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长寿湖镇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人民政府 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日期:2025-01-23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人民政府

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长寿湖镇人民政府特向上级部门上报2024年度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平台建设等。本报告信息数据统计期限为:202411日——20241231日。

一、总体情况

2024年,长寿湖镇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和区政府办公室工作重点,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提升政策解读质量,增强回应关切效果,做好政务信息管理工作,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提升基层各领域主动公开水平,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强化指导监督,狠抓任务落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保障了群众知情权,进一步提升了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加强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主动公开情况

聚焦财政预决算、重大民生信息、机关简介、政策文件、行政执法等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对全年工作任务进行翔实、细致的剖析分解,同时制定工作台账,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因地制宜强化方案落实,切实有效转变公开职能,提升落实能力和服务水平。主动公开政策文件、社会救助领域、养老服务领域、涉农补贴领域、安全生产领域、救灾领域、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涉贫涉乡村振兴领域等基层事务信息,截至2024年底,我镇主动在政府网上公开信息98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依公开申请情况。我镇2024年度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条,已严格按要求进行答复处理。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2024年,我镇严格按照《条例》要求,持续规范信息管理。更新完善了长寿湖镇政务公开主动公开、信息发布审核、政策解读、舆情回应等制度。建立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亲自核、科室负责人亲自管的全流程工作制度。明确了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公室具体负责信息政务公开工作的审核发布、协调监督等工作;制定了信息审核报送制度,将公开事项分解至机关各站所室,要求各联络员及时将预公开信息经由各站所室负责人审核后上报到镇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初审后统一报给分管负责人,审核通过方可公开,确保信息质量过关。进一步完善《长寿湖镇政府信息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确保上报信息的内容、质量、时效达到要求。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依托长寿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对外公开政务信息,更新《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24年版)》。新增“机关简介”板块,对机关“职能职责”“机构设置”“下属单位”“下辖村居”等内容进行全面更新补充,进一步完善了政务公开内容,提高了政务公开服务水平,推进了政务公开规范优质发展。
(五)监督保障情况

长寿湖镇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成立了以镇长赵雪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郑颖为副组长,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干事郭利、章小奇等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具体日常工作由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负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建立机制,保障质量。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制发件数

本年废止件数

现行有效件数

规章

0

0

0

行政规范性文件

0

0

2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110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10

行政强制

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行政事业性收费

0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

企业

科研

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1

0

0

0

0

0

1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1

0

0

0

0

0

1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0

0

0

0

0

0

0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

0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0

0

0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0

0

0

0

0

0

0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0

0

0

0

0

0

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0

0

0

0

0

0

0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

0

0

0

0

0

0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0

0

0

0

0

0

0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0

0

0

0

0

0

0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

0

0

0

0

0

0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0

0

0

0

0

0

0

2.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处理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3.其他

0

0

0

0

0

0

0

(七)总计

1

0

0

0

0

0

1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0

0

0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

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

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结果

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4年,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务公开内容质量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准确规范。二是政务信息更新有时不够及时,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三是政务公开队伍建设有待完善,干部职工在思想上重视不够,公开内容不够具体,重点不够突出。针对以上不足,我镇采取了以下措施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牵头抓总、指导监督和协调推进作用,着力构建政务公开“一盘棋、大格局”。继续执行发布信息三级审核制度,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版块的日常维护和信息的及时更新工作。

二是强化履职尽责,提升工作水平。继续完善申请受理、审查、处理、答复以及保存、备查等各环节流程,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事件发生率。加大图文、视频、问答等解读方式力度,确保“谁起草、谁解读”。

三是强化考核监督,落实工作任务。做好新一年日常督查工作,运用好考核结果,通过任务通报、会议调度、日常督导、季度推进、末尾提醒等形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切实全面提升我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四是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政务公开队伍。组织岗位职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保全面理解法规的核心内容和精神,熟练掌握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及操作流程。将日常培训与日常会议相结合,通过提升关键岗位职工的业务素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进而提高信息报送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

五是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让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深入人心,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在确保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公开政务信息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朋友圈等新媒体渠道进行信息传播,提高公众对政务信息公开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政府各项决策和工作进展,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认同。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手段,不仅扩大信息的覆盖范围,还能促进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高社会参与度,营造全民关注政务公开的浓厚氛围。

六是补充完善清单,拓展公开内容。为了不断提升政务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公开内容的范围建立更新法定公开事项清单。聚焦社会关注度高、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如政策、规划、财政预算、重大项目等,作为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通过有针对性地发布这些信息,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透明度的期望,还能够增强政府工作的社会认同感。同时,我们将密切关注公众需求和社会热点,持续扩大信息公开的种类和范围,推动信息公开的多样化进程。通过不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单位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折不扣完成政务公开各项工作。本机关本年度未收取信息处理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