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推进科技创新上台阶的建议》(第179号提案)收悉,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局非常重视,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复函如下。
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
国家级经开区、市级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核驱动,创新功能逐步完善,引领全区创新发展格局初显。通过产业主导、政策引导,支持推动企业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人才聚集度高、研发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优质创新平台。与中物院成科中心开展合作,在长寿经开区共建了“川渝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挂牌“国家科技创新汇智平台重庆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武汉工程大学重庆研究院、长江(重庆)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实现了产学研高度融合。推动重庆飞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以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院士团队为核心的“中国(重庆)先进弹性体材料技术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市级高新区转型升级初见成效,高端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战新产业产值占比超过18%,成功建成重庆市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元素植入效果明显,完成宜机化改造1万亩,核心区内“互联网+”电子商务重点镇、电子商务重点村建设已初步完成。截至目前,全区建有各级创新平台147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市级创新平台80个,区级创新平台64个。
二、主要做法
(一)发挥创新平台作用方面
1.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牵头制定出台《重庆市长寿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扶持办法》(长寿府发〔2022〕56号)文件,支持和引导企业建立新型高端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对经认定的创新平台采取事后奖补的方式给予20万元——1000万元不等奖励。
2.鼓励平台开放共享。推动武汉工程大学重庆研究院搭建长寿本地的新材料公共检测平台,实现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为园区数百家化工企业提供检测服务。联合重科检验检测研究院、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开展检验检测合作为区内企业提供更好服务。
3.促进平台成果转化。发挥武汉工程大学重庆研究院、国家科技创新汇智平台重庆中心等平台资源优势,推动武汉工程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领先水平的碳化硅陶瓷膜、超高纯电子化学品、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科技成果在长转化应用。充分利用中物院在新材料领域的独特技术、人才优势,推动以JM两用为主的科技成果优先在我区区转移转化。加快聚集大平台大装置,对企业与有关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方面
定期举办科研项目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实务培训,开展科技创新、加计扣除、人才等相关政策解读。通过“部门+服务机构+园区”三位一体形成合力,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投融资、财务管理、市场开拓及战略管理、技术交流、成果对接全方位服务。
(三)鼓励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探索制定《长寿区中试专项管理办法》。聚焦重大产业需求,探索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专项为辖区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开通“绿色通道”,中试成果在区产业化、向下延伸打造产业链。
(四)加强科技人才引育力度
1.实施本人人才学历再提升工程。利用好高校资源,支持武汉工程研究院加强“产教融合”,在长开展博士、硕士、非全日制本科“三维一体”的学历提升和人才培养,加快我区高端人才自主培养。其中:博士层面,2022年招收新材料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层面,2022年招收化工制药、新材料同等学历硕士25名,涉及10多家企业;本科层面,面向长寿经开区和高新区产业工人开展继续教育,提升园区企业员工学历层次。
2.做好市级及以上人才项目人选的选培推荐工作。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等企业的5支人才团队成功入选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示范团队。
3.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引领工程行动计划,含科技创新人才招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激励、青年创新型人才培养等3个行动计划,预计到2025年引进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30人以上,青年科技人才500人以上,创新创业团队达到120个。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充分吸纳您提案中的建议,进一步发挥平台功能,加强政策宣传,提高企业对政策的了解掌握程度,推进科技创新上台阶。
重庆市长寿区科学技术局
2023年6月21日
(联系人:周榆程;联系电话:4066560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