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长寿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95号建议的复函

陈勇代表:
您在区人大十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大洪湖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95号建议)”收悉。经我委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长寿区是重庆四个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之一,地处重庆“一区两群”连接点,参与共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两大”川渝合作共建功能平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责任艰巨。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和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为统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大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聚力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的宏伟目标。当前,我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大洪湖片区等镇域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偏小偏弱问题突出。您关于加快推进大洪湖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站位高、思考深、措施实,我委高度重视,将在具体工作中逐项研究吸纳。
一、突出规划引领,明确大洪湖片区发展方向
(一)在建设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中突出大洪湖片区。在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区级重点规划中,对大洪湖片区发展定位、发展路径、发展目标等进行分类分项梳理,对道路交通、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特色产业等进行明确,提出了建设建设生态休闲渔乡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旅游度假区等发展目标。针对大洪湖保护开发,区文化旅游委专门委托第三方编制了《大洪湖旅游发展策划》《大洪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依托“两湖、两山”等山水人文资源,打造明月山—大洪湖生态康养旅游带,加快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已将大洪湖片区相关重点项目纳入特别重大项目强力推进。
(二)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强化大洪湖片区。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引导环大洪湖城镇集约集群发展,支持打造特色小镇、文化集镇、农业强镇、旅游名镇等。我区《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一轴两核三极”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大洪湖片区属“三极”中的“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极”,功能定位为服务主城、辐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山地农业“先锋队”,向西、向北两个方向融入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和长垫梁绿色经济走廊、成渝特色高效农业带建设,重点发展生态渔业、特色山地林果、绿色高山粮油和蔬菜、乡村生态康养、亲水体验、认养农业、乡村电商等产业。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方面,坚持生态优先,推动万顺镇、洪湖镇绿色化发展,着力发展生态产业,构建以旅游康养经济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完善旅游度假、生态休闲、现代农业等功能,促进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打造环大洪湖康养经济区,进一步明确大洪湖片区在全区建设市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中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路径。
(三)在推动毗邻地区发展一体规划上重点围绕大洪湖片区。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等国家及省市规划落地落实,我区持续加强同广安、邻水、垫江、渝北、涪陵等毗邻地区沟通对接,推动川渝毗邻地区规划同图。在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及交通、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结合国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战略背景,切实加强沟通对接和规划衔接,将大洪湖片区作为毗邻合作的重点区域,为共建项目做好国土空间和项目储备。
二、聚焦发展短板,破解大洪湖片区交通瓶颈
(一)铁路方面。2021年,南北向国家货运主通道广安至涪陵至柳州铁路已纳入《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长寿区、广安市、涪陵区正联合推动该铁路前期工作,我区分管副区长多次到市、到毗邻地区对接,长寿区、广安市、涪陵区就共同委托第三方开展预可研达成共识,据悉线路初步走向通过我区万顺镇、洪湖镇片区,该铁路是国家战略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北向国家货运主通道,同时与长江黄金水道有机衔接,是构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的核心要素,大洪湖片区有望告别无铁路通过货运不畅的历史。
(二)高速公路方面。2021年,一是城宣大邻高速公路纳入《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体方案》等规划方案,两省市积极沿线区(市)县正联合推动该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据悉该高速公路初步线路经过我区洪湖镇、万顺镇片区;二是渝北至邻水高速公路纳入《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该项目起点与三环高速相接,初步线路经洪湖、万顺,在邻水与规划城宣大邻高速公路相接;上述两条高速公路均与现状重庆三环高速相接,接入上述高速公路有望大幅改善大洪湖片区对外交通现状。
(三)城市快速路方面。大洪湖片区旅游通道项目(G351梓潼至洪湖)、大洪湖环湖路、洪湖镇芦池村至五龙村段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等一批公路纳入我区“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专项项目清单,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专项指挥部正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有序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开展西山隧道方案研究,推动大洪湖片区与城区早日实现直连直通,届时将进一步改善大洪湖片区道路交通情况。
三、培育发展动能,建强片区产业基础
(一)改善基础条件。大洪湖片区水厂提质达标改造工程系“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特别重大项目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改造)子项目,纳入“3113”项目攻坚行动生产科学城建设专项推进大洪湖片区管网、水厂建设,将加快改善片区饮水安全、农村供水管网、场镇供水设施。联合区教委通过中小学校舍维修项目专项资金对洪湖中心校、洪湖中心幼儿园、大洪河中学、万顺镇中学、万顺中心校等实施维护维修,计划对万顺镇卫生院外立面实施排危改造,对洪湖镇卫生院业务楼、功能用房进行改造。我委统筹三峡库区基金项目、三峡水库后期扶持项目、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等,协助实施大洪湖片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农村连接道硬化工程、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推进镇卫生院灌溉、水厂达标、山塘整治工程等实施,加快改善大洪湖片区生产生活条件。
(二)培育特色产业。一是推动建设大洪湖零碳康养旅游度假地。沿大洪湖环线打造集温泉疗养、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推进新建大洪湖水上主体乐园、温泉康养基地、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等,与广安市邻水县共建环大洪湖亲水体验乡村休闲旅游带。目前,万顺温泉康养度假区项目已正式签约,万顺温泉已成功钻探出优质温泉,项目一期用地征迁基本完成、二期用地正开展工作。通过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和品牌创建,大洪湖片区香米、葡萄、血橙等6个产品已获绿色食品认证。下一步,将加大对大洪湖片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培育力度,引导大洪湖水产公司等在加工风鱼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开发生产有机鱼丸、鱼饼等休闲食品。同时,通过工艺升级和加大品牌打造,进一步做大做强“洪湖酒”等。二是推动建设国家高端有机鱼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大洪湖有机水产品养殖优势,联合广安市邻水县,推动统一湖区管理,统一养殖标准,统一品牌打造,统一流通销售,共同发展健康生态渔业基地,打造国家健康渔业养殖示范区、国家高端有机鱼产业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新技术研发实验室、检测中心等。目前,已初步完成“两湖”“十万亩”健康渔业养殖基地建设,2021年我区水产品产量4.5万吨、增长1.9%,产量居全市第一。其中大洪湖水产公司认证有机水产品超过8个,获国家级休闲渔业基地称号。
(三)护好生态环境。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结合共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和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通过年度重点项目事项清单、共建项目等深化同邻水县共保共治,开展御临河、大洪湖等跨境流域污染治理合作试点,联合推进大洪湖生态专项治理,加强跨界河流联合巡查。结合《长寿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等,谋划推进大洪湖环湖绿道建设,推进护岸湿地的建设与恢复,营造良好的湿地植被环境,培育环湖水系生态涵养带;加强大洪湖等区域水土流失预防,因地制宜实施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等工程;加快实施大洪湖流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河湖生态缓冲带,开展水体及岸边污染源整治、沿岸截污、疏浚清淤,提升水体自净能力,积极推动相关项目纳入《长寿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项目库。我委正积极申请2022年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大洪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0万元,支持推动建设生态透水带3公里,建设沿湖生态廊道和生态林780亩,建设生态林1160亩,在大洪湖库汊及入湖溪沟营造水陆生植物种植区,建设1200亩生态湿地。
此复函已经重庆市长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涛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