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1450481913N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长寿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长寿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主要履行长寿区内的环境执法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 | |||
住所 |
长寿区凤城桃花大道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益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长寿区生态环境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5869 |
33.5173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3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4年1月进行了法人变更。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高质量完成年度例行监测任务 (一)完成长江干流及各级支流、水功能区、河长制、采测分离监测断面、 乡镇饮用水源、农村环境质量重点村庄水质,以及区域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国控土壤监控点、市控土壤基础点等例行监测任务。 (二)全面完成全区重点污染源企业、镇级污水处理厂、村级污水处理站、涉气企业加密、“涉气”企业帮扶监测,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企业覆盖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市第一。 (三)配合水科、土壤科、大气科完成入河排污口监测、黑臭水体整治监测、餐饮油烟抽测。 二、全流程坚守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底线 (一)圆满完成12名监测人员的持证上岗工作,通过个人持证上岗考核共计50项次,环境监测资质认定达166项,全站持证参数达到256项,累计个人持证数量达2373项次,位居区县监测站前茅。 (二)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全流程质控,完成设备检定/校准313台套,发放标准物质420支,镉、高锰酸盐指数项目通过能力验证,先后顺利通过市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两级监督检查。 (三)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和质控方案规范开展采样、送样、保存、分析、数据审核全过程质量控制,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准、全”和数据依法依标依规溯源。 三、深入推动“测管协同”同向发力 (一)与执法支队和各科室通力配合,协同开展环境信访投诉、“双随机”执法检查、“治气”攻坚、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污许可执法、建设项目“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督检查、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弄虚作假和自行监测等专项执法检查监测。 (二)全年完成各类执法监测、委托监测,联合区公安局、区交通局、区住建委抽查车辆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单位。 四、着力提升环境应急监测实战能力 (一)配合开展御临河流域川渝跨界突发环境事件、新材料产业园‘一园一策一图’突发环境事件和联合应急演练,积极参加市执法总队组织的应急比武、涪陵片区无脚本应急监测演练,组织开展站内应急监测大练兵。 (二)梳理完善应急监测预案、应急监测方案和快报模版,新增无线烟尘采样仪、红外气体分析仪等应急监测仪器耗材,实现气态特征污染物、水质重金属等参数现场快速监测。 (三)按照“五个第一时间”原则联合执法支队开展环境应急监测,有效支撑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充分检验队伍应急响应速度及应急监测能力。 五、加速推进环境监测智慧化转型 (一)配备无人采样船和无人采样飞机、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现代化快速采样、监测设备,构建手工、自动、智能化等多形式有效融合的监测体系。 (二)全流程贯通运行智能化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今年9月运行以来,节省监测报告编制时间约50%,提升全流程工作效率约60%、数据差错率降低约90%。 (三)持续加强空气、水、噪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自动站运维保障,每季度开展区控水质自动站、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处理厂在线比对,基本实现大气、水、噪声环境监测感知资源全域全覆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证书编号212212050090,有效期至2027年10月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喻薇 联系电话:13*******31 报送日期:2025年04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