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2022-01341 | [ 发文字号 ] | 长寿府发〔2022〕50号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规划 |
[ 发布机构 ] | 长寿区人民政府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2-08-18 | [ 发布日期 ] | 2022-09-01 |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长寿区消防救援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长寿区消防救援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长寿府发〔2022〕50号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长寿区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
2022年8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长寿区消防救援
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2022年8月
目录
第一章形势分析…………………………………………(5)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果 ……………………(5)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12)
第三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机遇 ……………………(16)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18)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8)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8)
第三节 主要目标 ………………………………………(20)
第三章主要任务…………………………………………(23)
第一节 构建消防安全共建共治格局 …………………(23)
第二节 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 …………………(25)
第三节 提升城乡抗御火灾能力水平 …………………(30)
第四节 深化指挥控制、作战力量和作战保障“三大体系”
建设 ……………………………………………(36)
第五节 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39)
第六节 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41)
第四章保障措施…………………………………………(44)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44)
第二节 强化经费保障 …………………………………(45)
第三节 落实环保要求 …………………………………(45)
第四节 实行考评问效 …………………………………(46)
重庆市长寿区消防救援
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和改进“十四五”时期全区消防救援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重庆市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重庆市长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形势分析
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果
“十三五”时期,长寿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消防救援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持续向好。全区以冬春、夏季火灾防控为抓手,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强化“高低大化”“老幼古标”等高风险对象大排查大整治,组织开展地下工程、大型综合体、石化企业、文博单位等重点领域专项检查,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0—2022年)。出台《长寿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提升计划(2020—2022年)》,部署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厘清全区718栋高层建筑“隐患清单”和“责任清单”,完成98栋高层建筑消防用水问题整改,推动108个小区实现消防车道标识化管理,拆改可燃雨棚3537户、突出外墙防护网4074户,新增停车泊位1800余个。全区共检查单位21143余家,整治火灾隐患36191余处,挂牌督改重大火灾隐患24处。全区共发生火灾1829起,死亡8人,受伤3人,直接财产损失3200余万元,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社会面火灾形势整体平稳。
专栏1 “十三五”时期全区火灾基本情况
年份 |
火灾起数(起) |
死亡人数(人) |
受伤人数(人) |
直接财产损失(万元) |
2016年 |
475 |
2 |
2 |
174.5 |
2017年 |
435 |
2 |
1 |
135.3 |
2018年 |
392 |
2 |
0 |
142.8 |
2019年 |
281 |
1 |
0 |
283.1 |
2020年 |
246 |
1 |
0 |
120.6 |
合计 |
1829 |
8 |
3 |
856.3 |
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基本构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高度重视、定期专题研究消防工作。全区认真落实《重庆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重庆市消防工作检查办法(试行)》,实体化运作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将消防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考核内容。各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建立重点行业火灾情况和突出问题通报制度,常态化落实行业系统会商研判、季度例会、联合检查等工作机制,深化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社会单位持续开展“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达标创建和落实“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向社会公开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承诺本场所不存在突出风险隐患或者已落实防范措施)制度,实现消防巡查检查和灭火演练一体推进。扎实推进消防宣传“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开展公益宣传,印制各类宣传资料共计40万余份,发布信息提示60万余条,建成北城中学消防体验馆,公众消防安全知晓率、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迈上了新的台阶。
消防治理机制手段不断创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重庆市关于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试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制,完成全域城乡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将老旧居住建筑消防设施改造纳入各地民生实事工程,完成318栋老旧居住建筑消防设施改造任务,为90万城乡居民购买巨灾保险,为38家火灾高危单位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将消防信息化与全区智慧城市建设一体规划、同步推进,稳步推动消防大数据平台以及消防基础信息系统、消防指挥决策系统、火灾预警防控系统、消防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建设,消防信息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公共消防基础建设稳步推进。落实财政消防经费保障机制,针对长寿区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相关事项,根据全区城市发展需要及资金筹集情况,按照一事一议原则,报区政府审议通过后逐步实施,统筹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和多元消防力量建设。全区12个建制镇全部完成消防专项规划或消防专篇修编工作;新建江南水陆消防站,建成三峡库区长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项目;购置并接收市消防救援总队调拨的各类消防执勤车辆23台、救援装备1.175万余件(套);新建市政消火栓462个、取水设施10处;新建乡镇专职消防队3支,微型消防站307个,建成企业专职消防队5支,现有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员89人,消防车辆10台,装备器材数量4000余件。建成志愿消防队215支,拥有志愿消防队员1510人,消防器材装备14000余件。城乡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消防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立足长寿区灾害事故特点,加快推动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指挥控制、作战力量、作战保障“三大体系”。搭建消防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将全区5个消防救援站、12支乡镇和企业专职消防队、307个微型消防站和有资质的社会救援力量全部纳入调度指挥体系,初步构建具备“一盘棋、一张图、一键式”功能的消防指挥控制体系。组建了化工灭火救援、建筑火灾扑救、森林火灾扑救、水域救援、地震灾害救援、涉疫勤务6类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定期开展分区域、分灾种技术交流和典型灾害事故跨区域拉动演练,基本建成具备“集成化、专业化、机动化”特点的消防作战力量体系。建立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部门救援力量、装备物资、通信保障等应急输转和保障协议,形成“全灾种、全天候、全地域”消防作战保障体系。全区消防救援队伍共接处警近8000余次,出动车辆5487辆次、人员27435人次、抢救被困人员5977人、疏散被困人员4528人、抢救财产价值8563万元。成功处置了国际复合原材料仓库火灾事故、康乐制药公司爆炸燃烧事故、八颗街道民房爆炸事故等急难险重任务,全力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专栏2 “十三五”时期全区警情基本情况
年份 |
总警情(次) |
火灾扑救(次) |
抢险救援(次) |
社会救助(次) |
2016年 |
1768 |
475 |
37 |
1256 |
2017年 |
1542 |
435 |
29 |
1078 |
2018年 |
1641 |
392 |
38 |
1211 |
2019年 |
1479 |
281 |
25 |
1173 |
2020年 |
1546 |
246 |
41 |
1259 |
合计 |
7976 |
1829 |
170 |
5977 |
第二节“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加快推进,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极端气象增多,各类灾害事故多发频发或成为常态,消防救援力量不足、消防安全基础设施薄弱、消防车辆装备高精尖水平不高等短板将更加突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压力增大,应急救援的难度和危险程度越来越高,防火监督和灭火救援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消防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长寿区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和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为统揽,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为载体,努力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经济社会发展对火灾防控带来新的压力,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轨道交通等发展迅猛,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不断积累新风险,一些“想不到、管的少”的领域风险逐渐凸显,新冠肺炎疫情也增加了不确定性,灾害事故防范处置难度增大。产业转型迁移衍生新风险,乡镇农村消防安全“洼地”愈加凸显,“多合一”“九小”等场所大量滋生,易地扶贫搬迁高层建筑安置场所消防安全风险突出,火灾呈易发频发态势。
风险隐患量大面广对有效防范提出新挑战。工业园区高危物料、高危装置、高危生产、高危储存、高危作业急速集聚,影响消防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经济发展带来的安全风险可能集中释放,防范化解不力可能发生传导效应,甚至形成系统性风险,如长寿经开区部分石化企业产品关联度不断增加,上下游由管线相连,形成了产品链,在此链条中,任一家企业发生事故,均会破坏安全链,发生二次或不可控危害。长寿经开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重化工基地,共有68家危化企业,危险化学品数量多、总量大,目前园区内部分设备进入老化期,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一旦出事就“惊天动地”。虽然近年来开展了一些专项治理,但解决的大多是局部风险、表象问题,往往陷入了“治理—反复—再治理”的怪圈。现缺乏多级联动的应急管理系统和前端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现有监测预警手段原始落后,无法及时获取受灾情况和救援信息。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1%,全区现有高层建筑863栋、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综合体2个、5万平方米以下的大型综合体3个,建筑体量大、人员密度高、火灾载荷大,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城乡结合部、老城集中市场、廉租房、公租房等城市更新区违规住人、储存、用火用电等动态隐患屡禁不止,给消防安全带来新挑战,城市安全运行进入消防风险上升期。
消防基础总体薄弱对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挑战。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消防救援站、消防供水设施和消防车通道等存在不同程度“欠账”。依据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普通消防站辖区不宜大于7平方公里的原则,我区城市建成区面积56.86平方公里,应建设消防站8个,目前投入执勤的只有凤城、桃花、经开特勤3个消防站,晏家消防站正在扩建中,江南消防站主要承担水域救援任务,长寿区的消防站数量处在欠缺的状态。作为保护农村消防安全骨干力量的乡镇专职消防队,12个乡镇仅建成7支,建成率为58.3%,不满足农村地区消防安全需求。中心城区部分市政消火栓与城市道路建设不同步,按照“市政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120m”计算,城区应建市政消火栓1381个,目前实有市政消火栓792个(其中完好数量680个,完好率85.86%;故障数量112个,故障率14.14%),缺建市政消火栓数量589个,缺建率42.65%。此外,社会单位本质安全水平不高,消防专业人才缺乏,应急处置能力偏低,消防车道整治、老旧居住建筑消防设施改造等民生实事工程还需进一步实施。
“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给消防救援带来新挑战。受地质、森林、河流等分布特点影响,长寿区南部片区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葛兰镇和洪湖镇为市级洪涝灾害风险区,全区森林覆盖率超过45%,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灾害风险严峻复杂,应对处置不力可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针对化工灾害事故供水量大、持续供水难的问题还未能完全解决,也没有针对化工灾害事故模拟训练基地,消防救援人员普遍缺乏化工灾害事故处置实战经验,队伍打大仗、打恶仗以及持续作战能力亟待提升。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老旧城区等各类事故救援难题尚未破解,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现有消防员数量明显不足,万人消防员拥有率仅为2.3,专业消防救援队伍体系尚未覆盖面临的所有灾种。同时消防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参加过专业灾害事故处置培训的人较少,在人才储备上较为薄弱。机构改革后,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能任务已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现有消防救援力量与警情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化工、地震地质、水域、空勤等现代化专业救援装备配备不足,尚未配备举升超过60米的高喷消防车和远程供水系统,重型泡沫消防车、工业消防车、气体消防车、多剂联用消防车、大流量移动炮,消防无人机、灭火机器人等“高、精、尖”装备欠缺,消防力量体系和专业化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实战任务需要。
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多元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量体系尚未形成,社区、农村消防宣传工作覆盖面窄、针对性不强,固定公共消防宣传设施建设和人员配备仍待加强。全区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仅为64.02分,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消防宣传教育社会化、公益化程度不足,公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提升缓慢,部分群众消防安全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差。“十三五”时期,因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到位,用火用电不慎引发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60%以上,“小火亡人”更是占亡人总数的100%,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初期火灾扑救和应急疏散逃生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第三节“十四五”时期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区消防救援事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消防救援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为有效履行消防救援核心职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发展理念成为共识是强大动力。各级各部门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对消防安全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大,通过健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综合应急救援准备,为全区消防救援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有利契机。新型城镇化、区域协同化、城乡一体化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形成,将更加注重从“量”的增长到“质”和“量”的同步提高,有利于加强火灾防范能力、公共消防设施、消防救援力量、应急救援装备等建设,为加快推进消防救援改革发展孕育新契机。人民群众对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更高要求,促使公众消防安全素质不断提升、社会消防力量持续壮大、消防公益事业蓬勃发展,为推动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汇聚起磅礴力量。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重要支撑。重庆市人民政府近年出台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推进5G通信网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和文件,为整个重庆紧跟全国智慧城市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示范,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具备更高安全性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业态大量涌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高科技在消防领域将深度集成和应用,促使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加快淘汰,将大幅降低消防安全风险,有效提升消防安全监测预警、监管执法、指挥决策、应急救援、遂行保障等能力,为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新路子,以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增强全灾种救援能力为主线,以夯实消防治理基础、补齐改革发展短板和加快队伍全面发展为着力点,不断推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大力提升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消防安全保障。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作为根本指引,坚持党对消防救援事业的绝对领导,紧紧依靠我国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不断提升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长寿区消防工作定位,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消防责任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综合治理。健全完善消防法治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从本质安全、火灾防范、灭火救援等方面建立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全面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火灾防控体系。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全区城乡消防整体规划,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科学统筹消防资源配置和建设,积极构建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防工作格局。
——坚持科技引领。全面融入科技强国战略和“智慧城市”建设,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消防科技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科技在消防领域广泛应用,提高消防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第三节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区消防救援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构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支撑“两地两区”城市功能定位,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化消防救援力量,全面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全区消防风险防控体系基本建立,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城乡消防安全基础更加稳固,消防工作法制化、社会化水平明显提升,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基本健全,全社会防范火灾事故能力显著增强,亡人火灾事故明显减少、重特大火灾事故有效遏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大幅提升。
——全区火灾形势平稳可控。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数4项指标保持平稳,全区年度火灾百万人口死亡率保持在2人以内,有效遏制“小火亡人”事故,坚决杜绝较大以上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
——消防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消防机制制度体系日臻完善,消防安全风险防范机制、新型监管机制逐步成熟,公共消防设施全面加强,消防监管力量向乡镇延伸,消防安全责任制有效落实,综合治理精准高效,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常态运行机制更加优化,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建设、社区消防安全升级改造示范单位建设全面完成。
——消防救援能力专业高效。应对处置“全灾种、大应急”机制能力有效形成,灭火救援指挥控制、作战力量、作战保障“三大体系”全面构建,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日益凸显,城乡多元消防力量覆盖全域,灭火应急救援响应机制联动高效,遇重大灾情全区基本形成统一调度、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联勤联动的灾害事故处置合力。
——公共消防基础不断推进。有序推进消防站、消防训练基地、消防救援职业技术学院等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市政消火栓建设、管理、维护工作机制,在消防水源缺乏地区新建一批消防取水设施。针对城市灾害特点,逐步加大消防装备专项投入,基本作战、特种攻坚、个人防护等装备配齐配强,高精尖装备配率大幅提高。
——队伍建设管理更加规范。坚持纪律队伍建设标准,队伍管理教育保持正规有序,执法执勤行为更加专业规范,队伍形象和人民满意度不断提升,全社会尊崇消防、热爱消防、参与消防氛围日益浓厚。
——“智慧消防”建设深度融合。紧跟“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进程,综合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构建广域覆盖的感知网络体系、开放共享的技术支撑体系、智慧联动的业务应用体系和智能迭代的消防“智慧大脑”,形成“体系架构更加合理、感知覆盖更加全面、火灾防控更加高效、指挥决策更加科学、队伍管理更加精细、公众服务更加便捷、通信保障更加可靠”的消防信息化新格局。
第三章主要任务
第一节构建消防安全共建共治格局
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贯彻落实《重庆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建立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消防安全、消防救援机构定期报告的“双定期”机制,健全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消防工作巡查制度,完善消防工作督导、考核机制,相关结果作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贯彻《重庆市消防安全督办约谈实施办法》,强化对火灾事故和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的约谈警示。开展亡人和有影响的火灾事故“回头看”,对属地政府、行业部门、火灾事故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情况开展评估,督促各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要求,依法督促本行业、本系统相关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体化运行消防安全委员会,设立常态化运行的办公机构,建立健全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消防安全重大问题问责、警示约谈、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重大问题抄告反馈等制度。教育、民政、文化旅游、卫生健康、文物、交通等部门,建立完善行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打造学校、养老机构、旅游景区、医院、文物古建筑等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标杆,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改革、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执法衔接、移交查办等制度,明确消防监管职责边界,加强项目审批环节、工程建设领域和电气、电动车、消防产品等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管。加强消防救援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行业主管部门的服务指导,强化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健全完善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落实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健全行业部门分析评估、定期会商、联合执法等机制,针对突出隐患问题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形成齐抓共管消防工作格局。
督促社会单位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责任明晰、实用可行的消防安全制度,严格落实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和经营主体防火责任,强化责任闭环管理。全面推行火灾风险隐患“自知、自查、自改”和公示承诺、风险申报制度,实行重大火灾隐患报告制度,依法查处承诺报告失实行为。加快构建消防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分类编制火灾风险指南和检查指引。全面推进社会单位“四个能力”达标建设,完善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自主管理机制和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培训考试制度,培养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建立连锁经营企业、集团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加强系统治理、规范管理。推动大型商业综合体等聘用注册消防工程师参与消防安全管理。指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常态化开展消防设施维保、全员消防培训等“七个一”活动,推动5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人,全部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或工程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组建专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团队和应急处置团队,打造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推动保险公司建立完善检查评估制度,发挥保险机构参与火灾风险评估、火灾事故预防等作用,有效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节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
深化重点领域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推进打通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重点行业管理等工作,集中整治地下工程和交通隧道、大型商业综合体、电动自行车、外墙保温材料、彩钢板建筑、家庭加工作坊、城乡结合部、物流仓储等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加强乡镇工业园、特色小镇、旅游民宿、小微企业、直播平台、用作经营的农村自建房等消防管理,防范乡村新兴产业消防安全风险。落实《长寿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提升计划(2020—2022年)》,围绕“责、规、建、管、防、改、宣、救”8个方面,持续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解决高层建筑“人上不去、水上不去、车进不去”等消防安全突出问题。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总体安排,同步开展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整治。从2022年起,根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年度提升计划,将消防设施改造纳入全过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确保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问题逐步解决,全面提升城市抗御火灾整体能力。
夯实化工园区消防安全基础。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规范科学设定安全防护距离、紧急避难场所和应急救援能力布局。根据经开区化工园区的发展状况,增补建设消防集中取水点,补齐市政消火栓,充分利用周边近程、远程天然水源和各个邻近消防水池,建设好各类取水口和取水码头,解决化工灾害事故供水量大、持续供水难的问题。结合智慧园区建设,优化园区消防信息化预警、消防救援力量调配指挥体系,加强石化企业事故处置应急通信联动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与各单位技术人员互联互通和应急调度制度,确保消防救援力量在参与各类化工灾害事故处置时,从物质特性、生产工艺、储罐类型、装置特点、医疗急救等方面能及时得到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结合化工园区特点,配齐长寿经开区消防站人员、车辆、装备,增配高精尖车辆装备,优化作战编成,全面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的打赢能力。
推进重点区域应急疏散体系建设。完善长寿区、长寿经开区、企业相衔接的“三级”应急疏散体系,设立疏散指示标志、紧急集合点、暂时应急避难场所等应急疏散设施。开展危险化学品救援专项应急演练及群众应急避险演练,增强应急实战能力。加强重点企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演练,不断提升企业员工在事故初始阶段的应急处置能力。“十四五”期间,根据长寿经开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分布、道路情况,在晏家实验中学和晏家小学设立暂时应急避难场所,在河泉北二路国际复合处、化北三支路渝巴物流处等区域设立紧急集合点14处,在齐心西一路、化北二路、化南路等路段设立应急疏散指示性标示31处。
积极防范新业态新材料带来的新风险。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设施、氢能源、电动自行车、生物医药、冷链仓库、冰雪运动娱乐等新材料新业态消防安全风险,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论证源头管理,研究制定针对性防范化解措施,加强排查整治。加强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工程消防安全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强化源头管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行业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应健全完善新材料新业态火灾风险预估预判机制,科学制定安全标准,加强消防管理,优化落实本质安全措施。
统筹农村地区火灾隐患治理。结合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和农村供水保障、道路畅通等乡村建设行动,同步规划建设农村消防设施、消防水源、消防力量和消防车通道等,加强资金投入和维护管理,满足火灾扑救需要。加大农村缺水地区消防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采取修建消防水池、水窖等方式解决消防用水。针对连片村寨、传统村落火灾隐患等突出风险,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平安农村”创建、异地搬迁和“电改、灶改、水改”等,加强防火改造,推广配备简易消防设施,降低火灾风险,有效防范“小火亡人”和“火烧连营”。
加强消防风险评估管理。组织开展长寿区消防安全状况评估,结合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精细化治理,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业态消防安全风险研判,落实每半年开展1次消防安全形势综合分析,民政、商务、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民族宗教等部门每半年开展1次行业系统消防安全风险分析研判,火灾高危单位每年开展1次消防安全评估制度,全面提升城市消防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效能。深化消防执法改革要求,全面推行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点的“六位一体”(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强化高风险对象重点监管;实施信用监管;推行“互联网+监管”;强化火灾事故责任追究)新型监管模式。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适当提高火灾高风险场所、严重违法失信对象监督检查抽查率。建立多部门联合检查、信息共享、执法衔接、移交查办等制度,完善消防安全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运行机制。推进消防员参与执法、消防文员辅助执法工作,推动消防救援站、乡镇专职消防队开展消防巡查。分级组建消防安全专家库,分行业领域成立专家组,建立推行专家检查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高风险场所消防检查、专业评估和隐患整改。加强森林草原防火执法监督,全面推行执法公开,强化责任追究。建立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加强消防监督能力建设,为基层配齐消防监督技术装备和火灾事故调查装备,增强消防监督执法能力。
创新消防信用监管模式。运用消防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健全部门信息共享、联合惩戒机制,将消防失信信息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进行公示和实施联合惩戒。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从业行为,依法惩处不具备从业条件、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严重违法违规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依法实行行业退出、永久禁入等强制措施。
严格火灾调查问责。依法建立完善火灾调查处理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强化火灾调查处理挂牌督办和整改措施落实评估,加大火灾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加强亡人、有重大社会影响火灾事故倒查问责,从严调查处理同一区域反复发生的同类火灾事故。完善火灾案件行刑衔接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严格刑事责任追究,强化问责效果。健全火灾调查处理证据规则和标准体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和质量水平。强化火灾延伸调查、案例复盘及结果应用。
发挥保险功能作用。充分发挥保险等市场机制在火灾防范、应急救援、消防公益等方面作用,鼓励保险机构发挥火灾风险评估管控和火灾事故预防功能,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消防安全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等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等险种。保险机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对保险标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将单位消防安全条件与保险费率等挂钩,依法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开展理赔工作。
构建全民参与消防宣传教育格局。深入推进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加强党政领导,行业部门、村(居)委负责人,企业消防安全负责人、管理人,以及多种形式消防队员、进城务工人员、弱势群体等重点人群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持续将消防知识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培训、国民素质教育、普法宣传、科普推广、职业技能等培训教育体系,建立完善学校消防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建设消防安全科普教育基地、消防主题公园、文化广场(街区)、流动宣传服务站,规划建设不少于1处以“消防”为主题的公园或广场。积极推进“互联网+”消防宣传教育,加强与各新媒体平台的沟通联系,打造消防媒体矩阵,强化消防宣传和舆论引导。建立适应融媒体发展,面向全信息领域和“大应急、全灾种”形势发展需要的全媒体工作中心,依托全媒体中心建立“政务+媒体+服务”消防宣传模式。每年开展“119”消防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每两年做好“119”消防奖评选表彰工作。建立消防公益宣传及公益力量培育宣传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教队伍和消防志愿者队伍,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消防公益服务活动。倡导消防影视剧、动漫、公益广告、游戏和文艺节目等消防题材文学和艺术作品创作,支持鼓励文化艺术界人士参与创作消防文化作品,营造“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浓厚氛围。
第三节提升城乡抗御火灾能力水平
完善基层末端网格。健全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村(社区)消防工作小组两级议事机构,建立经济发达镇消防监督赋权执法,其他乡镇消防委托执法业务指导和案件移交等工作机制,落实定期分析研判、联合会商、督导检查等工作制度,明确消防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经费、人才、考核和科技等保障措施,争取消防工作专项事业编制,强化末端消防管理。落实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消防监管职责,以及网格人员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工作职责,指导公安派出所依法依规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宣传教育和委托执法等工作,加强基础消防安全管理,延伸消防安全管理网络。将消防工作与基层自治、网格管理、联防联控等工作有机结合,落实网格人员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工作职责,筑牢社会面火灾防控人民防线。
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并落实《长寿区城乡消防规划(2020—2035年)》,各建制镇同步编制消防专项规划或消防专篇,将城乡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救援站、消防训练基地、消防救援职业技术学院等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消防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管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村庄整治和小城镇、连片村寨改造等工作,统筹将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同步建设农村消防力量和消防器材配置点、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取水等设施。加强市政消防供水建设,落实发展改革、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责任,将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鹤)与给水管道、计量设施等市政给水系统同步设计、建设和使用,加强标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无市政集中供水或市政供水能力不足地区,以及地震设防地区内应建设消防水池等储水设施。采用井水等地下水源和江河湖水库等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的,应当按照有关标准设置取水设施。建立完善消防水源建设管理机制,落实各方责任,提高供水可靠性。到2025年,全区城镇市政消火栓建有率达到100%,完好率不低于98%。推动经开区管委会针对龙门桥水库、河泉水库、水口水库修建消防应急供水管网,流量不小于800L/s;针对长江天然水域,结合周边化工企业建设情况,布点修建(增设)取水码头和稳高压系统,流量不小于300L/s;在化南路沿线(长寿区火车客运站至新恒阳码头)铺设管径为1200mm消防供水管网;在化北二路沿线(巴斯夫至奕翔化工)铺设管径为900mm消防供水管网;针对重点区域和缺水地区,依托900mm和1200mm消防管网,布点修建消防快速取水池,取水池容积不小于35m³,补水管网流量不小于350L/s。同时,推动经开区管委会建立由政府统一管理、调动、装卸、运输的泡沫灭火剂联储、联用、联调机制,储备抗溶性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总量不少于300吨。
统筹规划建设消防救援站点。根据城市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和灭火救援任务量等情况,依照标准、综合评估,统筹规划建设消防站点,缩短灭火和应急救援响应时间,缩小单个消防站点保护半径。“十四五”时期,全区新建阳鹤路、新市消防站,原址重建晏家消防站。
稳步推进训练、战勤保障和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结合城市灾害事故特点和消防救援训练需求,建设集消防救援队伍实战、水域、化工训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训练基地,结合消防救援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修建化工救援训练基地和长寿区消防训练基地,在长寿湖建设水域消防救援训练站,在桃花消防站修建体能训练馆,完善室内训练设施,提升全区消防救援实战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结合晏家消防站修建,配套建设战勤保障基地和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提升消防救援物资保障能力和社会面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健全完善消防救援装备体系。建设“全灾种”应急救援装备集群,升级防护装备,配齐配强地震、洪涝、水域、山岳、危化品等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装备,增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特种处置装备,确保各类遂行任务处置科学、高效。建设“高精尖”“撒手锏”攻坚装备集群,加快列装轻量化、高性能、智能化等先进适用装备,加强大流量、远射程、多功能主战消防车和举高类消防车、工业消防车、多剂联用消防车、气体消防车、山地消防车、灭火无人机、灭火机器人等高新技术装备配备,进一步提升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等高风险场所灭火救援能力。“十四五”期间,针对我区灭火应急救援需要,增配10辆重型泡沫消防车、2辆重型水罐车、2辆高喷消防车、1辆登高平台车、2辆供液消防车、1辆保障消防车、1辆抢险救援车及1套远程供水系统。同时配备消防灭火机器人以及灭火侦察无人机各2至5台,形成自动化编队作战力量。
规划建设消防救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是西部区域服务中心与集聚配置资源要素的门户枢纽。近年来国家对应急管理重视程度加大、消防救援人才市场需求量激增,在长寿区高新区规划建设消防救援职业技术学院,面向西部地区的消防救援队伍及社会消防从业人员开展专业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战化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育面向“全灾种、大应急”、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消防人才,预计办学规模达2万人。开设消防指挥、救援技术、防火管理、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消防工程技术、教育学(消防宣传教育方向)、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技能培训)等课程,构建院校教育、岗位实践、职业培训三位一体的新型消防救援培训体系,让职业院校成为消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提高专业化实战水平,规划建设化工救援训练基地,将专业训练与系统培训学习充分结合起来,搭建全面培养消防救援专业化人才的“综合练兵场”。
建设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招录、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机制,制定人才队伍发展计划,建成与新时代消防救援事业相适应,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富有活力的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定期组织消防救援人员参加在职学习,考取各类技术、专业资格证书。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加快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按照“全面覆盖、注重实效、标准适当、就近可及”的原则,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重要补充,构建多元互补、覆盖城乡的中国特色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和消防文员,纳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统筹规划布局,坚持职业化建设方向,畅通优秀专职消防队员、地方森林扑火队员加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通道。推动全区建制镇按标准建强专职消防队,落实站房、人员、装备、薪酬、保险、抚恤等保障措施;推动双龙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全区企业专职消防队应建尽建,乡镇、农村按标准建立志愿消防队,街道、社区全面普及微型消防站,社会单位按要求建立志愿消防队或微型消防站,提高初期火灾扑救能力。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社会救援力量建设指导,探索建立森林火灾义务消防员和志愿者制度。
完善职业荣誉和职业保障。立足消防救援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职业特点,完善相应的职业保障机制和荣誉体系。根据市级有关政策,落实消防救援人员在工资待遇、伤亡抚恤、子女教育、家属落户、随调随迁、住房保障、就业就医、重大节日慰问、表彰激励、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优待政策。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落实机构改革期间消防救援人员烈士、因公牺牲、病故遗属抚恤金。加强消防职业病防治和康复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保护机制,提高职业病检测防护、诊断鉴定、综合治疗和康复保障能力。严格依据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部门文件精神,将消防救援人员相关待遇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春节等重大节日党委政府走访慰问和“送奖到岗、送奖到家”等机制,发放消防救援人员家属保障卡,提升消防救援人员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第四节深化指挥控制、作战力量和作战保障“三大体系”建设
围绕实战需要,加快建设消防救援现代化指挥体系,转变作战理念、改进指挥模式、加强人才培训、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精准预警、科学救援、联勤联动、处置指挥能力,逐步实现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依托119接处警和智能指挥系统建设应急救援调度指挥平台,规范优化调度指挥机制,将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统一纳入调度系统。加强预案科学编修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编制火灾、地震、洪涝等常见灾种和巨灾预案,建立完善预案评估制度,加强与有关应急预案有序衔接,推进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预案建设。优化消防指挥中心工作运行机制,整合运用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等应急救援力量,加强应急管理、公安、卫生健康、气象、交通运输、水利、自然资源、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资源互联互通,建立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武警部队和民兵作用,构建集响应、指挥、协同、处置、保障为一体的应急救援联调联战运行模式。加强专家库等智囊团建设,充分发挥辅助决策作用。加快对区消防指挥中心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进一步适应“全灾种、大应急”实战。建设1个区级综合应急指挥方舱,升级模拟推演、辅助决策等设施设备,配齐配强轻型化、集成化、模块化关键通信装备,特别是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配备海事卫星电话、长航时通信无人机、应急发电车等特殊装备,提升重特大灾害现场和“断网、断路、断电”极端恶劣场景下的通信保障能力。积极开展消防救援领域大型无人机、智能跟踪拍摄机器人、高适应卫星通信、宽窄带智能中继、5G、无人机集群作业等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应用,构建“全天候、无死角”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建强专业精干的消防作战力量体系。全面加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正规化建设,配齐配全各级队伍人员、装备,优化力量布局和作战编成,建立健全联勤联训机制,加强与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社会救援力量的共训共练和勤务联动,推动训练从“传统竞技”向“等级达标”转变。完善专业救援队伍体系,加快推动消防救援专业能力转型升级,建设一批专业救援班组,具体负责化工灾害、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本地典型灾害事故处置,全面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依托经开特勤消防站和新建晏家消防站持续建强化工灭火救援重型编队,优化力量编成,强化装备配备和实操实训。建强水域救援编队力量,依托桃花、经开特勤和江南消防站,针对抗洪抢险、急流救援等灾害事故,培养一批有资质、有技术、懂指挥的水域救援骨干力量。针对地震、地下有限空间、山岳(绳索)救援,依托各消防站重点培养小团队技术骨干人才,探索组建山岳绳索救援编队。依托江南消防站建强森林草原灭火救援编队,深入开展森林草原火场勘察和风险调研,建立完善气象、林草、水利等多部门会商机制,强化针对性火灾扑救和应急准备。依托桃花消防站组建交通事故灾害救援编队,依托晏家消防站组建无人机、机器人灭火救援编队,深化技战术研究和训练,优化执勤模式和类型灾害战斗编组,完善执勤训练体系。定期开展理论知识培训,常态化开展辖区典型灾害事故的实战演练,提升队伍应对特殊、复杂灾害事故能力。分批次、分专业开展救援技术资质认证,力争到2025年各类消防救援专业队队员持证上岗。 建精遂行高效的消防作战保障体系。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建实战勤保障力量,构建“统一指挥、平战结合、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战勤保障体系,提升“全灾种、全天候、全地域”作战保障能力。充分利用现有消防战勤保障资源,建设长寿区战勤保障基地,优化装备配备结构,重点加强专业化、智能化特种装备配备,从“储、调、运、管、维”等方面加快建立储运一体、战储结合的装备物资保障体系。提升应急救援模块化保障水平,根据灾害类型、力量编成分级分类制定应急物资装备储备标准。建立跨部门合作、跨区域协同和社会联动机制,统筹区市政、交通、民防和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救援物资储备资源,建立以支队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为主体,主要消防装备生产企业协议储备为依托,其他社会供应渠道为补充的应急装备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应急保障演练,提升协同保障和应急联动能力。
第五节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建设更加完备的消防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升级消防信息网络结构和基础设施,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感知网络,加快基础通信网络的升级改造。加快消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推动消防业务信息与社会行业信息资源融合共享,为数据深度应用奠定基础。健全消防信息化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建设广域覆盖的消防感知网络。加快建设消防物联网管理平台,统筹推进全区重大化工危险源、火灾高危单位、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对象以及“三合一”、九小场所、孤寡老人居住区等重点区域的消防控制室、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安装监控或监测设备,以及重点部位加装火灾自动报警、温度传感器、火灾烟雾监测、电气火灾监测、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等感知设备,为火灾风险智能分析、火灾隐患动态监测预警、救援全流程监测、信息辅助决策、事后灾情受损评估等提供前端数据来源。选取中心城区核心商圈、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集中区、老旧住宅区等高风险区域与城市高点布点高空瞭望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特殊领域的“风险隐患可控、调度指挥可视、安全形势可判”。采集汇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信息,构建消防日常监管、上报、审核等多环节数字化责任体系,实现消防监督执法所有环节网上流转,推动“线下监管”向“线上监管”的模式转变。采集汇聚人员生命体征、消防车辆和装备状态等物联感知数据,扩大全区消防各类物联感知数据覆盖范围,有效提升消防安全监管、预警报警、应急救援综合能力,为指挥决策和精准调度提供第一手灾情和数据支撑。
建设支撑灾害防控智能化决策的监测预警评估体系。围绕智能感知、精准治理,深度融入长寿区智慧城市、生命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消防安全风险动态监测、预警、识别、评估和处置。搭建城市火灾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综合分析历史警情、人流、物流、天气、湿度、风力、重大活动、消防设施运行状态、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等数据,构建火灾风险预警模型,提升火灾智能监测预警能力。
建设更加便捷的消防公众服务平台。开展城市消防社会化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实现所有行政事项在线申办、在线审批、在线公示。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社会单位提供包括勘察评估、制度设计、预案编制、监测预警、巡查引导、维保检测、疏散演练、教育培训及保险保障等消防安全一站式线上服务。加快消防领域“放管服”改革,通过政务系统共享有关部门证照、许可等信息,全面推行容缺后补、“绿色通道”、邮寄送达等措施。依托市政府“渝快办”等政务服务平台,推行预约办理、同城通办、跨层联办等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办事效率。 建设更加多元化的消防生态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等多方合作,探索建立消防联合创新实验室,研究新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应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应用消防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加大消防系统治理、标准管理、智能防范、安全评估等研究,提升火灾风险预测和监管的“软实力”。
第六节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宏观统筹、分步推进的方式,重点抓好消防民生实事工程,消防站、训练基地和消防救援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政府专职消防员招录等15项工程的实施。
专栏4 “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重点工程
序号 |
工程名称 |
总体目标 |
主要建设时序 |
1 |
消防民生实事工程 |
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改造提升。 |
2021年,重点整治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计划的,涉及消防设施改造,以及前期已经改造完毕的老旧小区。 从2022年起,根据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计划,同步开展消防设施改造。 |
2 |
消防水源建设 |
与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同步新建市政消火栓,加强经开区消防水源建设。 |
完善市政消火栓建设,严格按照“四同步”的原则,市政消火栓与新建道路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用;全面梳理市政消火栓建设现状,存在欠账的要限期增补到位。 2025年,全区范围的城镇市政消火栓建有率100%,完好率98%。 推动经开区管委会针对龙门桥水库、河泉水库、水口水库,修建消防应急供水管网,流量不小于800L/s;针对长江天然水域,结合周边化工企业建设情况,布点修建(增设)取水码头和稳高压系统,流量不小于300 L/s;在化南路沿线(长寿区火车客运站至新恒阳码头)铺设管径为1200mm消防供水管网;在化北二路沿线(巴斯夫至奕翔化工)铺设管径为900mm消防供水管网;针对重点区域和缺水地区,依托900mm和1200mm消防管网,布点修建消防快速取水池,取水池容积不小于35 m3,补水管网流量不小于350 L/s。 推动经开区管委会建立由政府统一管理、调动、装卸、运输的泡沫灭火剂联储、联用、联调机制,储备抗溶性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总量不少于300吨。 |
3 |
消防站建设 |
新建2个普通消防站,重建1个普通消防站。 |
2022年,重建晏家消防站,配套建设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2024年,新建阳鹤路消防站。 2025年,启动新市消防站。 |
4 |
消防训练基地建设 |
新建长寿区消防训练基地,化工救援训练基地,完善桃花消防站室内训练设施。 |
2022年,启动长寿区消防训练基地、化工救援训练基地、桃花消防站体能训练馆、长寿湖水域消防救援训练站前期工作。 |
5 |
消防战勤保障基地建设 |
依托晏家消防站建设,配套建设长寿区战勤保障基地。 |
2022年,启动战勤保障基地建设。 |
6 |
消防救援职业技术学院建设 |
推进消防救援职业技术学院建设。 |
2022年,启动消防救援职业技术学院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选址工作。 2023年,启动项目建设。 |
7 |
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 |
招录45名政府专职消防员。 |
2021年,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5名。 2022年,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25名。 2023年,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5名。 2024年,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5名。 2025年,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5名。 |
8 |
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 |
新建1支乡镇专职消防队。 |
2024年,新建双龙镇政府专职消防队。 |
9 |
消防装备建设 |
购置灭火、举高、专勤、保障等4类消防车20台。 |
2021年,购置消防车2台。 2022年,购置消防车4台。 2023年,购置消防车4台。 2024年,购置消防车5台。 2025年,购置消防车5台。 |
10 |
专业队伍建设 |
结合灾害风险与救援需求,建强化工、水域、地质地震等专业救援力量。 |
持续建强重型化工灭火救援编队。 2022年,建强水域救援专业编队和森林草原灭火救援编队。 2023年,探索组建山岳(绳索)救援编队。 2024—2025年,探索组建交通事故灾害救援编队和无人机、机器人灭火救援编队。 |
11 |
消防主题公园(示范场所) |
新建、改建消防主题公园(示范场所)。 |
2025年,新建或改建1处消防主题公园(示范场所)。 |
12 |
火灾风险预警预测平台 |
搭建火灾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构建火灾风险预警预测模型,建立城市火灾风险的监测预警体系,形成火灾风险全方位监测预警能力。 |
2023年,搭建城市火灾风险监测预警平台。 2024年,构建城市火灾预警预测算法模型。 2025年,形成城市火灾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
13 |
物联网感知能力建设 |
推广危险化学品集中区、高层建筑、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及“三合一”、九小场所等物联感知能力建设。推广高空瞭望、消防人员生命体征、消防车辆和装备状态等物联感知能力建设。 |
2021年,推广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物联感知能力建设。 2022年,推广危险化学品集中区物联感知能力建设;选取核心商圈、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集中区、老旧住宅区与城市高点布点开展高空瞭望物联感知能力建设。 2023—2024年,推广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物联感知能力建设。 2023—2024年,推广消防人员生命体征、消防装备、消防车辆物联感知能力建设。 2025年,推广“三合一”、九小场所、孤寡老人居住区物联感知能力建设并建成消防物联网管理平台。 |
14 |
消防公众服务平台建设 |
开展城市消防社会化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实现各类服务在线申办、在线审批、在线公示。 |
2021—2025年,开展城市消防社会化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建成消防公众云服务平台。 |
15 |
重点区域应急疏散体系建设 |
在长寿经开区设立疏散指示标志、紧急集合点、暂时应急避难场所等应急疏散设施。 |
2022—2025年,在晏家实验中学和晏家小学设立暂时应急避难场所,在长寿经开区河泉北二路国际复合处、化北三支路渝巴物流处等区域设立紧急集合点14处,在齐心西一路、化北二路、化南路等路段设立应急疏散指示性标示31处。 |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检查督导,将消防规划内容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城乡规划范畴推进,进一步固化完善“政府牵头、部门协同、属地主责”的协调落实机制,细化明确牵头部门、时间步骤和责任措施,分级分阶段组织实施,并将规划实施进展情况纳入督查内容,组织年度督查督办和阶段性考核评估。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确保项目用地。充分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作用,及时通报消防规划实施情况,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消防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第二节强化经费保障
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规范高效、分类负担、分级保障的经费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地方消防救援经费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力状况相匹配。区政府对消防业务经费进行统筹管理,按照长寿区城市发展进程及消防工作需要,合理推进消防救援站、训练基地、消防供水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车辆装备、重大抢险救援、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等,积极统筹资金用于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保障城乡消防救援事业统筹发展。区财政部门、消防救援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资金的绩效管理、监督检查等,并对资金的合规使用和有效管理负责。拓宽消防经费的社会供给渠道,鼓励社会公益兴办消防事业。
第三节落实环保要求
密切跟踪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群众健康产生的影响,对纳入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法履行环评程序,严格土地、环保准入,合理开展项目选址设计。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把环境影响问题作为规划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优化规划实施的重要依据。
第四节实行考评问效
建立科学的规划推进评价机制,对重大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并逐项明确具体目标、时间节点及完成标准。适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加强对形势环境变化和困难风险演化的动态分析,及时对规划范围、任务目标、重点工程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十四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规划任务按期完成。 将消防规划推进落实情况作为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范畴,结合年度消防工作考核,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十四五”期末,区政府将对消防规划目标任务兑现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失职、渎职或工作不力造成消防规划不落实、火灾隐患突出、重特大火灾事故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长寿区“十四五”时期重大消防设施建设规划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性质 |
建设地点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目标任务 |
备注 |
1 |
长寿区消防训练基地 |
新建 |
长寿区高新区 |
9000 |
开工建设 |
与消防救援职业技术学院合建 |
2 |
消防救援职业技术学院及化工救援训练基地 |
新建 |
长寿区高新区 |
539506 |
开工建设 |
|
3 |
长寿区战勤保障基地 |
新建 |
长寿区晏家街道齐心大道二号 |
3185 |
竣工投用 |
结合晏家消防站重建实施 |
4 |
桃花消防站体能训练馆 |
新建 |
长寿区桃源北支路5号 |
3000 |
竣工投用 |
|
5 |
长寿湖水域消防救援训练站 |
新建 |
长寿湖回龙村 |
5000 |
开工建设 |
|
长寿区“十四五”时期消防站建设规划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性质 |
队站 类别 |
建设地点 |
建筑 面积 (平方米) |
目标任务 |
备注 |
1 |
阳鹤路消防站 |
新建 |
一级普通 |
长寿区桃花新城阳鹤路 |
5100 |
竣工投用 |
|
2 |
晏家消防站 |
原址 重建 |
一级普通 |
长寿区晏家街道齐心大道二号 |
15636 |
竣工投用 |
配套建设战勤保障基地、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
3 |
新市消防站 |
新建 |
一级普通 |
长寿区新市街道河石井 |
8000 |
开工建设 |
|
长寿区“十四五”时期消防执勤车辆装备建设规划表
年度 |
灭火类 |
举高类 |
专勤类 |
保障类 |
合计 | |||||||||
水罐车(台) |
泡沫车(台) |
压缩空气泡沫车(台) |
登高平台或云梯车(台) |
高喷车(台) |
抢险救援车(台) |
排烟或照明车(台) |
化救或洗消车(台) |
通信指挥车(台) |
工程 机械 (台) |
远程供水或排涝车(台) |
自装卸(模块)车(台) |
保障车(台) | ||
2021 |
— |
1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2 |
2022 |
— |
1 |
— |
— |
1 |
— |
— |
— |
— |
— |
— |
— |
2 |
4 |
2023 |
— |
3 |
— |
— |
— |
— |
— |
— |
— |
— |
1 |
— |
1 |
5 |
2024 |
2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2025 |
— |
2 |
— |
1 |
— |
1 |
— |
— |
— |
— |
— |
— |
— |
4 |
合计 |
2 |
10 |
0 |
1 |
2 |
1 |
0 |
0 |
0 |
0 |
1 |
0 |
3 |
20 |
备注:此表未包含消防器材装备;抢险救援器材、个人防护装备、灭火器材、力量编成装备配备率各年度均要达到100%。 |
长寿区“十四五”时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录规划表
数量 (人) |
2021年 (人) |
2022年 (人) |
2023年 (人) |
2024年 (人) |
2025年 (人) |
45 |
5 |
25 |
5 |
5 |
5 |
长寿区“十四五”时期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规划表
数量(支)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1 |
— |
— |
— |
双龙镇 |
— |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
“十四五”时期应急疏散体系建设规划表
类型 |
序号 |
名称 |
地点 |
区域 |
暂时应急避难场所 |
1 |
晏家实验小学 |
晏家实验小学 |
晏家街镇 |
2 |
晏家中学 |
晏家中学 |
晏家街镇 | |
紧急集合点 |
1 |
国复北集合点 |
河泉北二路国际复合处 |
晏家北区 |
2 |
河泉路集合点 |
河泉路拓菱汽配处 |
晏家北区 | |
3 |
渝巴物流集合点 |
化北三支路渝巴物流处 |
晏家北区 | |
4 |
中法水务集合点 |
化南二路中法水务净水厂处 |
晏家南区 | |
5 |
德雅西集合点 |
化南路高速路跨线桥处 |
晏家南区 | |
6 |
响水洞集合点 |
化南路响水洞桥头处 |
晏家南区 | |
7 |
化中路集合点 |
化南路韩拓科技处 |
晏家南区 | |
8 |
喇叭口集合点 |
中心路喇叭口处 |
晏家南区 | |
9 |
龙山路集合点 |
龙山路麦克福新处 |
晏家南区 | |
10 |
管委会集合点 |
齐心大道原管委会处 |
晏家北区 | |
11 |
志嘉集合点 |
齐心大道志嘉检测站处 |
晏家北区 | |
12 |
三峰北集合点 |
齐心西路三峰工业处 |
晏家北区 | |
13 |
卡贝乐西集合点 |
卡贝乐物流门处 |
川染片区 | |
14 |
卡贝乐北集合点 |
卡贝乐大门桥头处 |
川染片区 | |
应急疏散指示标识 |
1 |
齐心西一路 |
昊翔纸业与鸽牌电瓷之间 |
|
2 |
齐心西一路 |
昊翔纸业与威必达之间 |
| |
3 |
河泉路 |
永航钢铁对面 |
| |
4 |
化北二路 |
重庆大禹防水旁 |
| |
5 |
化北二路 |
靠科顺防水一侧 |
| |
6 |
化北二路 |
化医三号门岗旁 |
| |
7 |
化北二路 |
关西涂料大门对面 |
| |
8 |
化北二路 |
化北二路与化北路交界处 |
| |
9 |
化北五支路 |
攀钢梅塞尔大门对面 |
| |
10 |
化北五支路 |
中荣化工大门对面 |
| |
11 |
化北三支路 |
生活垃圾场路口 |
| |
12 |
化北三支路 |
天志环保大门对面 |
| |
13 |
化北路 |
鑫富化工大门对面 |
| |
14 |
化北路 |
紫光大门对面 |
| |
15 |
化北路 |
化北路与齐心西路交界处 |
| |
16 |
化北路 |
映天辉大门对面 |
| |
17 |
化北一支路 |
紫光物流门对面 |
| |
18 |
化北一路 |
紫光川庆大门对面 |
| |
19 |
化北一路 |
长扬热能大门对面 |
| |
20 |
化北一路 |
化北一路与环北路交界处 |
| |
21 |
环北路 |
佐能化工大门口 |
| |
22 |
环北路 |
319国道与环北路交界处 |
| |
23 |
化南路 |
建滔化工大门对面 |
| |
24 |
化南路 |
环球石化大门对面 |
| |
25 |
化南路 |
安格龙翔大门对面 |
| |
26 |
化南路 |
云天化天聚大门对面 |
| |
27 |
化南路 |
博腾制药对面 |
| |
28 |
化中路 |
康乐制药大门对面 |
| |
29 |
化中路 |
化中路加油站一侧 |
| |
30 |
化南一路 |
福安制药大门对面 |
| |
31 |
化南一路 |
秋田化工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