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5-20

农工党长寿区委: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建议》(第28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复函如下:

一、我区职业教育总体情况

(一)学校概貌。我区现有2所高职院校和2所中职学校,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重庆工信职业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综合类工科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长寿区教委主管两所中职学校,重庆市医药学校是一所公办省部级重点中职学校、重庆市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平安校园、老年教育活动中心培育学校、职业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创新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同时也是长寿区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定点培训学校、卫生示范学校和绿色学校。重庆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民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德育教育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实验学校、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战略发展创新试验学校。

(二)师生情况。2022年,我区高、中职学生共15229人。其中高职学生10868人,中职学生4361人。中职教育共134个班,其中公办学校共98个班,中职学生3523人;民办学校36个班,中职学生838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229人,高等职业学校教职工700余人。

(三)办学条件。全区职业教育占地1546亩(含高职部分),总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面积12.3万平方米,实训用房面积8.2万平方米,图书馆0.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5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0.6亿元,图书559.8万册。

(四)专业设置。目前,4所学校共有医药卫生、旅游服务、石油化工等16大类,涉及护理、食品生物工艺、化学工艺及机电技术应用等30个专业。

二﹑关于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的建议

目前区内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升级。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实施的二期工程扩建,新建学生公寓楼已正式投入使用,基本能满足现有学生的住宿需求。同时稳步推进图书馆﹑游泳馆等项目建设。学院具备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有校内实训基地38个,实训场地6万余平方米,可满足各专业学生实训实习所需,被中国石化联合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评为“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学院依托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87个。近两年斥资3000余万元打造高水准的数字化校园,数字资源超过2T。

医药学校新征地10.84亩,总投入3273万元,新建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和公共厕所各1幢,现在已全部投入使用。由于医药学校受场地限制等因素,办学规模一直无法提高,难以完成市教委下达的招生任务。按照《中职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92-2018),医药学校原址扩建已不能满足学校长远发展需要。目前,区政府拟定在高新区或长寿湖选址200余亩,新建医药学校。原址可继续作医药学校实训基地。

近年来,医药学校校内护理实训基地建设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护理专业已评估验收为重庆市重点专业、高水平骨干建设专业。康复技术实训基地获国家三峡后续工程资金支持,康复专业已列为重庆市紧缺型骨干建设专业。医药学校投入资金600万元,发展护理、药剂专业,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成功创建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其他已申报立项的中央、市级资金支持项目也全部落地,获得中央、市级和区县配套三级各类专项资金累计4200余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大部分项目已经建设完成,个别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年内可全部完成。

行知学校陆续投入230万元,用于建立智慧教室,改造提升专业实训室等教学实施设备以及实训耗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40个,覆盖全部专业,平均每个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数6.9个。投入200万改造全透明教室60间,改造学生宿舍100间,安装学生宿舍空调100台。接入互联网出口宽带,主干网带宽达到1000兆,教学用终端(计算机)275台,网络信息点数5个,数字资源总量800GB,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重庆工信职业学院迁建(一期)项目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自2021年10月10日起,施工单位陆续将项目一阶段6.5万平方米教室、宿舍、食堂交付给学校,学校安排课桌椅、家具、厨具等各项配套设备设施进场安装,物业管理公司、食堂餐饮经营单位、超市经营单位入驻提供服务。2021年12月11日,首届206名高职学生入住长寿新校区。12月28日,学校顺利举行揭牌仪式。

三﹑关于转变办学模式,提高办学水平的建议

1.政府高度重视。为了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业务指导,组织交流经验,督促政策落实,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区政府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召集人,编办、发改委、教委、财政局、人社局等十二个部门为成员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联席会议还可邀请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联席会议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市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区职业教育工作,制定全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和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促进全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协调职业学校的兴办、校企合作、招生就业等重大事项,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机制。联席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原则上每年至少召开1次全体会议,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整体联动作用,成员单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助推我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2.适时调整专业布局。为顺应职教发展、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扩招需要,职业院校逐步扩大了专业设置总量。新建的重庆工信职业学院目前已设置7个大类10个专业。化工职院专业已扩大到9个大类,17个二级类别,35个专业;医药学校和行知学校共11个专业,今年行知学校新增3个专业,医药学校新增了康复技术“三二分段制”专业。化工职院以应用化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等13个专业为重点,建成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4个市级骨干专业,通过“专本衔接”、“三二分段式”学制及五年一贯制模式,丰富了学院专业体系与办学结构。医药学校的护理、药剂分别为市级重点,护理为高水平骨干专业,助产和康复技术专业为市级紧缺型骨干专业。目前区内职教已基本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规模适宜的专业布局。

3.升学就业渠道逐渐拓宽。2021年全区中职毕业生1441人。其中,参加对口高职考试和转段考试1072人,上线988人,上线率为93.3%;自主创业18人;就业351人,就业率88.3%。其中医药校在历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通过率都是80%以上,远超全市40%多的通过率,在重庆市中职卫生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21年,充分发挥“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两种学制模式,以及三年制学生参加高职升学各类考试的作用,建立起人才培养通道。2021年全区在高职分类考试、中职直升高考、对口高职考试中,中职段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和应用型本科人数合计超过99%。

四﹑关于合理定位,突出实用性,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

1.基础设施逐渐充实。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升级。

化工职院具备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有校内实训基地38个,实训场地6万余平方米,可满足各专业学生实训实习所需,被中国石化联合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评为“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学院依托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87个。近两年斥资3000余万元打造高水准的数字化校园,数字资源超过2T。

重庆工信职业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综合类工科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占地725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设施齐全,可容纳在校学生1万余人。有实训实验室90余间,校外实训基地40余个,纸质图书10万余册,电子图书500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先进、教学资源丰富。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比达60%,双师型教师8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100余人。

医药学校新征地10.84亩,总投入3273万元,新建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和公共厕所各1幢,今年年已全部投入使用。投入资金600万元,发展护理、药剂专业,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成功创建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行知学校近两年投入230万元,用于建立智慧教室,改造提升专业实训室等教学实施设备以及实训耗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40个,覆盖全部专业,平均每个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数6.9个。投入200万改造全透明教室60间,改造学生宿舍100间,安装学生宿舍空调100台。接入互联网出口宽带,主干网带宽达到1000兆,教学用终端(计算机)275台,网络信息点数5个,数字资源总量800GB,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2.产教融合逐渐加深。我区职校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实行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实习对接生产,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效益和学校教育收益共享共赢。

化工职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过程中,积极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全程参与,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修订。学院与长寿经开区签订校地(园)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光电产业基地,引进多家高新企业入驻,并新引进一家3D打印企业,建成3D打印“政企校”共建创新基地,着力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通过建立企业订单班、企业干部职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方式,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学院还牵头组建重庆化医职业教育集团,学院将以职教集团为载体,继续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

医药学校加强“政府、学校、行业、医院”联动机制,筑牢“双主体”办学纽带。学校与长寿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签订“校院深度合作协议”,开展兼职教师任教、教师行业实践、共建实训基地、学生见习、实习、就业等深度合作。目前已选派教师到医院行业实践73人次。学校和医院联合通过岗位能力分析,建设形成专业课程标准16门,学科教学资源库12门,实用技术教材3本,将执业证书考试、工作能力要求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具体要求,针对性进行学生职业能力递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培养。

行知学校“校内学习+定点企业实习”、“订单式”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学校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资深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委员会、产教融合委员会,与40多家企业形成校内实训基地形成基本技能,企业实训基地培养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按照联办协议,由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并将该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纳入公司工作计划。

我区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校瞄准工业、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产业动态调整学科设置45个,着重打造并形成应用化工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分析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护理、康复技术、食品生物工艺、机电技术应用等14个特色品牌专业。实现校企师徒结对26人,向医院定向交流输入专业人才600人,向企业定向交流输入专业人才3000 人,中职学生就业率达95.5%。高职就业率98.49%

3.积极引进职业院校。2016年引进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目前在校学生达11000余人。2019年引进重庆工信职业学院。该院第一阶段项目建设2020年已完成主体封顶,2021年12月11日,首届206名高职学生入住长寿新校区。第二阶段建设项目已于2020年底开工建设,计划于2022年中期交付使用。重庆2021年京邦达物流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在长寿高新区新建重庆京东物流产业学院(中职)、重庆京东物流产业学院(高职)。中职学校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1.6亿元,租用长寿川维中学校老校区,达到招生条件后,预计第一年在校生500人,第二年在校生1000人,第三年起在校生不低于3000人。高职学校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5.3亿元,购买教育用地约300亩,校区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达到招生条件后,预计第一年在校生500人,第二年在校生1000人,第三年在校生2000人,第四年在校生4000人,第五年起在校生不低于6000人。同时为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实现“两地一城”建设,根据我区“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安排,“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2个专项中的2个特别重大项目需分别引进文化旅游类大学、中国生命科学院两所大学。现已多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事宜进行交流研讨,目前正抓紧制定引进方案。

诚挚感谢你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关心与支持。此复函已经长寿区教委主任张新明同志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5月20日 

(联系人:武学义,邮编:401220,联系电话:4026814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