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44号建议的复函
杨千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基层医疗院前急救服务能力的建议》(第244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院前急救是关乎千家万户和百姓安全的民生工程,经过数年建设,我区院前急救体系已经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轨道,目前全区入网120的医疗机构27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3家、民营医疗机构4家,全区可供调派的救护车36辆,统一编号,统一外观涂装,每辆救护车统一配置4G车载视频监控,GPS定位设备、安克调度管理系统,可实现急救事件实时管理,车载视频监控,救护车定位信息,视频录音回传,病例信息实时调取等功能。一是从2020年起,我委已分批对19个基层医疗机构的120救护车进行了更换,截至2023年底全部更换为监护型救护车,配备了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担架等急救设备,120视频定位呼叫系统全部上线,全市联网,能满足日常院前急救工作。二是2024年年初对36台120救护车进行了设施设备排查,经过全面排查,更换了11台救护车的定位和监控设备,优化了调度系统。
二、采取的措施
我委不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从2019年开始每年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截至2023年底我区现有全科医师数346名,每万人全科医师5名(全市平均水平3名/万人)。2024年共派出16人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二是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大培训。我委印发了《重庆市长寿区基层医疗机构院前急救能力提升方案》,各基层医疗机构每半年派遣一名临床医生或护士到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急诊科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全脱产进修学习,每年培训2名(医生护士各1名),各单位五年内完成10名医护人员的培训,并纳入每年的年度考核。三是每年开展1次急诊医学专业学术会,邀请市级和区级急诊科专家讲课,开阔视野,了解最新医学进展,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全区院前急救人员专兼职共216名,全部进行了规范化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调度和考核,按照市卫健委关于《印发重庆市院前急救工作制度规范的通知》和《重庆市院前急救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我委制定《长寿区院前急救考核方案》,进一步优化考核方式。一是重点强化核心指标的完成情况(院前急救电子病历完成率评分,目标值≥95分;三分钟出车率,目标≥96%;城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目标值≤13分钟;农村地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目标值≤25分钟;急危重症现场医疗监护或抢救措施实施率,目标值≥99%),每月进行通报。二是建立健全我区院前急救工作互补机制,解决因救护车辆维修、驾驶人员轮休等情况出现的院前急救出诊空白。根据全区各医疗机构分布情况,结合其院前急救能力,组建院前急救小组,全区共分6组,互为AB角。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出车积极性。全区院前急救工作所分6组中,第1组医疗机构每出车1次补助50元,第2-6组每出车1次补助100元,民营医疗机构每出车1次补助200元。费用计算方法,按年终考核得分百分比计算。其中,核心指标“三分钟出车率、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任一项不达标者,不予任何经费补助。经费直接拨付至各医疗机构,作为驾驶员和担架员的费用补充。四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应急救护能力,更好地维护群众的生命安全。
衷心感谢您的建议和对基层急救工作的关注、关心,此复函已经余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反馈给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28日
(联系人:罗晋,邮编:401220,联系电话:1360838136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