们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二)资源整合,共同呵护
一是联合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建成心理健康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建设联盟,利用化工职业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来服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送教、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沙龙、团队辅导、经验交流、课程打磨等活动,本次联盟的成立将推动我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二是和区精神卫生中心共同签署《重庆市长寿区医校共建心理健康服务协议》,打通心理困境学生转介“绿色通道”,对于经过二轮测评达到三级预警的中小学生,可持转介信至区精神卫生中心,免除首次诊断费。医校心理健康联盟工作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形成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合力,助力中小学生幸福健康成长。
三是由区妇联牵头,组织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共121名)成立家庭教育百人讲师团,定期召开长寿区家庭教育讲师团集体备课会,重点打磨精品课例。2024年,为全区各中小学校分发家庭教育指导读本3000余册,发布家庭教育微经验44期,家庭教育指导令7份,督促监护令1份,开展家庭教育集中指导8次,回访帮教65次,心理个辅80余次。
真挚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关心与支持。此复函已经长寿区教委主任张常宝同志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写在回执上寄给区政协提案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5月8日
(联系人:杨鸿,邮编:401220,联系电话:4024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