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长寿亮出营商环境“四张牌”
2021年,重庆市成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为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性先行创新试点机遇,长寿区对标国内外一流水平,亮出优化营商环境“四张牌”,即加速牌、服务牌、发展牌、监督牌,清除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全力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加速牌:创新改革优流程,长寿为项目落地装上“加速器”
长寿区以项目落地加速为主线,为企业投资项目疏堵提质,通过重塑项目审批方式、扩大告知承诺制适用范围、推进“二期在长寿”工作等举措,不断提升企业投资经营愉悦感、获得感。
投资项目“交地即交证”。投资项目用地审批方面,长寿区打破原有线性审批模式,在项目办理交地的同时,合并土地供应与权籍调查,并联办理不动产登记与用地规划许可,让企业在竞得土地后,区相关部门在向企业完善交地手续的同时颁发《不动产权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一举措将企业从竞得土地到获得用地规划许可证需要的时间由近1个月缩减到1个工作日,极大地节约项目时间成本。目前,长寿区已为多家企业成功办理“交地即交证”业务,重庆华仝宜居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长寿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政审批办事效率高,我相信公司在长寿一定会取得更大发展。”
告知承诺制“由点拓面”。对于投资项目的审批模式,长寿区在一般工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向企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全面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搭建“各方承诺、承诺即办、容缺受理、限时供地、过程监管、失信惩戒”的项目监管框架和服务模式,解决了“项目等地”、“审批耗时”等问题,为企业项目节约80%以上的时间成本。大力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持续深化“减证便民”行动,目前推进66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今年上半年以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825件。
打造“二期在长寿”新名片。为加速项目再投资落地,长寿区发改委、区经信委、区招商投资局、长寿经开区经贸局、长寿高新区等部门联动发力,共享企业改扩建及技改投资的相关信息,深入园区摸排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发展需要,挖掘企业再投资需求。因此,分别建立已备案的改扩建技改项目清单和有再投资意愿的项目清单,滚动更新,实时掌握企业、项目的最新进展。2022年上半年,博腾制药、重钢、博俊工业、永航钢铁、小康动力等企业进行工业技改投资备案项目35个,总投资备案额14.37亿元;川维、爱德夏、科顺、合信海纳川等企业进行改扩建备案项目44个,总投资备案额90.5亿元。
二、服务牌:主动作为想办法,长寿构建精准高效服务体系
完善企业服务是提升企业获得感的重要举措,长寿区通过实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产业链“链长制”、创新一站式解纷“长寿模式”,想尽办法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在长寿区感受到办事的“顺心”、服务的“暖心”。
服务专员制精准“排忧解难”。为了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爱商的政务环境和提升企业家满意度,长寿区积极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转变,建立书记区长带头、所有区领导参加、纵深覆盖处级科级优秀干部的服务专员制度,抽调66名重大项目服务专员及147名企业服务专员覆盖全区61个特别重大项目以及783家“四上”企业,并按照1个企业服务专员对应3—5个企业贴身服务。服务专员通过“摸情况、汇问题、传政策、助审批、督整改、护权益”等方法对“四上”企业提供问题收集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帮代办、发展资源对接等全方位服务,搭建起经济困难形势下服务企业的有效方式。长寿经开区招商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坚持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为每一家入驻经开区的企业都配套了专人专项服务,从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到运营管理,服务专员们随叫随到,说到做到。”
产业链“链长制”破解堵点问题。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长寿区建立强化“链长制”工作体系,围绕长寿区“两地一城”建设目标和“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确定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等10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建立以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长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为总链长,相关区领导为链长,龙头企业为链主,相关部门为责任单位的“链长制”组织体系,健全“链长制”决策咨询机制,全力解决“保链稳链”梳理出的78个难点问题,从招商引资、研发创新、数字化转型、企业服务、金融服务、资金支持等方面对产业链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撑。目前,78个产业链供应链问题中,已有56个得到有效解决,解决率为71.8%,解决满意度100%,剩余22个正在全力协调解决当中。
创新一站式解纷“长寿模式”。近几年,长寿区推进商事纠纷解决快速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系列措施。长寿区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依托“驻院(庭)综合调解室”建设,一体化统筹推进诉源治理、多元化解、繁简分流三项工作,构建以法院为主导的“三位一体”一站式解纷“长寿模式”,同时建立完善诉调对接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与司法保障的结合。长寿区法院以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为载体,努力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缓解法院办案压力,优化司法资源,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
三、发展牌:开源节流增活力,长寿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长寿区注重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从企业视角出发,着力解决发展路上的关键卡点。资金、政策支持、项目拓展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条件,成为了长寿区助力企业发展的关键抓手。
融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在全市首创政银担合作贷款机制,2022年1-5月,政银担合作贷款完成900万元。强化企业上市服务,通过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库、联合专业机构定期开展上市培训和指导、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等措施,不断加强企业上市服务。2021年以来,长寿区内已有泓禧科技、望变电气等多家优质企业在上交所和北交所等资本市场成功上市,融资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兑现释放惠企红利。长寿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腾出2000万元专款用于实施助企纾困配套工作。区财政局、区经信委、区税务局等16个单位均成立相关工作专班着力吃透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同时拓展政策宣传面,形成“华龙网+区融媒体中心+建设银行手机APP”助企纾困政策组合宣传。举办第七届重庆市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长寿分会场活动50场次,拉动文旅消费1000万,惠及民众15万人次。开展就业活动3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52万个,为200余家重点企业招工6500余人。实施大规模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2022年上半年办理退税减税缓税14.3亿元,有力补充了企业的流动性。市场主体经营活跃度明显提升,上半年全区市场主体增值税发票开具量达到1249.56亿元、同比增长7.29%。
“推陈出新”降低企业投标负担。“推”行使用标准招标文件,严格规范招标文件编制,杜绝设置不合理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行为,着力破除招投标各类隐性门槛和壁垒。“陈”举推出智慧交易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工程招投标”,实现投标“网上办”、开标“不见面”。“出”台红名单企业优惠措施,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约定属于红名单的投标人,投标保证金按50%缴纳;属于红名单的中标人,低价风险担保和履约保证金可按50%—80%缴纳。“新”增各类保证金提交形式,广泛推行投标保证金保函和低价风险担保保函,增加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形式。今年1-5月,电子投标保函系统开立电子投标保函便达32笔,累计为投标企业释放资金占用约8000万元。2022年6月2日,长寿区率先通过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成功开标,实现全程无纸化、电子留痕、可溯可查、远程解密、不见面开标等功能。
四、监督牌:多措并举找问题,长寿当好营商环境“护航员”
2022年以来,长寿区纪委监委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能职责,创新构建优化营商环境全覆盖监督体系,通过建立企业“廉络员”制度、推行重大项目监督“点长制”,打通履职见效“最后一公里”,建立起政企沟通的“连心桥”、项目建设的“催化剂”,以强有力监督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前移监督关口,创新企业“廉络员”制度。2022年5月,长寿区创新推行企业“廉络员”制度逆向式监督,在全区“四上”企业、招商引资重点企业选聘企业“廉络员”345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座谈调研、现场走访等方式,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企业之间的直接联系,广泛听取企业“廉络员”意见建议,受理信访举报,充分发挥企业“廉络员”监督前哨作用,解决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急难愁盼”问题。
点对点监督,创新推行重点项目“专员制”。在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中,选取26名作风过硬、善于监督的纪检监察干部,作为“两地一城”建设61个特别重大项目的监督“专员”,聚焦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责任落实、工作作风、腐败等问题,开展点对点监督,以强有力的监督,确保我区特别重大项目推进既有“加速度”又有“廉洁度”。
“码上监督”,畅通群众监督信息渠道。“以前发现有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还不知道如何反映,现在通过手机就能‘码上监督’,真是太方便了。”长寿区市民陈先生高兴地说。为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主体作用,强化对基层权力的监督,长寿区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全市率先启动“码上监督”试点工作,针对各村(社区)、区级部门(单位)、区属企(事)业单位生成专属二维码,群众通过扫码即可查询信息、反映问题、开展监督,实现群众“一键监督”,更快掌握违法违纪线索,进一步推动全区各个领域共建更优的营商环境自觉性。
金杯银杯不如市场主体的口碑,长寿区下一步将持续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规定动作”和改革创新“自选动作”组合拳,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现市场主体获得感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