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渡镇:探索“党建+”模式 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但渡镇党委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红色引擎驱动项目建设、基层治理与营商环境协同发展,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服务下沉、实干增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党建+项目”,联动攻坚聚合力】
“我们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实现问题就地解决、进度实时掌控,让党旗始终在项目建设一线高高飘扬。”在宜涪高铁(长寿段)项目临时党支部调度会上,但渡镇党委书记陈霄的话语掷地有声。近年来,但渡镇聚焦黄草峡储气库、宜涪高铁(长寿段)等重大项目建设中时间紧、任务重、协调难的问题,探索实施“支部建在项目上”工作法,组建由镇党委书记任支部书记、镇长任副书记,分管领导及项目涉及村党组织书记为支部委员的临时党支部,实现一线作战、靠前指挥,统筹推进土地征迁、用地保障和群众调解工作。同步抽调党员骨干组建征地拆迁工作专班,严格执行“日报告、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确保问题现场解决、进度实时跟踪、服务全程保障。

在这一模式的强力驱动下,黄草峡储气库项目全面建成投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长寿段)项目顺利收官;宜涪高铁(长寿段)项目红线内142亩土地提前交付,137座坟墓全部签约搬迁,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党建+网格”,精细治理提质效】
“我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以前最愁每年的生存认证。现在好了,网格员小向用他的手机几分钟就帮我办好了,真是太省心了!”但渡村一位老人对网格员提供的上门代办服务赞不绝口。

但渡镇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将全镇科学划分为10个基础网格,通过网格员常态化走访巡查,建立“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各类风险隐患和民生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全面落实干部职工包社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安排63名干部定点联系66个村(居)民小组,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民情收集、帮办代办等便民服务。今年以来,各网格累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76件,现场快速处置树木倒伏、井盖破损等安全隐患30余起,组织开展森林防火、防溺水、反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入户宣传900余次,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持续巩固和提升。
【“党建+服务”,全心护航增活力】
“从最初的项目考察、选址,到如今顺利办理营业执照,每一个环节都有干部提供一对一指导与协助。这样周到贴心的服务,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本地营商环境的‘温度’,也增强了我在这里投资的信心与决心!”一位新落户企业的负责人由衷赞叹。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但渡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双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专班,选派懂经济、善沟通的党员干部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构建起“1+N+9”的高效联动招商体系。全面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每一个意向投资或已落地企业配备一名党员骨干作为服务专员,提供从项目考察、协议签约、落地建设到后期生产经营的“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精准帮助企业破解在审批、用地、用工、融资等方面的难题。今年以来,全镇新引进包括龙溪河门站天然气保障项目在内的8个产业项目,协议引资达1.3亿余元,预计新增就业岗位80余个,有效带动5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