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2日)

日期: 2024-01-30
字体: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4112日在重庆市长寿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区长戴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起步之年,也是全力推进“两地一城”建设的奋进之年、成势之年,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化党建统领,坚决落实市委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抓手总牵引,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经济社会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四个导向”实现发展新成效。突出稳进增效”,实施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6.7亿元、增长7.1%,增速比全市高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其中税收增长5.8%突出除险清患”,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保交楼任务全部销号,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和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6.3%突出改革求变”,以数字化变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谋划实施“三个一批”1重大改革项目111项,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走在全市前列,政治生态评价案例纳入全市基层改革典型案例评比,“政务承诺+信用履约”机制获评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获新华社刊载推介。突出惠民有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2%21件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三个载体”构建发展新体系。聚力实施党建统领全域党建整体提升引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动计划,成立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2指挥部,“八张报表”3“八张问题清单”4综合排名处于全市第一梯队,连续3个季度在全市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交流经验。聚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获批全市首批市区(县)协同招商示范基地,签约项目115个、合同引资708.7亿元,有序推进190个年度重点项目,实际开工率、完工率分别达90%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6亿元、增长1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近1.4倍。聚力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引育市场主体倍增行动计划,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推进“2344”行动方案5,新增市场主体12832户、新发展率16.9%,市场主体总数达8.2万户,105家企业升规达限,经济证券化工作获市政府通报激励。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10个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纵深推进

着力打造便利交通圈。合广长高速纳入川渝高速路网规划,两江新区至长寿快速通道8个作业面同时施工,建成毗邻干线公路9.2公里,乐温大桥实现通车。渝宜高铁长寿至涪陵段完成项目初设,广涪柳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成功首发,成渝高铁等4条线路启用公交化票制。携手合川、广安共建长寿港。

着力打造协同产业圈。承办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党政联席会。中航油西南战略储运基地等12个项目纳入年度川渝合作共建项目库,数量全市第一。巴斯夫等16家企业携手彭州石化等25家川企,建立产品原料互供互动机制,长寿经开区获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示范园。举办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共同推出9条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联合邻水县打造大洪湖有机鱼品牌,年销售额超亿元。

着力打造宜居生活圈。成立“行知行”教育共同体、心育共同体15所学校加入双城古道教育协同联盟。建成首个“川渝两地妇女儿童维权站”。全面承接落实“川渝通办”改革要求,线下办理“川渝通办”事项6400余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走进长寿”,面对面开展助企惠民服务活动。建立合广长环评会商、突发环境应急联动等机制,龙溪河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等10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二是深入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两地一城”建设奋进成势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签约PVA光学膜、偏光片及研发中心等新材料项目22个,壹石通陶瓷粉体材料等76个项目开工,望变高端磁性新材料等82个项目有序推进,恩捷高性能锂电池隔膜等市级重点项目全部投产、新增产能450亿元。长寿经开区国际合作产业园开工,低碳循环片区、光伏新材料片区启动开发,实现双气源供气,在全市率先建成投用能源数据中心,获批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蝉联全市第一。

加快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1亿元,分别增长20.4%18.1%。完成全域旅游规划编制,携手红树林文旅打造大洪湖零碳康养旅游度假地,长寿湖文化产业园等项目有序推进,长寿山文化公园部分完工开放,国家方志馆长江分馆成功落地。长寿湖旅游度假区获评十佳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长寿湖景区入选全国精品线路。举办“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等20余场大型文旅活动。联合类乌齐县开展渝藏文化系列交流。获评市级体育旅游试点城区。以“全民运动·健康长寿”项目为引领,承办国际棋联女子世界锦标赛对抗赛等重要赛事31场,举办区第三届运动会,长寿籍运动员实现亚运会金牌零突破。

加快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完成中国长寿城全域空间战略规划及重点项目库设计、长寿文化价值系统研究及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建成北斗+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实现重点区域5G全覆盖。与温州市结成数字经济友好城市,携手共建数字产业园区。联合吉利铭泰集团推进国际方程式赛车项目。引进火石数智等18家数字健康企业,打造癌症防治中心和西部康复医疗高地。启动国际儿童友好城市创建。联合清华大学构建积极心理学社会服务体系。小石门长江水源工程有序推进。

三是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外开放与合作走深走实

提高内畅外联水平。制定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实施方案,谋划物流通道枢纽及产业项目27个。加快沿江货运铁路、重庆东向物流大通道等前期工作,开建兴港大道,协同推进长江干线朝天门至涪陵段航道整治。开行中欧班列(成渝)长寿多式联运集结中心班列,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高效联动。长寿经开区获批重庆市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暨“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示范基地。

提升通道运输能效。加快构建江海联运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节点,深化与宁波舟山港、长航集团市场运营合作,长寿港纳入全市8个重点港区之一,完成重钢泊位功能改造提升、化工码头改扩建工程。“疆煤入长”铁水联运实现首发,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货货运值达4.5亿元。新培育3A级以上物流企业2家,港口货物吞吐量、铁路货运量分别增长9.6%16.3%与菜鸟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电商交易额180亿元、增长9%

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承办中国重庆市—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州经贸合作交流会,与扎拉夫尚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仙鹤系列绣品”入选外事礼品名录,长寿柚亮相全球外交官中国文化之夜。携手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共建重庆义乌数智产业园,探索打造重庆外贸全球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外贸进出口101亿元、离岸服务外包1.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096万美元。

四是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优化产业布局。积极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6,着力育龙头、调结构、优效益,夯实“1+3+2”产业发展格局,规上工业总产值1577.9亿元、增长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实施“十百千万”领航行动7,做强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核心产业链,先进结构材料获评首批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百亿级种子企业增至16家。实施重钢“一基五元”等重点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盘活存量用地1700余亩,工业用地地均产值、规上工业企业税收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制造业规上企业亩均增加值140.9万元、增长7.6%

加快智改数转。建成合成材料制造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120家规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数字化研发设计普及率达100%。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6个,建成智能工厂1家、数字化车间11个、5G全连接工厂1家,小康动力荣获重庆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评比考核第一名,博腾制药获评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长寿经开区智慧园区管理平台纳入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项目库。

强化创新支撑。谋定科技创新“1416”总体布局8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新认定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工信化重点实验室1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4家、科技型企业28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2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9.4亿元。实施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攻关机制,凯林制药、重庆钢铁分别荣获全市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入选全市首批先进材料产教联合体,举办2023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新材料产业国际人才合作专场活动。深入实施“十万英才聚长寿”育才计划,引进院士1人、市区级人才计划专家204名。

五是全力提振有效需求,市场主体活力加速释放

促进消费恢复提升。开展“爱尚重庆·购在长寿”系列活动,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社零总额338.7亿元、增长9.2%。完成金科美邻汇等商圈智能化改造,打造时代中心“光合梦工厂”等网红潮玩夜市。全年过夜游客122万人次、增长22.2%,长寿古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组织房交会、汽车展销会等系列展销,汽车、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增长24%22.8%。智慧物流中心正式营业,钢材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举办川渝农产品批发市场联盟产销对接大会等特色活动。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签约10亿元及以上项目18个,市外项目资金到位额同比增长19.8%,招商投资赛马榜上榜次数位居全市第4。落实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加强前期、开工、在建、完工“四张清单”管理,231名服务专员靠前服务,42个年度市级重大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领新新能源0.5GWh电池生产线等18个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发行新增政府专项债券24亿元。争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获得国家部委、市级部门支持,在库项目投资余量增长8.8%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27条举措,获批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长寿高新区荣获十佳优质营商服务园区。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助企纾困,新增减税降费5.7亿元、留抵退税5.8亿元,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150亿元,45家企业获批应急转贷资金5亿元。构建“1+6+N”全周期企业服务工作体系9,税收超千万元“四上”企业10增至91家、同比净增13家,江苏双象等19家企业追加投资81亿元,民间投资逆势增长17.6%。福安药业等8家企业入选重庆市民营企业百强,奕翔化工等3家企业获评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实施领军企业人才培育“鲲鹏计划”,3人获评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家。

六是积极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系统构建发展骨架。确立打造中国西部数谷“11538”总体格局11,构建推进数字重庆建设“1+4”体系构架12。落地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推进六大应用系统13建设,全覆盖梳理核心业务。建设数据交易中心,启动数据资产交易。引进基石数商、能力数商、生态数商58家,重庆长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建成投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举办数字大讲堂12期,全民数字素养显著提升。

着力提升治理效能。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成投用,“141”基层智治体系14覆盖全部镇街,在全市率先实现“区—镇(街)”两级中心事件流转贯通,村社赛马智治平台上线运行,菩提街道基层治理中心建设运行入选全市先进典型。精准划分网格1111个,“网格卡”和社区专职网格员人选库做法全市推广。专班推进“一表通”试点,开展“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集中采集。

集成推进重点改革。开展国家级试点项目21个、市级试点项目56个。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运行集成服务75项,办理事项近7000件。搭建长寿产融服务平台,上线金融产品49个。长寿经开区“龙头企业+孵化”双创特色载体荣获“2022十大重庆经济改革创新案例”。长寿发展集团、长寿开投集团获AA+主体信用评级。建立国库收支余动态管理机制,盘活存量资金1.4亿元。科学谋划“平急两用”基础设施15布局。

七是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桃花大道景观带等27个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口袋公园2个、城市绿地66万平方米,补栽植物10万平方米。制定凤城、渡舟、晏家、江南、八颗城市更新方案,启动17个老旧片区改造,推进桃东片区棚户区改造。新建城市道路5.3公里,新增小微停车场停车位3500个,整治道路及人行道19.4万平方米。整治城区农贸市场4个,全面推行城市垃圾分类,建成城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30个。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坚决守住“三条底线”16,脱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5.3%,建设高标准农田8.5万亩,整治耕地“非粮化”2.5万亩。与中科院合作打造数字农田伏羲系统,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共建数字乡村生态实验室。成功举办长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研讨会暨自然长寿品牌推介活动,签约北农大蛋种鸡产业基地等项目,推动“一主两辅”全产业链发展。新建“四好农村路50公里,改造农村户厕1000户,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36个,完成农村小水厂水质提升改造。启动石堰等4个场镇品质提升规划编制,万顺镇获评重庆市卫生乡镇,获评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个。组建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司,云台镇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地模式全市推广。葛兰镇盐井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邻封村纳入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和全市“清廉村居”建设试点单位。

八是全力推进美丽重庆建设,幸福城市美丽乡村更可感知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长江长寿段保持Ⅱ类水质,龙溪河、御临河水质稳定达标,城乡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桃花溪作为全市唯一河流入选全国15条幸福河湖创建试点。启动“无废化工园区”试点,固危废处置能力全市领先。全面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英斯凯化工搬迁完成厂房建设,小康动力重铸车间关停并启动入园流程,环境投诉下降68.2%

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修复。全面启动“三城联创”,优化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70.8平方公里,“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国家试点经验获新华社报道,打击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受到国家部委联合表扬。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约2.2万亩、碳汇林2600亩,森林覆盖率保持50%47个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有序推进,修复“四山”矿山生态525亩,水土保持率超过75%。长寿湖、龙河等5个镇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完成西藏绿电入渝首单交易,实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8项,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5个,长寿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望变项目、国际复合分布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投用全市首座一站式重卡换电站、川维化工西南地区最大供氢中心。长寿经开区入选全市近零碳园区试点、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36家企业进入碳交易市场,履约数量、金额和碳减排量均排名全市前列。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贷款余额增速达38.5%

九是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突出抓好就业增收。开展招聘活动109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6万个,发放稳岗返还等各类补贴约2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新建国家级和市级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1个,组织创业活动62场次。开展特殊工时改革试点。劳动争议纠纷一站式处置平台获评全国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保持在97%98%以上。新增四叶级养老机构2家,兴隆、鹿坪两所区域性老年养护院主体完工,乐温医养中心建成投用,双龙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推广“救助通”应用,发放各类救助金2亿元,完成1050户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分类安置照护3946名分散特困人员。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约3.5亿元,配租公租房1万余套,完成滨江区域危旧房产权置换600户。建成投用“劳动者港湾”示范点4个。

优化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基础教育品质提升计划,3所幼儿园建成投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1%,建设幸福学校试点校21所。长寿中学与成都七中合作办学。联合西南大学建设心理健康“快乐驿站”53个。校外培训监管、老校长下乡经验做法获教育部推广。加快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心等项目,菩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用,区精神卫生中心成为全市首家标准化三级精神卫生中心,率先实现与全市医学影像数据互通共享、结果互认,全国健康区创建通过市级技术评估。优化三级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开放效能,建成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镇街2个,杨克明故居等红廉文化研学基地获评重庆市廉洁文化示范基地。编制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方案,开行首条城乡公交线路。获评市级双拥模范城,1人获评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完成年度征兵工作,大学毕业生征集比例达74%

十是全力推动平安长寿建设,高质量发展根基夯实筑牢

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和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出台6项国资国企管理制度,完成国有“三资”17盘活41.1亿元。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伪私募”等违法行为,查处涉嫌非法集资企业5家,清退资金600余万元。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注销恶意骗保医院1家。

坚守安全防范底线。创新出台“两个职责清单”18,危化企业隐患深度治理“七步法”19获全国推广。成功应对7轮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获国家气象局肯定。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整治隐患经营性自建房629栋。出台森林防灭火10条措施,林火视频智能监控系统建成投用,全年森林火灾零发生。19个镇街全部配备应急保障车、设置消防工作站。代表全市接受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常态化开展全民反诈、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群众安全感指数98.6%。完成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任务,中央联席办交办“治重化积”案件全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3%。长寿湖人民法庭获评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获最高人民法院批示肯定。深化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相关案件办理成效在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正面推广。区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委会驻法院调解室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一年来,我们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快建设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政府系统党的领导力组织力不断提升。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审计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69件、政协提案371件,办结办复率100%、综合满意率99%,成功创建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3110万元。此外,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工作取得新进展,审计、档案、保密、邮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港澳台、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过去一年,我们在多重挑战中逆势而上,在巨大困难中承压前行,在复杂矛盾中主动变革,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长寿经开区强力支撑的结果,更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勇前进的结果。在此,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表示衷心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长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较多,制约当前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我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任重道远,有效内需提振偏慢,数字化变革和高水平开放还需加力;居民收入增长不及预期,社会民生事业还有不少短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仍需提升;少数干部作风能力还不能适应“两地一城”建设需要。但总体上看,我们正处于重大战略部署落地生效、市场活力持续恢复、政策效应加速释放带来的重要机遇窗口期,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集聚增多。

各位代表山水万程,心之所信不改;奋斗不息,行之所往必至。我们要增强信心和底气,深刻把握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全力以赴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努力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经济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绝不辜负人民重托!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也是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和“两地一城”建设整体成势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聚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两地一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聚精会神脚踏实地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长寿华章。

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4%以上,社零总额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以上。重点做好11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找定位、作贡献,强化辐射带动、深度联动,更好参与区域全方位合作。

加快推动同城先行发展。坚持同城通勤带动,完成两江新区至长寿快速通道阶段性工程建设,力争渝宜高铁动工开建,推动市域快线C7线纳入国家轨道规划,开行渝长同城巴士。主动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共创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联动两江新区、涪陵区发展先进材料、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等产业集群,共建两江长涪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联合周边区县共建强链延链补链重点项目,争取全市重大装备、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在长布局。融入主城都市区冷链物流核心区主城新区布局,开工三科农商城一级冷链物流节点主体,打造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分拨中心。

协同推进川渝毗邻合作。积极推进中润新材料产业园等6个年度川渝合作共建项目,推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走深走实。织密内联外畅交通圈,加快广涪柳铁路、合广长高速、城宣大邻高速前期工作,新(改)建毗邻公路30公里。积极参与成渝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创新分工,高标准建设川渝JM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渝新材料生态港。深度融入成渝高效特色农业带、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建明月山—大洪湖生态康养旅游带、成渝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联合推出更多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川渝通办”稳定运行,深化便民服务合作。健全区域跨界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共同开展大洪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

更好发挥承区带群作用。落实全市“小县大城”“强镇带村”试点,围绕特色农业、绿色制造等领域,共建绿色产业带和宜居城镇群,打造长垫梁绿色经济走廊。提速合川—北碚—长寿高速、重庆东向物流大通道、渝宜高速长寿至梁平段等重要通道前期工作。力争开工狮子滩抽水蓄能项目,加快推进四三五油库等项目建设,建成投用黄草峡储气库,打造区域能源物资储运高地。共同推进明月山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加强区域森林火灾防控、野生动物保护联动,共建明月山—长寿湖生态廊道。深化长寿—垫江对口协同发展,加快澄海新区建设,推动年度重点合作事项落地见效。

(二)深度参与全市“33618”先进制造集群产业分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新质生产力,锻造竞争新优势。

推动产业聚优集新。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加快实施江苏双象PMMA/MS100个重大产业项目,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积极承接全市天然气化工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布局,推动川维化工BDO一体化、渝化天然气化工新材料一体化等百亿级项目落地,争创先进材料类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国际复合玻纤复合新材料、华陆新材气凝胶技改等项目建设,延伸拓展玻纤、硅基纳米气凝胶等产业链条。发展新能源装备应用材料、电动汽车及储能电池材料等产业,推进新宙邦锂电化学品等项目,构建锂电制造全产业链。加快重钢千万吨产能绿色智造等项目建设,加速传统优势产业基础再造和链条提升。提质扩面智改数转,创建智能化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10家。围绕产业全生命周期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加速“两业”融合发展。

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速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建设全市科技创新重要战略支点,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优化科技企业引育体系,深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家、科技型企业150家以上。支持康乐制药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投用康普化学中国(重庆)新能源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中节能在长建设中试研发基地。鼓励川维化工等链主企业发挥领军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集成攻关。加快建设长寿经开区国际合作产业园创新创业基地,培育一批校企创新联合体、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助推碳化硅陶瓷膜技术等创新成果在长转化。实施人才强区首位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引领工程,引进院士1名、高层次人才210名,建设中国·长寿国际化特色化新材料产业人才专区。举办第二届新材料产业发展交流活动、新能源金属湿法冶金技术国际研讨会。

培育优化产业生态。开展“一链一网一平台”20试点,有序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纳入可视化管理,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构建新材料产业数据库,参与长江中上游产业备份基地建设,做好重要原料和关键渠道备份,引导骨干企业提高原料本地配套率,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设立长寿经开区股权投资基金,培育壮大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数字金融。扩大产业用地供给,国土空间规划中工业用地按不低于城市建设用地30%比例配置。加强电力、天然气高峰时期保供稳价。启动长寿经开区智能装备、临港经济片区开发,实施新能源材料区低碳循环管廊等24个园区建设项目。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力争百亿级种子企业增至20家。

(三)稳步推进农文旅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坚持一体两面、统筹推进,深度发掘利用长寿山水人文,促进运动、康养、旅游、现代农业多业态融合、多方位延伸,建设长寿特色巴渝和美乡村。

做优做强特色文旅产业。开展文旅项目建设突破行动,加快长寿湖文化产业园建设,启动大洪湖零碳康养旅游度假地前期工作,实施菩提山—菩提古镇整体提升项目,推动长寿慢城业态提升、品牌塑造,打造地标文旅IP。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积极承办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做大赛会经济,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保护利用长风“三线”建设展览馆、狮子滩梯级水电站等国家工业遗产,推动工业艺术、红色革命教育价值转化。启动“长寿人家”民宿综合体、明月山民宿集聚区建设,打造品牌民宿5家以上。依托“两湖一山”资源,发展近郊避暑、亲子露营、休闲垂钓、水上娱乐等新业态,创新宣传推介,以数据流量扩大游客流量,游客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

全域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编制《长寿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打造重庆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万亩,实施“稳粮扩油”工程和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集成配套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启动自主品牌种鸡培育,建设百万只数字蛋鸡示范基地。发展“两湖”大水面生态渔业,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休闲渔业垂钓大赛。大力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打造高品质粮油、休闲食品、火锅食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中国米粉交易中心、菜鸟产地上行枢纽仓。加快“自然长寿”品牌实质运营,推动特色农产品常态化进入北京、成都等市场,新认证“三品一标”10个以上。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市级创新试点,组建区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盟。探索农业“标准地”建设和运营机制,全面完成第三次土壤普查。开展强村富民改革,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合伙人计划,推动9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以上。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乡村规划、风貌设计、环境整治,不断优化“三生”空间布局。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成“四好农村路45公里,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00户,村级文体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加速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新市片区饮水安全和环境综合提升工程等项目,完成4座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加固。聚焦“五沿”区域21、村民聚居点等重点区域,集中连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葛兰片区等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加强面源污染治理,深化农村黑臭水体“清零”行动。积极争创巴渝和美乡村示范镇村,推进龙溪河流域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打造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平安乡村。

(四)持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发展吸引力,加快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培育壮大数字、健康产业,外提品质、内增底蕴,着力打造巴蜀风貌、长寿底韵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科学谋划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项目库和企业库,发布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长寿指数),引进基石数商、能力数商、生态数商100家以上。成立数字产业引导基金,组建数字产业备选招商数据库,培育发展云计算、工业APP等数据应用类下游产业,力争新增亿元以上产值企业5家、千万元以上产值企业1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加快建设上汽集团5G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汽车示范运营项目、交信物联数字交通调度指挥中心等重点项目,推动“东数西算”成渝枢纽节点城市数据中心科学运行。积极融入全市“芯屏端核网”全产业链,打造全市集成电路材料生产及储备基地。

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加快数字健康服务与数字健康器械产业布局,开工火石数智医疗健康大数据训练服务平台、易造科技运动健康器材等19个项目,加快中药MAH持有及研发平台等项目建设,争取攀华集团、康思宁医疗等项目落地。以重粮集团等为牵引,打造重庆健康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特色园区。优化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推进国家级肿瘤防治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和健康宣教中心建设,完成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评审。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申报重庆市中医特色专科、中医急诊急救建设项目,提档升级基层中医馆,创建市级精品中医馆3个。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国家方志馆长江分馆等城市品质提升重点项目,实施“增绿添园”“增光添彩”行动,新建城市绿道6公里、口袋公园2个,新增绿地16万平方米,打造城市景观廊道体系。推动房地产投资逐步回暖,择优引进高品质房地产项目,持续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积极争创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实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加快推进国家级水电博物馆、长寿山文化公园建设,加强老建筑、老巷子、老街区保护和活化利用。启动渡舟老街片区、凤城老城片区、菩提桃花片区城市更新,推进长寿湖镇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分步实施长垫公路沿线场镇品质提升工程。开展农贸市场及周边市容市貌整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及餐厨(余)垃圾处置一体化项目建设,启动垃圾分类先锋创建,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90个。加快建设幸福长寿科学馆、幸福学校、幸福社区,打造幸福长寿示范区城市品牌。

(五)聚焦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千方百计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依靠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为经济持续回稳向上提供有力支撑。

刺激消费持续复苏。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汽车、家电、餐饮、家居消费。完善商圈业态功能,引进必胜客等名品名店,打造示范性和特色消费场景。以文化、文创、文艺为内核做大夜间经济,联动长寿古镇、金科美邻汇、长寿博物馆举办夜游、夜展活动,扩面提质夜间经济点位。加快建设重庆义乌数智产业园,支持本土电商发展,打造网货生产、产地直播基地,建设出口商品海外仓、海外运营中心。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推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丰富农村消费产品和服务。引导区域汽贸企业入驻东部汽贸城,推动快递企业投产运营、钢贸企业扩大经营,大宗交易额增长8%以上。

促进有效投资放量。健全“1+3+N+19”招商工作体系22,严格产出、就业、税收等招商标准,加强清单招商、协同招商、以商招商,提高招商项目落地率,合同引资700亿元以上,引进百亿级特大项目1个。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促进社会投资合理增长。加强“四张清单”管理,全速推进228个年度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并联审批、信用承诺+容缺受理,用好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池,先期做好土地预审、环评安评等工作,计划投资完成率保持90%以上。制定技改税收增量奖补政策,技改投资不低于工业投资总额30%。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加强项目策划储备,争取中央转移支付、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特别国债等各类专项资金25亿元以上。

培育服务市场主体。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优质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完善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负担重成本高等发展难题。深入推进“5+3”专项行动23,充分挖掘“四上”企业增量,动态更新升规上限纳统企业培育库,分级分类制定培育计划,新增升规达限企业75家。实施“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检察护航专项行动,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企业人才培育。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力争2家企业首发上市、3家企业新三板挂牌。

(六)持续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充分释放“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坚持畅通道、建枢纽、优服务、促发展,全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节点,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持续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优化“前港、中仓、后园”空间布局,完善《长寿港区码头规划功能调整方案》,加快推进新恒阳团山堡码头、川维物流铁公水管廊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基础设施等临港项目建设,推动盘子石码头片区动工开建。统筹利用港区岸线资源,科学整合码头泊位。启动渝巴物流综合化工新材料分拨中心建设,力争保税物流中心(B型)落地,做好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陆海新通道班列、中欧班列(成渝)长寿多式联运集结中心班列运营组织,争取设立“一带一路”医药出海先行示范区。加快建设数字运输物联网、换电重卡数字网、数字物流服务网、大宗物流数字网。积极融入“智慧长江”航运多跨场景应用。

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科学编制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方案,开建川维物流新区,争取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至长寿港区,争创国家首批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深化与重庆物流集团合作,加快培育物流规上企业、国家A级物流企业,推动长航集团、重庆轮船集团在长注册水运企业,提高本土水运企业承运区内货源市场份额。完成长明码头、长航钢城、川江船业“三企合一”,深化与宁波舟山港战略合作,打造长航西南航运物流枢纽。加强与三峰靖江港合作,推动共建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探索组建区域港口联盟,引导物流枢纽资源整合、业务协同、联网运行,促进企业专用铁路扩面增效。落实全市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方案。

大力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施“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开拓东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优化外贸结构,稳定货物贸易规模,做大跨境电商、服务外包,探索数字贸易,实现外贸进出口增长3%以上。落实国务院24条稳外资措施,加强“三送一访”,积极跟进梅塞尔电子特气、索尔维新能源材料等重点外资项目,挖潜存量外资项目,实际使用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完善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功能,承接市级权限下放、加快自主改革创新,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七)深度融入数字重庆建设,加快打造中国西部数谷。遵循数字重庆建设“1361”整体框架,锚定打造中国西部数谷“11538”总体格局,聚“数”成势、以“数”赋能,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高品质生活新图景、高效能治理新范式。

构建数字生态系统。完成打造中国西部数谷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推动重庆长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市场化运营,组建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和行业委员会,力争转型赋能企业10家以上。建立数据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做好数据归集,推进数据资产入表,做优数据交易,做大数据资产。科学梳理归集共享全区政务数据资源。健全两级治理中心贯通运行机制,融跨六大应用系统,贯通基层治理体系,带动实现镇(街)、区和市三级贯通,打造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聚焦重要、高频、急迫、多跨事项,深化“三张清单”编制和核心业务梳理,以“一件事”应用为支撑,构建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争取更多“一件事”通过市级论证审查或赋权长寿试点。

加速释放改革活力。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和市级重大改革试点,全力争创全市最佳实践案例。加快建设全市“平急两用”示范区。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控。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消除各类招标投标不合理限制和壁垒。探索实施“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推广“集群注册”模式,有效降低创业成本。

完善智慧治理体系。全面承接市级下沉数据,深化“一网通办”,建成“渝快办”长寿服务专区,打造“长寿畅快办”政务服务品牌。完成新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推进“一窗综办”改革,实现“一站式”“集成式”服务,除负面清单以外的政务服务事项100%可在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增强基层智治体系实战能力,完善镇街、村社、网格职责清单,推动线上智治平台与线下“141”体系深度融合,构建一体贯通、高效协同的履职能力体系。出台“四板块”岗位设置指导目录,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探索网格驿站、网格治理积分等制度,打造长寿特色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品牌。持续优化村社智治平台。

(八)奋力实现“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坚决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园区开发区改革、政企分离改革攻坚,有效盘活国有资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按照“止损、瘦身、提质、增效”思路,重塑国企功能、优势、体制机制,打造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新国企。全覆盖排查区属国企“出血点”,严格执行企业重大经营风险报告制度。分类抓好国企“止损治亏”,坚决重组、关停、清理退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对有市场潜力的企业尽快扭亏,年内70%区属亏损国企实现减亏、10%以上区属亏损企业实现扭亏为盈。推动国企“瘦身健体”,区管国企管理层级严格控制在3级以内,严控“户头、人头”,推进国企资产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深化国企子企业专业化、同质化整合,建立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预警长效机制,推进经营性资源资产注入区管国企,健全区管国企领导人员选配管理体制,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推动长寿发展集团、长寿开投集团、长寿乡建集团进一步聚焦主业、深耕一域,形成与“两地一城”建设相匹配的现代化国企集团。坚持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出资人监管职责转变,创新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监督体系,严禁超越财务承受能力举债投资。

打赢园区开发区改革攻坚战。全面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完成长寿经开区、长寿高新区机构整合,系统重构管理体系,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交由属地镇街承担,制定开发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争取市级权限下放,制定财政扶持定期结算清零机制,推进财权事项与支出责任相匹配。高效推进市场化运营,推进开发区运营公司资产重组、业务重塑,加大债务优结构、降成本力度,提升投融资能力。推动长寿发展集团争创3A级信用评级。实行“亩均论英雄”,分行业分区域开展亩均效益差异化评价,加快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完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与亩均效益挂钩机制,有序推进低效企业改造提升、转型升级、淘汰退出,开发区制造业规上企业亩均税收增长4%以上。加快推进工业社区建设,扩面实施首席代表制,提质全程帮办导办服务。

打赢政企分离改革攻坚战。巩固深化政企分离成效,系统摸排处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脱钩”不彻底问题,“一企一策”建立台账、制定方案,坚决防止反弹。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推进企业承担的属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责回归到位,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规范管理,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推动企业做强市场化主营业务,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健全集中统一监管制度,建立联合会商机制、监督检查机制、整改机制,强化企业财务运行、规划投资、经营业绩考核等事项统一监管。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划转人员思想工作,有效处置改革风险。

全力推动国有资产盘活取得重大成果。推进国有资产盘活改革,让国有资产用起来、活起来,形成规范运营、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常态化国有资产清查管理制度,推进清产核资、确权颁证等工作。坚持能用则用、该售则售、能租则租、能融则融,分类制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储备土地盘活方案,通过调剂使用盘活一批、完善经营盘活一批、转让变现盘活一批,力争盘活存量国有资产150亿元。强化考核监管,做好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决策审批等工作,严防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国有资产流失。用好“央渝同行”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央地合作盘活国有资产创新试点,争取中央政策支持。

(九)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深入推进美丽重庆建设,加快打造“百湖之区、生命之城”。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生产生活绿色化低碳化,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新模式,加快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强“三线一单”协同减污降碳国家试点成果运用,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全国首批试点。实施绿色低碳企业育苗工程,引进培育绿色制造实验室,发展碳捕集利用等先进低碳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创新全国试点,加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低碳改造,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厂3家,推动长寿经开区创建国内领先近零碳示范园区。持续壮大循环经济,加快推进二氧化碳干重整、金属循环产业园等项目,提升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强工业副产氢利用技术研发,培育氢气制备与储运等技术产品。落实全面节约战略,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大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开展涉气产业集群综合整治,深化施工工地扬尘智慧监管,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制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以上。压实河长制,建设桃花溪国家幸福河湖,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百千行动”,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实施重点河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强化龙溪河、御临河跨界流域横向补偿机制,“一江三河”24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积极创建重庆市节水型城市。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实施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分级分类管控,推进化工用地修复试点,争创全市首个无废化工园区,打造无废标杆工厂5家,严防耕地、园区新增污染。实施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25全国试点,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问题整改。

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推动总体规划通过国家预审,开展城市绿地遥感调查、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等工作,完成第一批永久保护绿地及现状绿线划定。落实林长责任,实施长江长寿段生态环境综合提升工程,防范库区生态灾害,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1万亩。试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化滨江长寿谷生态修复与整治,加强龙溪河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推进明月山片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绿盾行动,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制,排查整治各类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违规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

(十)切实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驰而不息追求更高水平“民生七优”26,努力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完善就业社保体系。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人群就业稳定,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积极应对隐性失业。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实施“渝你同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程,严格落实“一金三制”27,强化欠薪源头治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深化社保基金管理提升行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稳妥推进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做好工伤预防、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构建“15+5”人社便民服务圈28。健全低保、特困等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物质+服务”社会救助。加强公租房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完善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

提高教育医疗质量。坚持“五育”并举,争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加快明德小学、长寿中学桃花溪校区扩建前期工作,新(改)建学校3所、增加学位3300个,加强区域教学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名校办学,规划建设重庆城乡发展职业学院、消防职业学院。深化“双减”工作,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优化教师教学激励、职称评聘考核办法,严格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打造“满天星”心理教育品牌,护航师生心理健康。加快推进区精神卫生中心扩建等项目,推动区人民医院通过三甲复评审,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建设葛兰、洪湖、长寿湖区域医疗次中心。深化“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强化全民心理健康服务,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

构建全龄友好社会。落实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优化关心下一代服务质量体系,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实施“渝好空间”项目,启动长寿区综合托育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打造儿童友好先导实践区。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推进市级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塑造城市“青和力”。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普惠养老服务城企联动,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效,提升农村薄弱养老机构能力,建成投用兴隆、鹿坪区域性老年养护院,新增养老床位300张。有序推进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残障人士无障碍设施改造。

(十一)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面提升安全发展水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探索符合长寿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路径,健全风险隐患闭环管控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加强风险排查和宣传引导,健全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机制,防范化解债务、非法集资、房地产、产业链供应链等金融风险。坚持遏增量、去存量,防范化解国有企业债券兑付风险。加强央地金融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镇街联动,加强资源资产处置变现,加快高风险企业资产处置、债务重组和司法重整。强化专项债券项目“借、用、管、还”全周期管理。加强全民反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维护公共领域安全。全面推行“两单两卡”29制度,扎实开展危化工贸、建设施工、燃气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防范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实施路桥隧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建设道路生命护栏42公里,开展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强化气象监测预警,加强洪涝、地灾隐患监测,推进危岩地灾治理项目。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和应急救援技术指挥官队伍,提升响应处置能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建设渝东片区军民融合实训基地,强化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安全。持续完善社会立体化防控体系,纵深推进严打暴恐、扫黑除恶等专项斗争,全面开展“一标三实+N30基础信息采集,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无毒城市创建。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信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完善民事、行政、执行“三室融合”体系31,加快信访领域“治重化积”,加强矛盾纠纷动态排查、源头防控,实现“两在三不”32“三降两升”33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梦想,实干赢得未来。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发有为推动以上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必将打开长寿发展新天地、取得长寿未来新辉煌!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始终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走好赶考路,干出新气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奋力交出人民满意答卷。

一是坚持政治立身。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始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健全政治忠诚淬炼机制,确保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贯到底,真正在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落实上坚定坚决。胸怀“国之大者”,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工作部署,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

二是秉承依法行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做到尊崇宪法、遵守法律、规范行政,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争创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方监督,强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三是强化担当作为。始终保持“崇尚实干、极端负责”工作状态,加强生成性学习、保持创造性张力,加快思想观念之变、作风状态之变、能力素质之变。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讲求工作推进的方式方法,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将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结合起来,以推动改革发展的成效说话,以干事创业的实绩交卷。习惯过“紧日子”,坚决把资源和财力更加高效地用于推动发展、为民服务。

四是严守廉洁底线。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清廉重庆建设,扎实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深化“全周期管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永葆为民务实清廉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聚精会神、脚踏实地,为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长寿华章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1.三个一批”:即加快实施一批、准备启动一批、谋划储备一批。

2.三项重点任务即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五项机制。

3.八张报表”:即党建、经济、平安、改革、创新、生态、民生、文化八张报表。

4.八张问题清单”:即巡视巡察、督查、审计、环保、网络舆情、安全生产、信访、社会平安稳定八张问题清单。

5.2344行动方案:“2”即“两大目标”,总量规模稳步提升、质量效益显著提高;“3”即“三大行动”,“倍增”行动、“壮骨”行动、“纾困”行动;第一个“4”即“四大措施”,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拓展市场、要素供给;第二个“4”即“四大保障”,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宣传引导、评估考核。

6.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第一个“3”即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第二个“3”即升级打造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6”即创新打造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18”即聚焦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壮大18个“新星”产业集群,包括卫星互联网、生物制造、生命科学、元宇宙、前沿新材料、未来能源6个未来产业集群,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AI及机器人、服务器、智能家居、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智能制造装备、动力装备、农机装备、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现代中药、医疗器械12个高成长性产业集群。

7.十百千万领航行动:即到2027年,培育10家百亿级企业、100家十亿级企业、3个(金属材料、天然气化工、新能源材料)千亿级产业,联动两江新区、涪陵区打造万亿级新材料产业核心示范带,推动长寿工业稳进增效高质量发展。

8.科技创新1416总体布局:第一个“1”即锚定一个总目标,建设成为全市科技创新重要战略支点;“4”即打造四大科技创新主阵地;第二个“1”即创建十个国家级创新平台;“6”即实施六项重点工程。

9.1+6+N全周期企业服务工作体系:“1”即培育服务市场主体领导小组办公室;“6”即常态化服务农业文旅企业、工业企业、商贸交通企业、房地产及建筑企业、其他服务业、网格化服务其余企业6个专项;“N”即企业服务专员。

10.四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四类规模以上企业

11.打造中国西部数谷11538总体格局:第一个“1”即“一个总遵循”,遵循数字重庆“1361”总体架构;第二个“1”即“一个总目标”,建成中国西部数谷,率先驶入数字文明新时代;“5”即“五区发展定位”,数字治理标杆区、数字产业集聚区、数据市场先行区、数字合作典范区、数字生活示范区;“3”即“三个关键载体”,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重庆长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数据交易中心;“8”即“八项重点工程”,即实施数字党建统领整体智治、产业智慧化跃升、“长寿”IP特色产业品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数字民生普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数字文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数字化能力筑基八项重点工程。

12.数字重庆建设1+4体系构架:“1”即长寿区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体系构架图;“4”即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督查体系。

13.六大应用系统:即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应用系统。

14.141基层智治体系:第一个“1”即每个镇街均建立1个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作为镇街运行的“中枢”;“4”即聚焦镇街主要职能,构建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4个板块;第二个“1”即村(社区)网格。

15.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即平时用作旅游、康养等功能,遇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可立即转换为应急场所的设施。

16.三条底线”:即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

17.国有三资”:即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

18.两个职责清单”:即《长寿区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清单》《长寿区部分领域区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划分清单》。

19.危化企业隐患深度治理七步法”:即全面体检、抽丝剥茧、追根溯源、对症下药、系统治理、评估改进、推广应用“七步法”。

20.一链一网一平台”:即重点支持制造业企业,围绕产业“一条链”,建设应用工业互联网“一平台”,打通信息数据孤岛,加快形成“一张网”,带动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协同发展。

21.五沿区域:即沿高铁两线、沿江两岸、沿高速公路两旁、沿城郊环线、沿旅游景区周边的区域。

22.1+3+N+19招商工作体系:“1”即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3”即“两地一城”3个专项指挥部;“N”即主要经济部门;“19”即19个镇街。

23.5+3专项行动:“5”即支持企业“升规上限纳统”、构建“专精特新”企业生成体系、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龙头链主”企业、全力促进企业挂牌上市;“3”即建设政府服务型平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域信用体系建设。

24.一江三河”:即长江长寿段、龙溪河、大洪河、御临河。

25.一园一策一图”:即一个化工园区、一套环境应急处置对策、一张环境应急作战图。

26.民生七优”:即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27.一金三制”:“一金”即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三制”即农民工实名制、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制。

28.15+5人社便民服务圈:“15”即城区步行15分钟;“5”即乡村辐射5公里。

29.两单两卡”:“两单”即岗位风险清单、岗位职责清单;“两卡”即操作规程卡、应急处置卡。

30.一标三实+N”:即依托标准地址、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实有单位,将与之密切相关的治安管控要素关联叠加,形成全面完整的基础数据体系。

31.三室融合体系:即创设“寿乡情理调解室”“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工作室”“执行纠纷和解工作室”,推动“三室”在物理空间、人员队伍、职责功能等方面深度融合、协同用力,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前端、化解在萌芽。

32.两在三不”:即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33.三降两升”:即“民转刑”命案、到市进京访、诉讼案件下降,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社会矛盾纠纷基层化解率提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