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长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长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1日
重庆市长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为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使我区卫生健康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显著提高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切实维护全体居民健康权益,着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在本区的建设。根据《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重庆市长寿区社会民生事业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和《重庆市长寿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1.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长寿区地处重庆腹心,东南与涪陵接壤,西南与渝北、巴南为邻,东北邻垫江,西北靠四川邻水,全区辖区面积1424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12个镇,并辖国家级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长寿区常住人口总数为69.29万人,全区常住人口整体呈下滑趋势;常住城镇人口达48.4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89%,城市人口集聚态势明显;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3.7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25.36%,老年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趋势较为严重。“十三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2.6亿元,年均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1.9亿元,年均增长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年均增长9.1%。
2.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1)卫生资源状况
2020年,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443家,其中三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1家,二级公立医院3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镇卫生院12个,民营医院(含企业及监狱医院)24家,村卫生室20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
2020年,每千人口拥有床位6.08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8人,每千人注册护士4.03人;每万人全科医生2.83名。
2020年,卫生系统总收入17.7亿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51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1.76亿元),事业收入11.02亿元,其他收入0.17亿元。
2020年,全区共有乙类大型医疗设备7台,其中64排及以上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4台,MRI3台,配置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1个,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8个,重庆市特色专科5个,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2个。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全区新增科研项目9项,完成科研课题6项,发表科技论文近200篇。推广卫生适宜技术项目9个。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及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建成“市—区—街镇”三级卫生专网和村(居)医保专网,统一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建成区域一体化的“预约诊疗、融合支付、业务协同、远程诊断、综合监管”五大功能智慧医疗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智慧医疗平台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建立长寿区远程心电诊疗中心和远程影像诊疗中心,实现了远程心电、远程影像全覆盖。建成智慧医院1家。
(2)卫生服务状况
2020年,全区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3459255人次,基层医疗机构(不含个体诊所、门诊部、村卫生室)总诊疗人次375011人次,社会办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862158人次;公立医院年出院人次100907人次,基层医疗机构(不含个体诊所、门诊部、村卫生室)年出院人次27916人次,社会办医疗机构年出院人次35514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床日10.6日。
(3)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20年,全区人口平均寿命78.36岁,较2015年增加2.24岁;婴儿死亡率为3.56‰,较2015年下降1.24‰,孕产妇死亡率逐渐降低,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0,近三年孕产妇平均死亡率小于10/10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4.08%,较2017年增加10.58个百分点。
(二)主要问题
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一是优质资源相对集中于区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相对陈旧、落后,基层高精尖、高职称人才紧缺,卫生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二是人员编制总量不足,人才引进受限;工资待遇水平与主城区相比缺乏竞争力等限制条件,导致人才引进难度大、流失严重;三是社会办医有待发展,缺乏社会资本举办的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机构。
2.医疗服务内涵建设不够完善
区级医疗机构学科建设有待深入发掘和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相对欠缺,区域辐射能力不足,对基层的整体带动作用不足。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未建立完备的区级-基层两级质控体系。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基层医疗质量管理、技术水平、服务能力有所欠缺,就医仍集中在大型综合医院,不利于分级诊疗格局的构建。
3.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成为威胁长寿区城乡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职业危害、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失能老人照料、护理、康复等老龄化医疗问题日益突出,群众健康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现有卫生资源布局、卫生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三)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时期,是长寿区卫生健康事业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新定位相匹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公共卫生与应急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转变。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着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出新挑战、新要求。疾病谱系变化增加公共安全未知风险,现代社会形态放大公共卫生安全危害,深度老龄化加重公共卫生负担,不良生活习惯成为重要致病因素。传染病防治方面,由于新冠疫情仍未消失,未来疫情防控任务仍然艰巨,风险研判和评估能力不足,医防数据未实现互联互通,重大传染性疾病预警存在滞后性,缺乏平战结合的应急响应机制、应急转换能力和资源协同共享机制,应急医疗救治流程和标准不清晰,资源配置和统筹调度不均衡。疾控机构基础建设滞后,病原学检测能力不足。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储备和培训演练欠缺,临床人员疫情防治、处置培训还需加强。
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带来卫生服务需求转变。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概率为12.45%。全区年满60岁以上老年人17.5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25.36%;2020年总和生育率为1.18,呈持续下降趋势。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区情,医疗服务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和慢性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增加了医保费用和医疗服务能力的压力。
抢抓长寿区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的大机遇。积极争取更多国家及市级政策、资金、项目落户长寿,及时与主城区域开展对接协调,为长寿确定的重大医疗卫生设施项目预留空间。以坚持长周期的发展思维为导向,推动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最终形成一批具有集聚带动作用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的具体实施。
公立医院的发展和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新形势下医保基金的精细化管理带来的转变。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医保基金支付方式从单一支付转向总额预算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等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重庆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一区两群”战略带来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人口布局调整导致卫生健康资源配置转变。为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公共卫生一体化、加强基层卫生交流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化中医药创新协作、协调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提供了机遇,包括实施医联体或专科联盟关系的公立综合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互通、两地学科和科研成果互评等项目,推动两地卫生健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两地群众真正享受到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新兴技术和模式的飞速发展,为克服疫情的影响,互联网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5G、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助力“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态。“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重要作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推动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大数据及AI技术与医疗的不断融合,让临床诊疗变得更精准、科研开展更高效、医院管理更科学、政府监管更便捷。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建设“两地一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和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围绕“两地一城”3个专项,形成每个专项10个特别重大项目、1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000亿元的大发展格局),加快培养优质医疗资源,构建多元化、分层次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加快发展高水平健康服务业,促进我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高质量发展原则。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进一步增强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要素配比,以区域医疗中心和区级公立医疗机构建设为重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实现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统筹规划原则。通过统筹医疗资源总量、结构、布局,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资源整体效能,增强重大疫情处置能力。合理配置区域综合和专科医疗资源,促进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居家医疗服务等接续性医疗服务快速发展。
协同创新原则。合理规划发展区县域医共体,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加强医防融合、平急结合、医养结合,推动区域医疗资源融合共享。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将互联网医院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有效动员、利用社会资源,增加供给、补齐短板,促进有序竞争,实现医疗卫生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中西医并重原则。遵循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中西医并重,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机构合理布局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质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格局,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处于主城都市区前列,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长寿区“两地一城”建设。
表1 长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发展指标
类别 |
序号 |
主要指标 |
2020年实际值 |
2025年 目标值 |
指标性质 |
健康水平 |
1 |
人均预期寿命(岁) |
78.36 |
≥81 |
预期性 |
2 |
健康预期寿命(岁) |
- |
同比例 提高 |
预期性 | |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
3 |
每千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人) |
0.71 |
0.86 |
约束性 |
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数(人) |
0.08 |
0.18 |
预期性 | ||
4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达标率(%) |
- |
100 |
约束性 | |
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
5 |
每万人口救护车数量(辆) |
0.67 |
1 |
预期性 |
6 |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下同)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 |
20 |
100 |
约束性 | |
7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设置发热门诊(诊室、哨点)的比例(%) |
33.3 |
100 |
预期性 | |
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
8 |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
6.08 |
≥8 |
预期性 |
其中:公立医院床位数(张) |
2.35 |
4.7 |
预期性 | ||
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张) |
0.63 |
1.3 |
预期性 | ||
康复床位数(张) |
0.16 |
0.42 |
预期性 | ||
精神科床位数(张) |
0.46 |
0.7 |
预期性 | ||
重症床位数(张) |
0.02 |
0.06 |
预期性 | ||
9 |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2.85 |
≥3.6 |
约束性 | |
10 |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
4.03 |
≥4.7 |
约束性 | |
11 |
每百张床位临床药师数(人) |
0.12 |
≥0.7 |
预期性 | |
12 |
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人) |
2.83 |
4 |
约束性 | |
13 |
床人(卫生人员)比 |
1:0.99 |
1:1.6 |
预期性 | |
14 |
医院平均住院日(天) |
10.6 |
≤8 |
预期性 | |
中医药 服务 |
15 |
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0.44 |
0.8 |
预期性 |
16 |
设置治未病科的二级以上中医类医院比例(%) |
100 |
100 |
预期性 | |
17 |
设置中医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 |
100 |
100 |
约束性 | |
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 |
18 |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
1 |
≥4.5 |
预期性 |
其中:普惠托位数(个) |
- |
≥2.7 |
预期性 | ||
19 |
每10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3.59 |
6 |
约束性 | |
20 |
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0.88 |
1 |
约束性 | |
21 |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 |
60 |
≥80 |
预期性 |
三、总体布局和资源配置
(一)体系构成
构建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精神卫生、医疗救援、采供血、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职业病防治等)、医院(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医务室;社会办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个体诊所、门诊部、医务室等)等为主体,以失能(含失智)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健康照护等新型服务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5年,城乡居民15分钟可以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1小时可以到达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到2025年,建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区人民医院),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1家(区中医院),三级妇幼保健院1家(区妇幼保健院),三级乙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级精神卫生中心1家(区精神卫生中心);依托区人民医院北城院区建设传染病及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心1个,重庆市长寿区危化应急医学救援中心1个(区第三人民院),重庆市长寿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1个(区精神卫生中心),重庆市长寿区职业病防治中心1个(区第三人民医院)。建成以区第二人民医院(长寿湖镇卫生院)、葛兰镇卫生院、洪湖镇卫生院为核心的3个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建成西部基层医疗服务示范机构9个,建成8-10个甲等卫生院(推荐标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镇卫生院、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建成智慧医院2家、互联网医院3家、远程诊疗中心5个(影像、心电、检验、病理、会诊五大中心);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为龙头,整合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进区域医共体建设,在区域范围内构建整合型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资源配置
1.床位配置
按照国家及重庆市相关区域卫生规划文件精神,结合本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现状、人口数量与结构、疾病谱改变等现实区情,制定医院床位配置标准。到2025年,每千人口床位数标准量为8.7张。其中,公立医院标准量为4.7张(其中区中医类医院按照每千人口1.3张配置),专科医院床位规模可按照区级公立医院床位25%的比例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量为2张;社会办医院标准量为2张。到2025年,全区每千人口康复床位数达0.42张,精神科床位数达0.5张,重症床位数达0.06张。每床占用建筑面积按照2014版《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等相关标准执行。
表2 长寿区区级公立医院床位配置规划(2021—2025年)
序号 |
名称 |
类别 |
2020年床位数(张) |
2025年床位数(张) |
1 |
区人民医院 |
综合医院 |
800 |
1500 |
2 |
区中医院 |
中医综合医院 |
550 |
1000 |
3 |
区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 |
专科医院 |
153 |
300 |
4 |
区精神卫生中心(区第三人民医院) |
专科医院 |
400 |
600 |
合计 |
1903 |
3400 |
表3 长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床位规划
(2021—2025年)
类别 |
单位名称 |
2020编制床位数 |
2025年编制床位数 |
合计 |
1206 |
1381 |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小计 |
380 |
504 |
菩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 |
--- |
99 | |
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62 |
62 | |
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50 |
50 | |
晏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99 |
99 | |
渡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5 |
50 | |
新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45 |
45 | |
八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99 |
99 | |
镇卫生院 |
小计 |
826 |
877 |
长寿湖镇卫生院 |
119 |
150 | |
葛兰镇卫生院 |
99 |
100 | |
双龙镇卫生院 |
70 |
70 | |
邻封镇卫生院 |
65 |
65 | |
但渡镇卫生院 |
20 |
20 | |
龙河镇卫生院 |
52 |
52 | |
云集镇卫生院 |
40 |
40 | |
海棠镇卫生院 |
30 |
30 | |
云台镇卫生院 |
99 |
99 | |
石堰镇卫生院 |
80 |
99 | |
洪湖镇卫生院 |
105 |
105 | |
万顺镇卫生院 |
47 |
47 |
2.卫生人员配置
按照床人(卫生人员)比、医护比、床护比、床医比分别不低于1:1.6、1:1.3、1:0.58、1:0.45标准,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4人。加强儿科、麻醉、药学等紧缺医技人员培养,到2025年,每千名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1名;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每百张床位临床药师数达0.7人;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6人。合理提高公共卫生人员配置标准,到2025年,每千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达0.86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和二级医疗机构配置公共卫生医师数不少于1人。
3.医疗设备配置
(1)配置原则
根据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原则,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按照严格准入、有效使用、资源共享的原则,对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进行统筹规划、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和医疗服务水平。鼓励通过建设医学影像、医学检验中心等各种方式整合现有大型设备资源,在确保医疗安全和满足医疗核心功能前提下,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结果互认和资源共享。
根据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需求,配置和更新专业公共医疗机构实验室检测、救治、卫生应急和信息化设施设备。承担重大传染病救治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医疗机构加强ECMO(体外膜肺氧合)、PCR检验检测、移动CT、移动手术室、呼吸机、监护仪、救护车(负压救护车)、救援车等设施设备配置。到2025年,每万人救护车数量达1辆。
(2)分级管理
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区卫生健康委负责本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初审和日常监管等工作。完善审批制度体系,强化使用事中事后管理。现有已饱和的设备,原则上不再增加;现有过剩设备可通过自然折旧或转让等形式,实现淘汰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的购置,必须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申报审批手续,取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方可准予购置(社会办医院实行备案制)。
表4 长寿区2025年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
设备名称 |
2020年配置数 |
2025年规划配置数 |
64排及以上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
4 |
6 |
1.5T及以上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
3 |
6 |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 |
0 |
2 |
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 |
0 |
1 |
合计 |
7 |
15 |
4.医疗技术配置
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改革后,厘清相关医疗技术范围,将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作为管理重点,强化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临床应用事中事后监管责任,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围绕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加快推进适宜卫生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以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为目标,加强对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支持,发挥其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基层和区域专科水平。以区级医疗机构为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到2025年,力争创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3个。
5.信息资源配置
加快完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区域智慧医疗建设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进远程诊疗中心建设,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推进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打造区域健康医疗便民服务平台;推动智能化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加快卫生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为全区卫生救援提供中枢动力。
四、重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和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为统揽,结合“两大转变”(公共卫生与应急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转变;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带来卫生服务需求的转变),大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实现人民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1.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一是完善以区级医院为主导、专科防治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优化机构职能设置,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机制,推进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建设,完善人畜共患传染病综合治理策略,推动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法定传染病报告率稳定在98%以上。加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建立高素质的流调队伍,提升突发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
二是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完成标准化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到2025年,每千人口疾病控制机构人员数达0.1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达标率达100%,争取创建成为三级乙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健全重大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体系
一是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依托区人民医院北城院区建设传染病及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心,区中医院为公共卫生救治储备医院,承担传染病及突发公共事件患者集中救治任务。
二是提升传染病疫情救治能力。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设置实现全覆盖,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负压病房(2-10间,2-20张床位)和至少1间负压手术室,并按照编制床位的2-5%设置ICU病床。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发热门诊(诊室、哨点)规范化建设,设置可转换的应急物理隔离区和隔离病房(观察室),配备并储备必要的消毒、防护物资,强化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设置发热门诊(诊室、哨点)比例达100%。建立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机制,中医药防治举措全面融入应急防控救治工作。
3.建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和医疗救治体系
一是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多部门、多地区、军地协调的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标准化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120调度指挥中心。健全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
二是提升应急救治能力。健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120急救电话10秒内接听比例达95%以上,3分钟内出车率达95%以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设置急诊科,并按照医院编制床位数的2-3%设置急诊科观察病床;乡镇卫生院设置急诊科或急诊抢救室。完善采供血服务体系,推进血库规范化建设管理,强化血液供应保障和应急调配能力。以满足区内、响应周边应急救援需求为导向,加强医学救援、传染病防治、中毒事件处置3支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按照市级要求配齐应急物资。建立健全以智能化为主要技术支撑的危化预警与应急救援体系。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智能联网,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公共卫生安全监管。在全区公共场所配置安装自动体外除颤器,开展公众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和宣传,每年新增应急救护普及培训人数占区域内总人口比例不低于1%。力争建成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1个。积极参与川东北地区的区域应急救援合作,共同建设在西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应急救援服务体系。
三是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品类、规模、结构,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重要医疗防护物资和药品储备,其中医疗机构按照满足储备床位数15天满负荷运转标准进行储备。大力倡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储备公共卫生应急物资。
(二)建设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
1.优化卫生健康资源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有效利用市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契机,推进与成渝地区、主城都市区及城市医联体、区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完善“4+3+19+N”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以区级医疗机构辐射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完成区人民医院北城院区、区中医院医技大楼和医养中心、区第三人民医院危化卫生应急救援中心、菩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新市街道、八颗街道、但渡镇、万顺镇、双龙镇、石堰镇、云集镇等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楼等建设项目,实施区中医院传染病区、区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改造等项目,新建长寿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心、区人民医院北城院区内科住院楼,迁建区疾控中心,扩建区精神卫生中心。持续开展以“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为主线的“美丽医院”建设。到2025年,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建成“美丽医院”,二级医疗机构“美丽医院”建设有序推进。
2.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及学科建设。开展“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建成一批高水平医院、知名专科,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医疗服务品牌,培养一批医德高尚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以三级医疗机构积极争创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及国家、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为目标,强化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到2025年,争取建设市级区域医疗中心1个,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医疗特色专科2—3个,力争申报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申报5个市级科研项目,10个区级科研项目,开展10项市级适宜技术推广,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10次。持续改进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提高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3.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底。开展以等级评审为核心的“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持续开展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评审评价和村卫生室星级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到2025年,创建8—10个甲级卫生院(推荐标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2个城市社区医院。标准化镇卫生院、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所有村卫生室达到三星级村卫生室标准。建成长寿湖镇卫生院、葛兰镇卫生院、洪湖镇卫生院3个农村区域医疗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科室建设覆盖率达到30%。
4.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成以区中医院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市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规范设立中医科室和中药房,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打造市级精品中医馆4-6个,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果。开展全区中医质控体系建设,不断发挥和完善区级中药药事管理中心和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功能。加强中医学科建设,特色专科建设,到2025年,申报建设国家级和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4个。成立长寿区中医药研究所,重点进行中医药鉴别与质量控制、中药炮制、中药制药以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研究,以科技创新驱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积极开展基层中医师带徒工作,大力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人才,发挥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作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健全中医药康复服务体系,争创市级中医康复示范中心1个。紧紧围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发展规律,依托阳鹤山国医城建设契机,推动中医文化、中医服务项目和中医药产业融入城市功能布局。建设和丰富长寿区中医院博物馆内涵,大力发挥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作用,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五进”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文化发展宣传氛围。
5.促进社会办医协调有序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以补充公立医疗机构资源的不足,满足更多患者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重点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医疗、护理、康复、儿科、口腔等医疗服务不足的各类专科医疗机构。诊所设置不受规划限制,实行备案制管理。在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民营医院的同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医疗卫生机构分布情况,进行一定引导,避免资源过度集中而出现恶性竞争和监管不力的情况,加快形成区级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格局。
(三)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1.建成全民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汇集动态多维度的海量健康数据,建立覆盖全区100万人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汇聚、整合归集、对比分析、深度研判全民健康数据,针对性地为每位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实现健康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重点突出对影响居民健康长寿的主要疾病因素进行智能监测、预防和预警,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和生命质量,增强“长寿”城市品牌价值。
2.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多元供给、托幼一体、康育结合、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体系。依托区妇幼保健院建设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进家庭、进社区、进托育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强对家庭照护婴幼儿的支持和指导,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实施城企联动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加强托育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托育服务能力。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其中普惠托位数不少于2.7个。
3.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将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以及民营医院的妇科、产科和儿科纳入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加强乡(镇)、社区、村级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底建设。区妇幼保健院建成三级妇幼保健院,实施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持续加大“产后保健”“乳腺保健”“儿童生长发育”“妇科更年期保健专科”四个重庆市妇幼重点专科建设力度。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和管理,强化急救、转运、用血等保障,畅通转诊救治“绿色通道”,提升救治能力。以区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夯实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有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有医师专职从事儿童保健服务。到2025年,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1人。
4.夯实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深化医养结合服务,拓展医疗机构老年健康服务功能。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康复科或治未病科,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不低于80%。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病床和养老床位,提高为老年患者服务的能力。推动将区人民医院(北观院区)转型为康复、照护、安宁疗护的医养结合机构。推进区中医院医养中心建设,发展以区中医院为龙头的中医健康养老产业。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协作,提升签约服务质量。
5.完善职业健康救治体系。建立长寿区职业健康检查监测机构,完善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建成覆盖全区的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和管理网络。探索建立长寿区职业病专科医院,提高职业病诊疗水平。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职业病早期干预。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重点行业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0%及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达到85%及以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0%及以上。开展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支撑力量,建成长寿区职业病防治中心。
6.强化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精神卫生防治体系,扩建精神卫生中心,引导医疗机构开设精神(心理)科。到2025年,区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成为三级精神卫生中心,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设置比例达60%,所有甲级镇卫生院和甲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精神(心理)科。积极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到2025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开展率达80%。每个基层医疗机构配备1-2名专兼职精神病防治人员,每10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6名。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在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流动人口聚集地推广设立心理咨询室,到2025年,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达到50%。
7.发展康复医疗及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疗机构,加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开设康复医疗门诊、增加康复医疗床位。到2025年,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比例达50%。以爱国卫生运动为依托,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区,推动健康村镇、健康社区等健康细胞建设,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形成健康促进强大合力。
(四)深化医药卫生关键领域改革
1.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加强对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构建合理就医秩序和诊疗格局。推进区域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有效下沉。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大力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创新薪酬分配激励机制,逐步探索医务人员目标年薪制,强化医疗机构监管。
2.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继续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的多种有效形式,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编制管理创新和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推进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健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及结果运用。监测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及改革运行情况等,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实现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展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在市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至少有1家公立医院进入前100名。
3.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医通、人通、财通”的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强化医共体内优质诊疗资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和倾斜力度,持续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建立有序转诊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确保区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
4.强化医防协同机制。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依托区、街镇、村一体化信息系统,通过组建慢性病患者全程健康管理团队,开展“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使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形成“未病早预防、小病就近看、大病能会诊、慢病有管理、转诊帮对接”的防治体系,让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5.推动成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以卫生健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主动与双城经济圈各地医疗机构聚焦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产业等方面加强联动协作,共同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推动智慧医疗发展,重点推进肿瘤、心血管、职业病等大数据协同应用,与优质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协作。加入川渝合作组建的跨区域专科联盟和医疗联合体建设。逐步实现川渝两地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与双城经济圈各地医疗机构加强医疗专业人才交流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加大中医药名师、学科团队合作力度,共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与川渝毗邻区县共建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协作机制。
(五)健全支撑保障体系
1.加强人才培养和使用。健全相互衔接、覆盖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培育体系,优化人才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技能;完善绩效考核,切实把职业素质、工作责任、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作为卫生单位职工收入分配的重要参数;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在招录条件、福利待遇等方面增强吸引力。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机制,建立完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临床药师等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全科、儿科、麻醉、重症、精神卫生、急诊、康复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到2025年,推荐选拔重庆英才,力争培育名家名师1人、创新领军人才2人、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3人;实施高层次医学人才引进计划,引进高级职称、硕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00名;实施区域医学头雁人才培养计划,培育骨干人才10名;积极参与川渝百名优秀卫生人才互派计划,争取选派中青年骨干5名至全国知名三甲医院研修访学;实施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争取培育基层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5名;实施基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优化招聘条件,公开招聘80人;培养全科医生100名;新增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区中医院)。
2.统筹卫生健康信息建设。整合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建立区域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推进数据中心上云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大健康”便民惠民智慧医疗服务。逐步发展精准医学、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等健康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建成智慧医院2个、互联网医院3个,建立远程诊疗中心。加强全区医疗机构数据共享和综合监管,适度开放健康医疗大数据查询服务,探索人工智能与卫生健康产业融合,实现全区医疗健康服务智能化、数据资源共享一体化。打造区县级健康医疗APP和微信公众号,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公共卫生工作。加强以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为重点的疾控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融入全市公共卫生大数据监测网络。
3.完善监督执法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分工明确、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制度,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完善卫生监督人员配置,加强农村地区卫生监督协管力量配备,形成专业高效、统一规范、文明公正的监督执法队伍。完善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加强执法车辆部标准化配置。到2025年,推进“智慧卫监”建设,构建“互联网+监管”体系,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监督评价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区委、区政府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规划执行机制,加强政策协同,统筹推进医疗机构设置、主要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编制安排、用地保障、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等工作,确保形成工作合力。
(二)严格规划实施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重大项目审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严格管理,强化规划的约束力。所有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公立医院设置和改扩建、床位规模扩大、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必须依据规划要求,履行相应程序,进行严格管理。
(三)强化监测评估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中的督导,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度及效果开展阶段评估,按要求开展规划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确保规划目标和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顺利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