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司法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自觉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围绕核心、在组织上服从核心、在行动上维护核心。
(二)强化思想认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和市委依法治市工作要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内容,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
(三)深化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牵头组织开展“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推动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牵头草拟全面依法治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3个年度工作要点,扎实推动“一规划两纲要”任务落地落实。牵头开展部门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专题述法成果作为重庆市经验荣登中央依法治国办《全面依法治国调研与督察》专刊。
(四)加强联动协作,持续提升法治督察质效。制定出台《重庆市长寿区法治督察与法律监督衔接配合工作办法(试行)》,协同法律监督、执法监督、复议监督与法治督察有机融合。扎实开展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实地督察镇街、部门37家,建立问题清单并强化督促落实整改。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突破
一是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构建“7+1”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队伍体系,分两批完成979项执法事项横向划转,推动35家执法部门的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事项全面入驻“执法+监督”数字应用。“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优化执法体制机制等工作成效获司法部微信公众号、重庆新闻联播、重庆日报等宣传报道,长寿湖镇作为唯一乡镇代表在全市执法改革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二是迭代升级“松柏工作室”行政复议品牌。创新“1123”行政争议多元解纷工作机制,2024年成功化解各类行政争议70余件。《打造“松柏工作室”赋能征地拆迁纠纷实质化解》改革案例入选重庆市司法局“复调对接”创新机制。在2024年度已办结的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中,通过复调对接机制成功化解9件,占比45%。
三是行政复议应诉质效显著提升。设立企业申请行政复议“绿色通道”,加强涉企行政复议案件跟踪管理。完善行政复议办案制度机制,加大行政复议听证力度,优化行政复议决定执行机制。全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91件,行政复议首选率达到70.7%,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围绕中心大局,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上满足新期待
一是抬升规范性文件管理“标尺线”。建立“制度建设+前置审核+备案监督+动态清理”全链条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体系,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34件。2019年以来,全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均未发生迟报、漏报的情况。
二是拧紧重大行政决策“总开关”。推动完善区级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程序建设,牵头开展区级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征集、审查和公开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开区政府年度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积极为全区重大项目提供法治服务。
三是畅通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聚能环”。紧扣执法质量和效能提升主线,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排查整改“运动式执法”“简单粗暴执法”等执法问题。全面加强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现“区镇一体、纵横贯通”。
(三)聚焦民生关切,在加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上谱写新篇章
一是加强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全面融入“141”基层智治体系,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力量资源实现有效整合。为商会、企业解答咨询750余人次,提出风险提示201件次,审查合同350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22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1575.71万元。办理公证3403件,减、免公证费用约4万余元,提供预约或上门服务70次。
二是加快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化“枫桥经验”长寿实践,构建“区级纠纷综合调处中心+街镇调委会+村(社区、企业)调委会+行业调委会+五调”矛盾纠纷多元调解网络,创新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梯次化解、联动联调工作机制。全区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万余件,涉及协议金额2.79亿元。
三是创新社区矫正监管模式。在监狱设立全市首个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基地,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矫正效果。健全社区矫正小组履职保障机制,有效激励矫正小组作用发挥。
四是“村村响”普法广播常更常新。深耕“法治大讲堂”公益普法品牌,开通7年来共制作节目316期,依托2700个“村村响”广播有效覆盖各镇街。深入夯实基层法治阵地,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1253名。围绕未成年人、依法解纷、全民反诈等重点领域开展精准普法专项行动,明确44项具体措施和29项重点任务打表推进。
三、主要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一是普法宣传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还有欠缺;二是对新形势下创新性开展司法行政工作还有不足;三是现有的公共法律服务与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精准化便民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区司法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和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要求,围绕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立足实际、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敢为人先,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落实到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二)夯实法治保障,推动依法治区工作向纵深发展。深化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持续挖掘打造具有长寿特色的法治品牌。认真谋划2025年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工作,加强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监督、司法机关法律监督等衔接配合。健全基层法治观测点和法治观察员制度,创新推动法治实践。
(三)深化执法改革,构建覆盖全区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持续巩固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力争改革成果位于全市前列。持续推动行政执法事项横向集中和纵向下沉,完善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协同机制、明晰职责边界,全面运行“执法+监督”数字应用,不断创新智慧执法监管方式。
(四)提升复议质效,加快打造行政复议改革标志性成果。全面上线使用“重庆智慧行政复议系统”,逐步实现行政复议“云调查、云调解、云听证”,用数字赋能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效。持续擦亮“松柏工作室”复调对接工作品牌,提升行政争议化解能力。
(五)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推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