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信息 >动态

“数据要素×”典型案例之十六|跨部门气象数据共享,助力地质 灾害分级预警体系建设

日期:2024-08-29

  精准及时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防护堤”,实践表明“预警早一秒,风险少一分”。地质灾害和气象风险往往相互交织,通过对气象与地质数据的深度融合应用,可以显著提升风险预警的实时性、精确度与实用性,进而有效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四川省修复防治院联合四川省气象台通过共搭平台,实现地质、气象等数据的协同效应,用数据的“油”点亮防灾减灾的“灯”。

一是推动气象数据实时汇聚共享。建立地质灾害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实时采集共享全省4000余处气象站点降水实况、逐小时天气预报、雷达卫星多源融合资料等气象数据及7000余处地灾专业监测雨量站点数据,并打通气象、自然资源、水利、应急等部门数据,为全省的气象预报、灾害预警以及相关决策支持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是实现灾害精准分析预测。四川省修复防治院通过搭建可自主适配本地化的气象预测模型,为全省21个市(州)、175个地灾易发县提供“6小时、3小时、1小时”短期预测信息,使区域内地质灾害气象预测更加精细化、具有针对性。2022年以来,在气象、地质等数据大量精确汇聚支撑下,短临预测信息有效性显著提升,精准性高达55.6%。

三是实现灾害及时预警预防。通过电视、网站、自媒体等渠道发布和短信点对点通知的方式,同步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及时发送到有关部门单位和人民群众,实现预警信息数据有效传达共享。2022年以来,有效支撑全省范围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共5839次,实现成功避险123起,避免2400余人可能的因灾伤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政务新媒体

部门街镇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