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区教育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信息 >动态

我区“优课堂 促双减”初显成效

日期:2022-01-30

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聚焦“提质量、减负担、促发展”,加快推进、落实“双减”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深入推进课堂提质减负区域内整体推进“双主六步”高效课堂模式,真正让课堂发挥学校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学术交流的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在校内高效、快乐的学习各校根据本校情况,开发特色教育模式。长寿中学三段式教学模式、川维中学“双师课堂”、实验中学“智慧课堂、晶山小学“理想课堂”、桃源小学“静美课堂”、晏家实验小学向阳花课堂”等。

(二)精细常规管理,提高课堂质量。一是积极开展教材培训。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教材培训,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水平和应用能力。做到点面结合,教材学习与课例观摩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研究相结合,不断丰富培训学习的方式、方法。二是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技能。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先进教改经验、教学创新及“合作探究”相关理论,深刻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内涵,丰富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创新能力。三是加强对“思考型”教师的培养针对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等内容进行专项研讨,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四是加强备课管理。备课形式上坚持独立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各学科教研组明确备课时间,突出重点课时备、说、评、改、演等过程,做到集体备课程序规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教学观念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增强课改意识做到教学目标以生为本,明确具体,突出主体,思路清晰,结构紧凑,方法恰当,技能娴熟,运用自如,短时高效,效果显著,学习资源要充足科学。六是开展优课堂、促双减教学月活动抓实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精细常规管理,扎实开展校本研究和教研组研究,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学习活动、研讨活动、比赛活动提高常规管理水平

(三)丰富课后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以校本课程和兴趣社团为基础,充分挖掘学校资源潜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建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后服务体系。通过作业辅导、自主阅读、文体、科普、劳动体验、安全演练、公益讲座、法制宣传等课后服务指导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截至目前,全区实现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所有学科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学生参与率96%,教师参与率95.3%;如实验一小提供作业辅导+社团活动的课后服务开设了绘画、表演唱、英语自然拼读、编程、演讲等社团活动;晶山小学设计了足球、跆拳道、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合唱、管乐团、英语、书法、绘画、舞蹈、创客、科技小发明等社团课程,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四)精准作业管理,建立学科体系。依托年级组、学科组积极探索和创新有效方式,统筹管理,做好各学科每日作业量的平衡工作,合理控制书面作业总量。规范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设计多样化的作业,鼓励以家庭劳动、阅读欣赏、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类作业替代书面作业。做到作业管理“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建立学科作业体系,提高作业效率。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批阅以外,采取作品展评、展示交流、讨论分享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组织开展优课堂、促双减教学月作业展示活动,开展“精品作业设计作业管理先进经验评选加强作业设计巡回指导把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常态教研范畴,学生作业管理工作作为督导评估内容,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督导评估切实提升各校作业管理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政务新媒体

部门街镇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