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221MB19202557/2023-0012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长寿区卫生健康委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3-07-24 | [ 发布日期 ] | 2023-07-25 |
健康科普 | 暴雨过后,这些事情要知道
趟过积水后,及时擦干
暴雨过后,部分路段会有积水,需要注意的是,暴雨过后的积水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如果趟过积水不及时清理的话,非常容易导致足部发生真菌感染,进而患上脚气。
所以外出一定要注意勿踩积水,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也要尽量不长时间的在水中浸泡,之后及时擦干,换上干净的鞋袜。
脚部有伤口被泡过怎么办?
如果脚部有伤口,那么在浸泡过积水之后,就有可能发生细菌感染。对于新伤口的处理方法可以用止血、冲洗、消毒,需要注意的是冲洗最好用生理盐水,没有的话也可以用瓶装的矿泉水或者烧开放凉的白开水代替。
如果是比较大的伤口或者比较严重的伤口,在用生理盐水冲干净后,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处理。
雨水入眼别轻视
雨水溅入眼睛容易引发红肿、感染。回到家应立即洗净双手及眼周皮肤,用凉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冲洗时不要直接冲在角膜上,以免损伤角膜。如出现明显不适,需到医院就诊。
清洁死角注意卫生
暴雨过后,要注意生活周围的环境卫生,避免滋生蚊蝇及细菌等微生物。因为很多传染病就是以蚊蝇及细菌为媒介进行传播的,而暴雨过后产生的积水,就是蚊蝇幼虫最好的“温床”。
因此一定要做好卫生管理,尽量减少能滋生蚊蝇的环境,注意还要预防被蚊虫叮咬哦。
外出随时观察危险
预防触电, 注意周围高压线的情况,防止触电;遇到不熟悉的道路可用棍子类物品试探前行;预防蛇虫咬伤,暴雨后尽量不要野外走动或玩耍。
更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问题
防止食源性疾病
那如何预防呢?
1.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勤洗手;劳逸结合,注意营养,保持好的精力体力。
2.不吃腐败变质、受污染和被浸泡过的食物。
3.不吃已霉变的粮食。
4.不吃死因不明的家畜、家禽、鱼虾等。
5.不采食野生蘑菇、野菜和野果,不吃不认识的植物根茎。
6.生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干净或削皮后再吃。
7.食物要烧熟煮透,尽量使用蒸、煮、炖等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式,烧熟煮透的一般原则是煮开10~15分钟,或更长时间。
8.即做即食,按需按量烹饪,尽量不吃剩饭剩菜。剩饭菜、隔夜熟食在确定没有变质的情况下,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9.喝清洁饮用水或达标瓶(桶)装水;食品原料与辅料必须安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