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政策问答

《长寿区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问答

日期:2025-07-16

(一)问:计划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构建覆盖全区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三级防治网络,2027年实现出生缺陷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三级预防措施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一批致死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死亡率有效降低,形成“预防-筛查-干预”全周期管理,推动防治服务普惠可及,提升全区出生缺陷综防治能力

)问:完善出生缺陷防治服务体系有哪些内容?

答:强化‌网络规划布局‌建立健全覆盖婚孕产育全周期的服务机构,包括产前筛查机构、婚检孕检一站式服务点、新生儿先心病诊治中心;整合服务资源,通过专科联盟实现技术资源共享,提升区域协同防治能力强化‌机构职能,产前筛查机构重点开展实验室质控、疑难病例转诊及影像学诊断能力建设;重视人才培训,积极参加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重点培养遗传咨询、超声诊断等紧缺人才;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婚孕保健风险识别、遗传病基因检测等专项技能加强胎儿异常咨询、新生儿疾病筛查诊疗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

)问: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加大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力度,提高育龄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强化风险因素预防控制,加强婚前孕前保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规范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落实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规范新技术临床应用。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诊断治疗,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提升及时诊断率和及时干预率加强筛查阳性病例召回、诊断、治疗、干预和随访,不断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连续服务链条,推动早筛、早诊、早治。

)问:聚焦重点疾病,开展系统干预防治有哪些内容?

答:关注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听力障碍重点疾病,通过筛查、转诊、干预三级防控体系,减少出生缺陷和儿童残疾。先天性心脏病防治通过筛查试点和双向转诊机制,降低新生儿及婴儿因严重先心病导致的死亡率。先天性听力障碍防治,结合0-6岁儿童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0-6岁儿童听力障碍筛查,为确诊儿童提供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植入等干预服务的转诊和随访唐氏综合征防治规范孕期超声、血清学及DNA筛查,高风险孕妇转诊干预,低风险孕妇规范保健以降低发病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政务新媒体

部门街镇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