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8日)

日期: 2023-03-06
字体: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3218日在重庆市长寿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上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区长戴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我区全面开启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新征程的起步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们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实现新一届政府良好开局。

——“两地一城”破题起步。立足长寿独特资源禀赋邀请阿特金斯等国际知名规划设计机构,对标国际范式重塑城市发展新格局,一幅国际范、中华风、长寿韵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园区十项工程”1,引进百亿级佰瑞德磷酸铁锂、芯和能源正极材料等“链主”项目,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集群量质双优,长寿经开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荣获西部第三、全市第一。聚焦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力承载中心城区国际赛事、会展重大功能布局,落地法国PVCP、美国DISCOVERY、奥地利本慧玛雅等国际知名IP,百亿级长寿湖文化产业园动工开建,“一镇一品”推动全域人文农旅城深度融合,寿城山水近悦远来。聚焦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启动数字健康产业园、阳鹤山国医城建设签约引进瓦里安医疗、重庆药研院制药等大健康项目,推动生命科学研发、供给、服务、应用,立起独具特色的“长寿”城市品牌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综合实力更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8.6亿元、增长2.6%,规上工业总产值1471.5亿元、增长3.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2亿元、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亿元、增长0.6%实现外贸进出口131亿元、增长43%。质量效益更优,规上工业增加值增3.2%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6.7亿元,留抵退税总量全市第五前提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保持50亿元以上发展潜力更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超过全国全市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161.7亿元303.7亿元、增长39.4%15.8%,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5亿元、增长12.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比全市高出4.6件,市场主体总量7.6万户。

——大战大考成绩显著。全力战疫情,坚持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加强人、物、环境三方同防,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8·22”“11·05等本土疫情发生后,全区上下勠力同心,3名干部群众冲锋一线,快速流调、全面排查、精准管控、科学救治,以最小社会成本取得最大防控成效,最大限度保障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精准落实国家最新防疫政策,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全面推广全民中药普防普治普管,累计发放中药汤剂400万份,疫情防控转段总体平稳有序。积极展现长寿担当,仅用80建成投用全市最大规模健康驿站—长寿湾国际公寓酒店,组建三科农商城防疫专班,圆满完成全市生活物资应急保供重任。全力战火情,面对60年一遇极端高温天气,构建“3+19战时指挥体系,压实森林防灭火四级责任,3500余人常态化开展“防、封、管、巡”,高效处置“8·238·27森林火灾全力战旱情,实施抗旱救灾三大工程2,突出抓好群众生活生产用水保障,未发生农村人口因水返贫和整村连片缺水粮食综合产稳定在36万吨以上。

——发展环境安稳有序。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实施“反制”“铸墙”“净土”“攻心”四大行动,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开展危险化学品、经营性自建房、高层建筑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5.8%10.5%。常态推进扫黑除恶,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刑事案件发案量下降15%,破获涉案金额300亿元的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全民反诈工作经验全市交流。全力推进3+4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2%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系统谋划、强势推动,聚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

高站位谋划统筹。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突破、三年见成效、四年大变样、五年基本成形”工作思路,科学编制全域空间规划,细化制定4大类21个子项发展标准,构建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区域联动的“1+3+N规划体系,引领项目合理布局、精准落位。聚焦“两地一城”3个专项,建立总指挥部统筹、3个专项指挥部调度、30区领导担项目组长、68项目专员“一对一”服务工作格局,组建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全面推行特别重大项目“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特别重大项目62个、重大项目316

大视野招商储备。树立全球视野、绩效思维,签约项目105个、合同引资63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瞄准先进制造主导方向,积极跟进川维化工、三房巷BDO一体化等市长重点关注招商项目,引进百亿级项目2个、十亿级以上项目16个,实现工业引资532.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40.2%。更好兼顾需要与可能,科学确定165个年度重大建设项目,市级重大项目全年计划投资总量居全市区县,零碳社区等3个项目入选全市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试点。采取“授权开发+投资合作+建设运用”模式,完成长寿经开区智能装备、临港经济两大片区社会投资招标。

清单化推进落实。实施在建、开工、前期“三张清单”管理,设立2亿元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池,扩面工业项目告知承诺制,强化项目并联审批,推动速开工、速放量、速投产,完成项目投资291亿元,实际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达80%92%市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34%10个项目实现年内开工、年内投。围绕节能降碳和生态环境等领域,争取新增政府债券25.7亿元,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4亿元、额度创历史新高。正式获批启用“三区三线”3划定成果,分类保障项目用地8662亩,用地审批“四同步”工作法4成为全市先进典型。

(二)坚持增量带动、存量优化,聚力增强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先进制造产业能级。施产业链链长制,“一链一策”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54.4%。狠抓新材料产业建链强链,依托欧洲重庆中心新材料基地等产业平台,引进川维化工合成树脂、壹石通锂电陶瓷材料等17个项目,投产恩捷锂电池微孔隔膜、华陆气凝胶复合材料等18个项目,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全市1/4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加快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滚动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50个,推动45家企业“机器换人”,博腾制药获评全市5个灯塔工厂种子企业之一,建成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13个,3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智能制造发展指数位居全市前列。出台数字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落地康明海慧等15家生物医药企业,开展肿瘤靶向及免疫药物、HPV治疗药物研发、中试和转化,加快集聚集群发展。新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2家企业入围市长质量奖。

提高服务保障水平质效。大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高效融合,壮大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信息咨询,规上信息传输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11.8%。着力壮大实体金融经济,新增金融机构2家,绿色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2%86.4%建立政府类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全区产业基金规模扩大至64亿元。打造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139个项目通过“长江绿融通”平台融资107.6亿元、总量全市第。突出抓好企业用能保障,协调新增工业用气指标2亿立方,克服用电负荷压降幅度全市第五的影响、保持工业用电增长0.9%,助力企业正常生产。

强化科技创新关键支撑。长寿经开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5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5,入选市级重点实验室2,渝化新材料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2家、科技型企业108家,86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施“气凝胶复合材料”“新冠新药关键中间体”等科技攻关项目37个,登记科技创新成果118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2.8亿元。提升创新扶持政策含金量,266个项目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0家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6亿元,兑付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2800万元。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实施“十万英才聚长寿”育才计划,引进院士2名、重庆英才计划4人、鸿雁计划14人,成立1院士团队创新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三)坚持外提品质、内增底蕴,聚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加快同城先行发展,两江新区至长寿快速通道隧道开工,市域铁路C7线启动预可研,国际方程式赛车项目完成市级论证,积极策划“上合·数字经济论坛”等国际论坛承办川渝文体赛事交流活动、全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等赛事活动200余场次服务“一区两群”布局,渝宜高铁通过国家铁路局可研评审,长垫梁绿色经济走廊有序推进,长垫梁货运铁路完成预可研,澄海新区规划基本成型。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编制实施明月山、合广长两大平台发展规划,加快推进72个年度合作事项,5个川渝合作共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73%,城宣大邻高速、合广长高速启动前期工作,四川港投集团与长寿发展集团交叉持股共建长寿港,携手彭州市开展“一对一”战略合作

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完成中国长寿城重点项目库设计启动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城市财富中心建设,实施城市提升项目89城市中轴线景观带等建成投用,改造老旧21、道路及人行道51.7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37万平方米、城市道路8条。智慧城市运管中心主体完工,落地数字孪生城市5运管平台建成“北斗+智慧城市”国家示范项目、新增4类场景应用,实现数字城管建成区全覆盖,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城市数据中心布局激发城市消费活力,金科美邻汇商圈开业运营,引进俏巴渝等名品名店35家,发放数字消费券带动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逆势增长5.5%0.7%。涵养区域人文精神,系统开展历史遗迹修复,长寿博物馆开馆唤醒城市记忆杨克明故居陈列馆建成投用,积极共建国家级非遗传习社,长寿非遗文化馆等荣获全国优秀公共文化空间,获评全国“书香城市”。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壮大现代特色农业,建成高标准农田5.1万亩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长寿橘纳入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长寿柚首次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加速人文农旅融合,规划实施明月山—黄草山人文农旅体验区、大洪湖零碳康养旅游度假地、长寿山文化公园等核心景区,长寿湖民宿文化村等5个项目建成投用,长寿国际慢城获评全国首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加快提升乡村风貌,委托重庆广阳岛公司先期启动5个镇域发展规划,新建“四好农村路50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座,改造户厕2000户,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1个,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4个、美丽庭院300,龙河镇、长寿湖镇获评“巴蜀气候康养地”。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新增“三变”改革试点村25个,率先启动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地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荣获全市优质工程。

    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等“三城联创”6,实施小康动力重铸车间环保搬迁,开展龙溪河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试点,桃花河—龙溪河水系连通工程投入运行,西南地区最大最先进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建成投用,坚决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1.9亩、森林覆盖率达50%,修复“四山”矿山生态525亩,治理水土流失510亩。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入选“三线一单”协同减污降碳国家试点,优化空间、交通、产业、能源结构,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84.9%,新增新能源汽车1063辆,落地全市首笔钢铁行业碳减排贷款投用年降碳133万吨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创建市级绿色工厂6、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下降3.7%,长寿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

(四)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聚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坚持抓大、扶小、育新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保主体、增主体、强主体”专项行动。主动为1.5万户市场主体减税降费17.3亿元,建立6640万元风险代偿资金池助力119家企业获贷9000万元。分类拨付区级助企纾困资金2000万元,提供应急转贷资金8.1亿元帮助65家企业解难纾困,有效解决物流保畅等“78+25个难点卡点问题。专班推进培育服务市场主体五年计划,新增市场主体9080户、净增1954户。推动市场主体梯次成长,搭建“寿易贷”融资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395家,新培育限上服务业企业45家、规上工业企业15家,泓禧科技、望变电气、康普化学成功上市,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全市第一。

营造公平高效市场环境。实施营商环境提质十项行动,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四减一优”7,创新设置医保服务专区,大力推广电子证照,深化“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8,推进“一线帮办”“集群注册”9,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互联网+督查”满意率保持全市前五。积极创建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设立重庆知识产权法庭长寿巡回审判站、检察院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站,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10全覆盖。健全反垄断监管体制,加强公平性竞争审查,查处价格及反不正当竞争相关案件14件,进一步破除行业垄断、交易壁垒。

集成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完成15家区属国企公司制改革,开投集团与盈地集团战略重组,长寿发展集团实现市场募资131亿元,区属国企资产规模、主营收入分别增长15.8%68.7%。推进区属重点国企与社会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上海瑞思不动产金融研究院开展REITs产业发展基金合作,积极探索“投资人+EPC新模式11共建长寿湖文化产业园,开投集团入股三科农商城、打造全市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深化国资经营评价和财政预算改革,盘活长寿湖水面经营权、长寿经开区多功能能源站经营权等存量资源资产23.2亿元,统筹财政存量资金1亿元,有效资金使用绩效。

推动更高程度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重庆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推广46项市级试点经验、完成8项市级管理权限下放、启动12项自主改革创新,RCEP协定贸易额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6%以上。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长寿港海关监管场所封关运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再获商务部认定、入驻企业22家。西南地区危化品集装箱多式联运平台投用,新恒阳市级多式联运项目开库运行,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货6200标箱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完成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中期评估,实现离岸服务外包1.5亿美元。

(五)坚持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聚力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坚决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援企、减负、稳岗、扩容,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着力提升基础教育品质,晶山幼儿园完成验收,新增3所普惠性幼儿园,桃花溪中学等4所学校招生、增加学位7590个,成功引进京东物流产业学院,重庆化工职院获评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经验获全国推广。精神卫生中心、疾控中心有序推进,区中医院医技大楼投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发热诊室全覆盖,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成效显著,人均预期寿命79.3岁、同比去年增加约0.6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加成,4000余种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新冠疫苗全额纳入医保保障和财政兜底20件年度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群众期盼已久的小石门长江水源工程动工开建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动态清零行动,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1%,全市成效考核连续3年排名前列。大力推进全民参保,引导法定人员应保尽保,城乡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95%以上。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覆盖面,启动3500套滨江区域排危纾困危旧房置换,如期完成“保交楼”2792套,“恒大·湖山半岛”成为全市首个整体履约交房项目,配租公租房10326套。持续优化公共交通出行,长寿汽车北站综合换乘枢纽建成投用,常态开行公交化列车3,新增学生公交专线5条。

充分彰显人文关怀。积极构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数据基座,规划建设癌症防治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健康宣教中心。突出关爱弱势群体,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6.1万人次,稳步提高残疾人补贴标准。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实施20家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新增民办养老机构5家,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分散供养特困老人3935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挂牌成立,76所幼儿园开展延时保育服务,儿童主任配置覆盖所有村(居)。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审计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72件、政协提案374件,办结办复率达100%综合满意99.2%。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2000万元。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民族宗教、港澳台、外事、侨务、档案、保密、修志、气象、地震、工会、妇女、青年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奋斗凝聚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长寿经开区强力支撑的结果,更是全区干部群众风雨同舟、奋勇前进的结果。在此,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长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投身防疫抗疫、防火抗旱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基层干部村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向所有关心支持长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新兴产业偏弱、龙头企业较少、创新能力不强、产出强度不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足,集聚优势资源、参与区域合作的能力急需提升。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仍需持续用力一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知识不足、能力不足、作风不实问题客观存在。我们将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新征程提出新要求新任务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了我市现代化建设总的目标安排:从现在起到二〇三五年,在高质量发展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共同富裕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作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和同城化发展先行区,长寿正置身于新的历史起点,多重发展机遇叠加,前所未有、千载难逢,昭示着长寿的美好前景,召唤我们开拓创新、乘势而上,在新时代创造新的长寿业绩

按照区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今后五年全区发展目标如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战略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长寿华章。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两地一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世界500强企业达35家,新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达40个;打造国际级本土文化节庆活动12个,创建国际知名文旅品牌510个;打造生命科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10个,培育和引进国际品牌健康服务企业25家。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进出口总额每年稳定在100亿元以上;高标准市场体系加速建立,营商环境达到全市一流,新增市场主体5万户,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2%科教实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1000家,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全面建成,全区耕地保有量稳定在63.7万亩以上,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36万吨以上,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高于5万元,其中高于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80%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33天左右,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森林覆盖率达53%,长江干流长寿段水质保持Ⅱ类,“无废城市”建设水平居全市前列,碳达峰、碳中和达到市级目标要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全面完善,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走在全市前列。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每年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051,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三、2023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力推进“两地一城”建设的奋进之年、成势之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重要批示要求,市委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作为全市工作总抓手,引领现代化重庆建设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长寿必落实,为切实担负起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使命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总牵引,聚焦全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聚精会神、脚踏实地,全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两地一城”,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以新气象新作为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长寿华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巩固提升全市工业主战场地位,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聚焦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建立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全面推行链长制,完善产业图谱,大力引优育强,着力提升主导产业标识度,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新材料做强先进制造业。坚持“链主”引领、配套跟进加快欧洲重庆中心新材料基地扩容提质,推动BDO一体化、MDI一体化扩能等项目落地,做强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积极申创结构材料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开展传统优势产业基础再造和链条提升,加快推进神龙腾达高端金属材料、望变电气智能成套电气设备产能扩建等项目,实施国际复合高性能玻纤生产线冷修技改、重钢高质量绿色发展等技改项目130个,推动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综合化工内涵集约式发展实施“大手牵小手”专项行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供需精准对接,提高产业链整体稳定性和竞争力。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实施40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新增市级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5建成投用合成材料制造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长寿工业企业云平台,推动上云上平台企业总数超过100家。

依托临港经济布局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按照“前港、中仓、后园”布局,巩固发展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千亿级临港经济带。深化与宁波舟山港市场化合作,提升码头泊位功能,配合实施长江干线朝天门至涪陵段航道整治工程,推动长航集团旗下“三企合一”12,加速码头资源整合。促进产销储运配套,稳步推进中航油罐区、四三五油库罐区、重钢“一基五元”13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千信80万吨热卷加工项目,常态开行陆海新通道长寿直达班列,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重要港区。着力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开工兴港大道、川维物流新区储运项目,完成化工码头扩能、新恒阳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广危化品多式联运平台、智慧长江物流工程,力争设置保税物流中心(B型),推动冯家湾港区获批国家开放口岸。全面投用智慧物流中心,开工钢材综合市场,建立钢材价格发布中心,建设西南地区最大金属加工交易市场、再生金属交易集散市场。

对标世界一流推动园区提质。科学编制长寿经开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方案,推动化工园区拓展区纳入新增化工用地范围,启动重要管线及管廊建设、沿江两岸产业景观提升等专项研究。开展光伏新材料区、江南仓储贸易区、新能源装备区平场,启动重庆国际金属循环产业园等4000亩项目用地征迁,完成土地征收2870亩,新建园区配套路网12公里、管廊3公里。大力推动“腾笼换鸟”,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土地1500亩以上,稳妥处置重庆日进汽车、亚太森博纸业等停产半停产企业。优化智慧园区“一网两平台”14实现重大危险源、污染源全覆盖全天候监管。加快推进八颗产城综合服务中心、长寿经开区国际合作产业园国际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高品质商务商业综合服务区。

(二)协同推动全域人文农旅产城深度融合,全力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与乡村振兴“一体两面”统筹推进,注重规划建设整体性、协调性,既突出鲜明特色、又彰显长寿神韵。

高位规划建设精品核心景区。围绕长寿湖国际会展中心和国际康养旅游目的地定位,加快完善与国际赛会匹配功能设施,着力推进长寿湖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法国PVCP太阳季水趣乐园、自然探索研学基地、长寿湖旅游大道、天鹅堡酒店等重点项目,打造集运动、康养、休闲、度假、会展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速推进菩提山—菩提古镇整体提升项目,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系统开发历史文化遗迹系列景点,一体化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寿段)、三洞沟滨江长寿谷文旅康养项目,高标准建设明月山—黄草山人文农旅体验区,稳步推进大洪湖零碳康养旅游度假地建设完成星辰岭谯定书院项目招商引资。

突出运动康养优化产品服务。深化与华侨城文旅、海城文旅等企业战略合作,系统提高创意策划、景区运营、宣传推介、项目融资水平。大力实施文旅产品优化提升计划,启动长寿奥体中心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健康长寿”、国际方程式赛车等项目,持续办好“四大品牌赛事”15实施体育惠民工程,策划举办全国休闲垂钓大赛和现代渔业大会,扩大长寿湖郁金香展、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影响力。积极发展文旅主题新场景新业态,优化长寿湖露营基地、长寿湖渔文化村等功能品质,推动长寿国际慢城与中国动漫集团深度合作,打造“中国乡村动漫城”,新增文旅市场主体160家以上,文旅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制定旅游管理与服务导则,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水平,大幅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

因地制宜推进全域乡村振兴。全面排查整治利用撂荒耕地,启动功能性粮油产品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开展粮油全程托管和高标准农田整治区农户“一户一地”制度试点,建成高标准农田8.5万亩、千亩级粮油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0个,坚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围绕“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16,唱响“自然长寿”区域品牌,构建现代粮油、晚熟柑橘、生态渔业、优质蛋鸡全产业链,新认证“三品一标”17和名牌农产品15个以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5%以上,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实施“两进一出”工程18,积极开发“渔业贷”等金融助农产品着力优化农村贸易流通、金融服务体系扩面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推进组级农村集体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和年终收益分配试点,确保50%以上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上。积极打造“数智乡村”,创新数字化乡村治理模式,争创一批国家级、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一村一品”完成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任务,改造农村户厕1000户,新建垃圾分类示范村12个,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10个。实施小城镇品质提升工程,加快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全力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推动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加强数字健康研发。以建设国家大数据大健康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推进长寿高新区数字健康产业园、中科未来城创新产业园建设,建成投用国家级雷公藤属研究中心及药品生产基地,推动瓦里安医疗癌症信息化全周期管理平台、睿仕康TIL新药等重点项目落地,深耕癌症及慢病防治,打造国家级癌症全周期管理实验基地。大力发展数据应用类下游产业,实施数字底座及场景开发项目应用,积极引进千寻位置西南区域总部等项目,启动上汽集团数据中心北斗物联重庆营运中心建设,着力构建“一核三区多点”产业格局19,数字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构建“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20,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行动,完成数据普查、绿规编制等前期工作,推进“拆栏透绿”“融绿入城”,完成主要道路补植补栽和景观提升,新增“口袋公园”2个、城市绿地15万平方米加快贯通桃花河滨河步道。实施路网更新和道路平整行动,启动北城大道延伸段建设,打通城市断头路3条,整治道路及人行道10万平方米、窨井盖500个。加快打造智慧交通,建设智能交通管控平台,推动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扩面覆盖全区停车深入开展老城区有机更新,改造17老旧片区146万平方米,启动渡舟老城综合改造,完成滨江区域纾困安置500加装老旧小区住宅电梯30台以上,不断提升市民居住条件。依托城市管理导则加强精细管理,启动环卫园林绿化一体化管护改革,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体系,美化靓化城市背街小巷。实施城市管理“微执法”,着力消除动态性市容顽疾。狠抓城市交通疏堵、治乱,保障市民出行便捷、更安全。

厚植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弘扬长寿特色文化,推动中国水电博物馆、国家方志馆长江分馆暨重庆方志馆在长落地,启动长寿山文化公园建设,策划一批全国学术研讨会、优秀文艺精品展,唱响“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故乡”,积极申创历史文化名城。推动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得益彰,加大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古树名木保护力度,精细实施林庄学堂、文峰塔保护修缮,积极申报市级文保单位、市级非遗目录,努力将长寿博物馆打造成城市文化新地标,让文物穿越古今、阐释历史。加快构建城市文化空间体系,建成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超市和“城市书屋”,打造更多沉浸式文化空间和阅读空间。

(四)深层次参与区域协调发展,更好服务全国全市发展大局。紧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全力承载中心城区重大功能布局,做好“深度融入”“加速崛起”两篇文章,全面增强城市枢纽链接、要素适配和资源运筹能力,提高长寿在成渝地区城市群中的凸显度和竞争力。

加快推动同城先行发展。全力推进两江新区至长寿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市域铁路C7线前期工作,开工渝宜高铁、长寿旅游环线(沿江高速长寿支线二期工程力争渝宜高速(长寿—梁平段)扩能改造项目如期动工,同城通勤带动全域同城。以医疗、教育为重点,努力承接中心城区优质公共服务。对标中心城区推动市政公用设施提级扩能,新建5G基站206个、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200促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联动。抢抓重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参与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加快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基地融入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助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枢纽节点建设。

更好发挥承区带群作用。加快完善区域交通路网,启动重庆东向物流大通道合川北碚长寿高速、长垫梁开货运铁路等重要通道前期工作,新建毗邻区域县乡道路33公里。深入推进长寿—垫江对口协同发展,出台澄海新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资金项目管理、招商引资与产业协作等10项年度重点任务。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两江长涪一体化发展,打造锂电制造全产业链,引导产业链式配套、差异布局,共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进一步优化异地就医、医保转移接续等机制,有序促进教育开放合作和就业人口转移。加强空气、土壤、流域等生态环境区域联防共治,协调处置转移固体废物,有效提升森林火灾等突发事件联合处置能力。

协同推进川渝毗邻合作。建好用好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两大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平台,科学制定实施年度合作事项,高水平承办合广长第三次党政联席会、明月山第五次党政联席会。联合合川广安组建产业招商联盟,共同承接成渝地区新材料产业布局,合力建设成渝新材料生态港深化现代农业区域合作,做强有机渔业、生态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共建成渝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主动融入明月山国家重要能源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参加第二届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以及“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明月山”系列活动。有序推进五华山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9个年度川渝合作共建项目建设,完成计划投资42.8亿元。加快打通跨省政务数据,扩大“川渝通办”“全程网办”范围推动第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事项落地

(五)努力提振有效需求,巩固提升经济增长良好态势。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更好发挥投资、消费、外贸综合效应,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速推进投资放量。深入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抢抓稳投资政策窗口期,加快规划建设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储备策划一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项目,围绕交通、水利等争取债券资金20亿元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更好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带动民间投资活力迸发、持续增长,工业投资增速保持13%以上坚持“重点统筹特别重大项目兼顾年度重大建设项目”原则“三个提前”要求21预先开展用地用林等资源预研预控,强化分级调度、“赛马”比拼机制,完善项目全周期服务,加快推进220个年度重大建设项目,确保市级重大项目实际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达100%

充分发掘消费潜力。积极抢抓市场活力恢复契机,建立全区促消费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围绕“吃娱”六大消费要素,明确全年消费提振工作要点优化完善古镇片区、站北片区商业业态布局,加快爱琴海购物公园商贸综合体建设,推动协信广场、清明上河坊商业设施改造,提档升级金科美邻汇、世纪广场等商业街区,积极承办全市大型展销活动,提高品牌集聚度、消费便利度。加大旅行社奖补支持力度,鼓励开展长寿“组团游”“观光游”,激活“旅游+消费。加快培育山下拾堂夜间经济集聚区,科学布局运营夜间经济点位,丰富夜展、夜秀、夜味等夜间经济业态,带动餐饮、住宿行业恢复发展。着力稳定汽车、家电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二手汽车购买使用,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积极营造更多新型消费场景,围绕两湖垂钓、历史遗迹探秘等主题,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模式,网上零售额、电商交易额分别增长5%7%

持续壮大开放经济。深度融入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推广重庆自贸区先行先试经验,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运单物权化等贸易便利化试点,积极拓展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新兴市场,帮助企业拓市场、抓订单,稳定货物贸易规模,做大跨境电商、服务外包,完成外贸进出口100亿元。完善招商工作体系,健全外资招商一体平台,推进股权招商、创投招商、以商招商,紧盯意向项目、在谈项目,力争引进百亿级项目1个、十亿级项目10个、亿元级项目3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资占工业引资40%以上,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

(六)坚持以数字化变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坚持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有效提高市场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企业个人拥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积极拥抱数字变革。围绕数字化变革开拓新赛道、引领新发展,更好让数字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加快布局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积极构建数字底座体系,打造“城市大脑”。坚持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全面推广“渝快政”22一体化数字政务平台,构建协同高效的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高水平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城市数据中心,积极争取将全区算力资源纳入全市云算力平台。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智长寿”四大基础数据库,围绕文化、旅游等打造5个数字应用场景,加强数据开发、数据使用安全保护。

加快释放改革活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做好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券保障,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变现力度,推进中国长寿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国企改革提效增能行动,持续推进区属国企市场化改革,有序剥离低效无效资源资产、注入经营性资源资产,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加强财政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逐步向资产、债务各领域延伸。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加大招投标违法违规处理,稳妥推行保证金保函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慎开展长寿经开区、高新区运行机制改革,启动长寿发展集团AAA主体信用等级提升工程,提高园区融资能力和发展活力。

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加快市级营商环境评估问题整改,完成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形成企业权益保障等典型案例10个以上。打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加强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深化长寿经开区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机制,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运行管理,推动公共服务中心“一窗综办”和园区、街镇帮办导办规范运行,持续降低制度性成本。打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规范水电气领域行业协会商会、各类中介组织收费行为,运用市级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及行业信用评价结果,推动信用监管全覆盖,加快创建全国信用示范城市。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按照链式布局、梯度培育、重点突破、集群发展思路,支持各领域市场主体健康规范发展,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实施市场主体壮骨行动,精准建立市场主体分类培育台账,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限上商贸企业40,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5待审发行企业2家。实施市场主体纾困行动,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专员作用,落实落细企业纾困政策体系,清单化落实市委“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1140项政策措施,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市场主体活下来、强起来。

(七)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生态圈,全力创建高水平创新集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用好科技引导发展资金,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推动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实施创新型企业成长工程,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科技惠企政策,培育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打造创新主体梯次矩阵。健全“塔尖”“塔基”人才引育政策系,更好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积极筹办重庆英才大会·中国长寿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持续充实院士智库,引进院士1名、高层次人才120人以上,培育创新创业团队15个、高技能人才1800以上

建设优质创新载体。积极争创国家技术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汇智平台重庆中心、长江(重庆)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重庆)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引进高水平科研单位共建高能级新材料、生命科学公共研发平台支持国际复合川维化工等企业建设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推动长江(重庆)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华陆新材料申报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0家。加快打造环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创新生态圈,引进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启迪众创空间,推动森空间重庆创新中心创建市级众创空间,培育更多双创团队。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企业孵育基地、长寿科技馆建设,积极引进中国科学院职业技术大学,推动科教融合、产研互促健全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攻关机制,实施科技研发计划项目30项,支持“低成本硅基纳米气凝胶绝热材料”“新能源电池金属回收特效萃取剂”等科研项目申报市级重点专项,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合作,加快推动JM两用技术、碳化硅陶瓷膜技术酶催化微反应工艺科技成果转化科学运营重庆(长寿)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推动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0件。

(八)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更好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落实双碳战略,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强化“三线一单”协同减污降碳国家试点成果运用。加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低碳改造,创建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0家,推进飞华环保PGA等循环经济项目,壮大循环产业集群,打造静脉产业园区。依托美国空气化工等优势企业,大力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先进低碳技术,支持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通过市场调配实现工业减碳680万吨,新建碳汇林1500亩,打造国内领先近零碳示范园区。优化清洁能源布局,推广屋顶光伏发电分布式能源加快推进宝武氢能、川维化工氢能等项目,建设完成中石化加气母站增设供氢功能试验项目,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

狠抓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工业、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协同推进PM2.5污染、臭氧污染和臭气污染防治攻坚,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5天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化区级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实施重点河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启动桃花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入河排污口、农村黑臭水体、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开展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排查治理,严防新污染物、重金属环境污染。投用双象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大幅提升危废处置能力,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无废园区。

加强生态系统修复。着力构建一江、六山、百湖”生态安全格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70个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10个。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从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科学优化沿江产业空间布局,有序推进长寿湖、大洪湖生态修护和湿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完成营造林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实施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综合治理和监督管理,加快明月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整治土地750。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其栖息地保护修复。

(九)强化全民全生命周期管理民生保障,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突出抓好就业增收。积极落实“就在山城·渝创渝新”就业创业扶持计划,打造“长寿就业”“长创常新”就业创业品牌,加大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聚焦市场需求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和稳定性,有效缓解结构性矛盾。大力倡导勤劳致富、多劳多得,完成特殊工时制度改革试点,推广“零工市场”促进灵活就业,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收入。开展渝你同行”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行动,健全治理欠薪长效机制,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立德树人、“五育”23并举,健全“双减”24长效机制,实施基础教育品质提升行动,出台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具体措施,完成重庆工信学院一期二阶段建设,力争本科院校“零突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建明德小学、扩建桃花溪中学,投用古镇中学、晶山幼儿园,推进城乡学校集团化办学,加快重庆市医药学校提档升级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升级改造街镇基层卫生机构,启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中心建设,实现疾控中心开工、精神卫生中心主体封顶,投用区中医院医养中心、江南医养中心深化健康长寿行动,建成全国健康促进区,人均预期寿命提升79.4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有序推进阳鹤山国医城建设,申报市级精品中医馆3个,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和关爱服务制度,有序发展“银发经济”,重拳打击涉老诈骗行为。全面启动国际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工作,实现适龄女学生HPV疫苗接种全覆盖。

提质扩面社会保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一村一品”推动10个脱贫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高质量实施医保服务示范工程,贯彻落实待遇增长机制。加强特殊人群关心关爱和困难群体援助帮扶,精准落实“单人保”等政策,持续开展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加快发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优化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积极申报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争创市级双拥模范城。稳步发展房地产市场,持续做好“保交楼”工作,改造危旧房屋326栋。抓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确保百姓买得到、买得起。

提升社会安全水平。坚持保健康、防重症,精准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措施,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完善医疗救治方案,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加强疫苗接种和中药普防普治普管,保证市民正常购药需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危化、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九大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多渠道筹集资金化解债务风险,严格规范区属国企融资担保行为,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及时排处地产金融、企业经营等领域风险隐患。深化警务机制改革,构建警法联动基层治理格局,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四、闭环管理推动重要规划落地落实

规划是发展的先导、行动的指南,为全面贯彻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区委、区政府坚持对标一流、汇聚众智,精心编制《中国长寿城全域空间战略规划及重点项目库设计》(简称《战略规划》)、《长寿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年)》(简称《专项规划》)两个重要规划,利于更加准确把握国家重大战略要求、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在长寿落实和体现,更加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对长寿工作的各项要求、找准长寿工作定位和方向,更加准确把握长寿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期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对于科学引导全区重大生产力、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增强城市要素运筹能力、创新策源能力、辐射带动能力、环境吸引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在内容安排上,《战略规划》重点提出人文、产业、环境、人口、交通、空间“六个重构”,聚焦“两地一城”建设制定36项分解指标,构建三个阶段指标标准体系,布局99个重点项目作为支撑实现规划蓝图的“四梁八柱”。《专项规划》围绕“百湖之区、生命之城”规划总体定位,制定15项指标规划控制目标,明确提出划定四类空间生态管控体系、落实九大生态保护修复功能分区、实施七类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努力让绿色生态成为区域发展的靓丽底板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两个重要规划的贯彻实施、落地见效,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高位统筹、以规定向。依托“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组织架构体系,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全区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议,研判制定阶段性重点工作,统筹推进规划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将规划内容纳入全区国土空间规划统一管理,增强规划落地的空间、土地等要素保障。做好两个规划与各级各类规划制定实施的有效衔接,加强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等方面的统揽、指导和约束,坚决把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意图转化为全区共同的行动纲领。二是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各街镇部门作专项规划实施直接责任主体,相应将规划实施情况和计划安排纳入年度重点事项规划涉及本地区本领域的重大部署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具体任务、责任领导、保障措施和时间节点及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对涉及多个单位的目标任务,特别是约束性指标、重大工程项目以及重要工作预期成果,构建“责任单位牵头推进、职能部门各负其责、街镇属地倾力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形成工作合力。三是监测评估、动态优化。建立规划“实施—评估—修订—实施”闭环管理体系,依托高水平第三方机构,科学制定实施评估和规划评估细则,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结合发展环境、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新要求,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作出规划调整,确保规划更符合发展规律,推动全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更科学更优化。四是督促实施、主动报告。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区政府督查重点内容,围绕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加强跟踪督促,确保规划有力有序推进落实。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和评估情况,认真研究处理审议意见,及时报告整改结果。支持人大代表跟踪监督规划实施情况,充分发挥代表建议和代表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对规划实施的推动作用,抓好具体意见建议的落实。

五、切实增强推动发展能力本领,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政府

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征程,必须牢牢把握时代要求、发展重任、人民期盼,大力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红岩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努力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区委工作要求,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是坚持依法履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定贯彻民主集中制,对理念、方法、机制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健全“谋划—决策—执行—反馈”的工作闭环,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加强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标落实《区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工作生活带头十条》,争做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行家里手。

三是笃定为民初心。坚持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把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自觉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深入基层察民意、听民声,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久久为功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决过好“紧日子”,将有限财力更多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倾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长寿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是永葆清正廉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认真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回头看”。加强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管控,坚决消除权力寻租空间。把抓执行、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优化督查督办机制,切实转变文风会风,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各位代表!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保持定力、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勇毅前行,全力推进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建设,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长寿章!





















名词解释


1.建设世界一流园区十项工程:即高位战略领航、管理体制护航、“3113项目攻坚等三大行动,重庆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成渝新材料生态港建设、长寿新材料品牌IP孕育、现代产业新城形象塑造等四大工程,新材料产业链长制、新材料产业技术研发、长寿经开区产业大基金等三大体系。

2.抗旱救灾三大工程:即应急供水工程、抗旱水源工程、抗旱送水工程。

3.三区三线:“三区”即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三线”即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4.用地审批“四同步”工作法:即预支空间与征地预公告同步、补偿安置与征地报批同步、林地审批与征地审批同步、土地供应与建设审批同步。

5.数字孪生城市:即物理维度上的实体城市和信息维度上的虚拟城市同生共存、虚实交融的城市未来发展形态。

6.三城联创: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7.四减一优:即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优服务。

8.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一照多址”即将多个经营地址记载到同一营业执照(备案登记);“一址多照”即同一地址注册多个市场主体。

9.集群注册:即多个市场主体以一家托管机构的地址作为住所进行登记。

10.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双随机”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一公开”即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11.投资人+EPC新模式:即项目承接主体(通常为EPC总承包方)与项目业主共同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在承接主体协助下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取得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缩写)工程,进行项目运营管理,并获得投资收益。

12.三企合一:即推动长航钢城、长明国际、川江船业三个码头完成整合。

13.一基五元:“一基”即以钢铁制造为基业;“五元”即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业、资源环境业、产业园区业、产业金融业。

14.一网两平台:“一网”即长寿经开区门户网站;“两平台”即长寿经开区智慧管理平台、长寿经开区政企协同平台。

15.四大品牌赛事:即长寿湖龙舟赛、长寿湖国际铁人三项赛、长寿湖半程马拉松赛和菩提登山赛。

16.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一主”即市级资源重点支持各区县选定的一个优势特色产业;“两辅”即区县资源重点统筹支持选定的两个优势特色产业。

17.三品一标:即达标合格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8.两进一出”工程:即邮政快递进村、进厂、出海。

19.一核三区多点”产业格局:“一核”即依托数字健康产业园打造产业创新基地;“三区”即主城数字健康管理应用示范区、国医城智慧中医服务示范区、葛兰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多点”即在全区打造一批标志性智慧康养基地

20.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两级”即区、镇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三类”即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三类规划。

21.三个提前”要求:即提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提前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提前推动项目建成投用。

22.渝快政:即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政务工作平台,是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数字政府的重要举措。

23.五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术教育、劳动教育

24.双减: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相关新闻:

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8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