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重庆市长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长寿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与疫情散发、高温天气等超预期因素相互叠加,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和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为统揽,齐心协力灭山火、抗高温、战疫情,加快推进两地一城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需求进一改善,社会民生进一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8.6亿元,同比增长2.6%(以下简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5.2%0.6%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4亿元,较好地完成年初计划目标。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升级创一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抢占产业争先新赛道,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71.5亿元、增长3.7%。对标世界一流园区,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园区十项工程”,推动长寿经开区二次创业,经开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09.2亿元增长9.7%,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荣获西部第三、全市第一。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全球天然气化工新材料领先者、国际知名硅基新材料供应商、世界级新能源材料及装备集成应用示范地三大品牌初步成型,六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457.2亿元,拉动全区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66.7亿元。动能集聚更加充分,工业引资额532.3亿元,其中签约引进百亿级项目2个、十亿级项目16科技创新加快突破R&D投入占GDP比重达3%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研发机构15家,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08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2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签约落地高技术产业和战新产业实现产值161.7亿元、303.7亿元,分别增长39.4%15.8%,经开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生产效率稳步提高,完成5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完成技改投资24.1亿元,新增市级智能工厂2个、绿色工厂6,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基本实现全生产流程信息化,规上数字经济产值突破70亿元。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全市首笔钢铁行业碳减排贷款落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21.8%保障各类项目用地8662规上工业能耗总量增长1.4%、电力用量增长0.9%天然气用量增长2.5%

(二)抓文旅促融合,加快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

充分利用适宜气候、优美环境、特色山水,以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谱绘全域人文农旅融合新画卷。全力承载中心城区国际赛事、会展重大功能布局,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规划加快编制,成功引进法国PVCP、奥地利本慧玛雅等国际知名IP。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长寿湖文化产业园开工,长寿国际慢城完成总体策划,明月山黄草山人文农旅体验区、长寿山文化公园设计方案基本完成。粮食安全保障无虞,建成高标准农田5.1万亩,粮食综合产量达36万吨,新认品一标”和市级名牌农产品19个,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长寿橘纳入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农业增加值增长3%。农文旅产城加快融合,启动建设全国首“乡村动漫城”,新建精品旅游线路2条,全年接待过夜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7亿元。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深化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4个、美丽庭院300个。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获评全市优质工程,新增“三变”改革点村25个,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1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定防返贫、促衔接22条措施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1个。

(三)抓品质促提升,加快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

牢固树立世界城市、生命城市理念,以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绘就生命城市发展新图景。对标国际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完成中国长寿城全域空间战略规划及重点项目库编制,开展长寿城市文化价值系统研究及整体发展策划,有序推进城市名片创建。推进城市美化绿化,持续推进园林补植补栽,新增城市绿地37万平方米,建“劳动者港湾”10个。强化城市内部畅通,打通城市断头路8条,整治道路及人行道51.7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位1.1万余个。推进老城更新改造,老旧区改造完成101万平方米,滨江区域排危纾困危旧房置换264。不断提高城市人文,高标准制定城市管理导则,杨克明故居入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个城市公共文化主题空间建成投用,成功入选中国书香城市。加快城市智能化,智慧城市运管中心主体完工,落地数字孪生城市运管平台,同城双活数据中心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枢纽节点城市数据中心布局。完善城市重大功能设施,长寿汽车北站综合换乘枢纽投用,小石门长江水源工程开工建设。以人为本建设生命科学之城,大力实施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人人长寿”行动计划,依托高新区打造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产学研核心平台,启动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建设。签约一批数字健康产业项目,国家级雷公藤属研究中心及药品生产基地项目完成基础施工。

(四)抓主体促服务,大力培育服务市场主体发展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实施“保主体、增主体、强主体”专项行动,稳住经济发展根基。着力惠企纾困保主体,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减免退缓税费17.3亿元,应急转贷、政银担、乡村振兴贷等重点支持渠道全面发力,全力缓解企业流动性难题。筹措区级助企纾困专项资金2000万元,聚焦工业、商贸、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农村劳动力就业等六大板块开展助企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增主体,实施营商环境提质十项行动27条措施,落实优化营商环“十坚持十严禁”,推动工业项目告知承诺制改革向全领域扩面,显著降低项目建设制度性交易成本。启动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建成投用“寿易贷”融资服务平台。19个街镇实现市场主体帮办导办全覆盖,建立覆盖各街镇各部门的服务发展支持体系,全年新增市场主体9080户、净增1954。建立完善特别重大项目服务专员和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四上”企业实现专人联系、专业服务。梯度培育强主体,全力推动企业上云上规上市,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5、市“专精特新”企业38家,新培“四上”企70本土上市企业3家。培育增强国有经济发展能力,开投集团和盈地集团完成战略重组盘活存量资源资产23.2亿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

(五)融主城联双城,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双城记”、共建经济圈,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同城化交通提速推进,两江新区至长寿区快速通道开展隧道施工,市域铁路C7线启动预可研,渝宜高铁通过国家铁路局可研评审,渝宜高速(长寿梁平段)扩能改造开展初步设计,联动广安合作共建长寿港,冯家湾海关监管场所封关运行。川渝合作成果丰硕,合广长、明月山两大川渝毗邻平台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与彭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加强产业协作,引进西科微纳(重庆)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同四川省相关市州共建“成渝新材料生态港”广安、梁平、垫江等推进农文旅联动发展,不断加强毗邻公共安全协同治理。5个川渝共建年度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3亿元,超年度计划73%。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第二批、“川渝通办”第三批、川渝电子证照互认共享第一批等跨省通办改革落地,办理异地审批7476件次。对口协同再登台阶,澄海新区规划基本成型,两地3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助力垫江县引资2.2亿元,提供优质就业岗位2321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18人,帮销农副产品2200万元,双方互派挂职人员累计超过50人。

(六)抓投资促消费,不断畅通国民经济内循环

突出项目为王,以实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筑牢高质量发展基本盘。建立总指挥部统筹、3个专项指挥部调度、68服务专“一对一”工作格局,全面推行特别重大项目“一项目一方案”“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能快则快推动62个特别重大项目策划或建设,165个年度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91亿元投资完成率92%27个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34%。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2亿元,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58.7亿元。能争尽争抢抓上级政策红利,到位上级资金10.8亿元,新增政府债券25.7亿元,获批国家中长期贷款86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抓消费释放潜力,专业市场稳步运营,三科农商城抢抓中心城区保供契机加快发展,东部汽贸城、智慧物流中心实现有序运营,钢材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30亿。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金科美邻汇商圈全面开业,爱琴海购物公园主体封顶“爱尚重庆·购在长寿”系列活动线上线下持续开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6%电子商务交易额145亿元,商品房网签销售面积29.1平方米。持续推进中国(重庆)自贸区长寿联动创新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长寿直达班列常态化开行,成功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31亿元,离岸服务外包完成1.5亿美元。

(七)抓实事增福祉,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

坚决办好民生实事,20件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4%。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持续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对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就业帮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带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快2.1个百分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创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工程,4所学校建成投用,创建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10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4%。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有序推进国家卫生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区中医院医技大楼投用,精神卫生中心、疾控中心等有序推进,新增市级重点专科1个。不断降低就医负担,4000余种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就医实现全国联网直接结算。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增民办养老机构5家,鹿坪、兴隆老年养护院项目有序推进。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6.1万人次,确保实现“弱有所扶、应扶尽扶”

(八)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维护国泰民安社会环境

树牢底线思维、风险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深入落实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以快制快成功处置多轮疫情,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抢抓黄金窗口,及时把工作重心转到医疗救治上,全力保健康、防重症,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全力战胜极端天气影响,严格执行封山令、禁火令,充实调配各类物资,有效处置森林火灾。以保牲畜、保果苗、保产量为重点,全力抓好抗旱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近5万亩。守住蓝天碧水生态底线,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持续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投用西南地区最大最先进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20长江长寿段保持类水质“双碳”遏“两高”,编制完成全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持续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7%。筑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十五条”硬措施,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5.8%10.5%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总体考虑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总牵引,聚焦全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聚精会神、脚踏实地,全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两地一城”,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以新气象新作为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长寿华章。

)重大项目安排

2023年,在统筹考虑国家和全市政策导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之上,兼顾资金平衡和要素保障,全年计划安排重大建设项目220个,总投资29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2亿元,带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亿元,力争完成4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8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00亿元。

220个年度重大建设项目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专项安排项目92个,总投资11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1亿元;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专项安排项目48个,总投资7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亿元;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专项安排项目80个,总投资11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3亿元。

三、2023年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工作

为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预期目标,今年要更加落实落细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强化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进一步凝聚民意、增强信心,进一步坚定方向、保持定力,进一步守正创新、凝聚合力,夯实巩固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有利势头,积极引导各行业各单位抢抓机遇谋发展盘活资源促发展。要坚持强工业、稳农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更好激发内生动力、挖掘市场潜力、增添市场活力,努力形成干部敢为、基层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蓬勃局面,确“两地一城”建设再获硕果。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持续用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优化发展竞争力

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为引领,加快建设全球天然气化工新材料领先者、国际知名的硅基新材料供应商、世界级新能源材料及装备应用示范地。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华电热电联产、国复玻纤、中润新材料、磷能新材料、芯和能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川维BDO、嘉利合新材料氟化工一体化等重大延链补链项目尽快落地。投产恩捷新材料、秦河新型建材、望变磁性新材料等项目,新增工业产值18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其中新材料产值突破380亿元。加快推进重庆钢铁高质量绿色发展项目等领域高端金属材料项目建设,打造千亿级钢铁产业集群。全面加强项目招引力度,加强以商招商、补链招商力度,围绕关键产业延链补链以及重大成长性产业力争签约十亿级项目10个,到位资金140亿元以上,其中战新产业占工业引资的40%以上。分行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市“专精特新”企15

着力推进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治理体系重塑,以数字化变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上有实质性突破。聚焦建设国内一流数字健康产业生态集聚区,加快引进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持续推动长寿高新区创建以数字健康为辨识特征的产城融合型国家级高新区。加快实施数字底座及场景开发、北斗货运产业供应链、千寻位置网络等项目,推动构建“产业大脑”体系,数字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建设“数智长寿”四大基础数据库,围绕文化、旅游等打造5个数字应用场景引导企业降能耗提工艺,实施130个技改项目更大力度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要素需求,确保能源、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素总量不缺、结构更优、价格更合理。

(二)聚焦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持续用力,加快推动全域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以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为统揽,推动全域农文旅产城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大文旅大健康。抢抓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快速恢复发展重要契机,加快培育文旅市场,丰富文旅产品,推动文旅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推动文旅市场主体加快复苏经营,接待过夜游客120万人。高标准打造长寿湖核心景区,加快推动长寿湖文化产业园建设,推出一批标志性文旅康养IP、消费产品,加快建设法国PVCP太阳季水趣乐园、长寿湖旅游大道、DISCOVERY自然探索研学基地、本慧玛雅医养酒店。加快实施明月山黄草山人文农旅体验区、大洪湖零碳康养旅游度假地、长寿国际慢城、长寿山文化公园等重点项目,“一镇一品”推动人文农旅城深度融合,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体验区。激活重大赛事引擎,办好铁人三项赛、马拉松赛、滑水赛等,以赛聚人气,以赛活市场。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市民增加文旅消费,文旅产业增加值达到GDP4.5%

注重统筹协调,强化重点突破,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加快建设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坚决守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建设,推动长寿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落地实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10个千亩级粮油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推进高标准农田整村建设8.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稳定在90万亩、36万吨。唱响自然长寿区域品牌,新认品一标和名牌农产品15以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以上,强化重要经济作物抗旱抗病预防管理农业总产值增长10%。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农村公路、农村饮水工程倾斜支持力度,新建四好农村路50公里,改造农村户厕1000户,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10个,完成8个街镇污水处理厂网改造,争创国家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乡村治理示范镇村2个以上。加快实施全区抗旱工程修复,补建修复各街镇的输水管道、山坪塘等抗旱设施。在重要工程项目中大力推行以工代赈。

(三)聚焦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持续用力,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推进全民全生命周期管理

以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为契机,加快构建高品质城市空间体系,不断推动城市更新,创造高品质生活。对标“世界城市”理念,坚持以中国长寿城全域空间战略规划及重点项目库设计为引领,持续优化全域空间布局。积极争取国家方志馆长江分馆暨重庆方志馆落户长寿,加快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奥体中心等重大城市功能项目前期工作接续创建国际儿童友好城市等城市名片,完成相关规划并启动一批先导性项目,以关键节点项目带动城市片区开发。统筹城市改造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积极申创历史文化名城,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寿段)建设。坚“以工带农、以城带乡”,进一步增强重大开发平台和关键项目的带动作用,探索推进“强镇带村”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完善城市骨架,加快建设滨河南北路、商贸东路等重大节点性道路,开工长寿旅游环线(沿江高速长寿支线二期工程)、北城大道延伸段整治破损道路10万平方米。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建设小石门长江水源工程,大力推进滨江纾困项目和17个老旧片区改造,改造10个社区老化燃气管道,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200个。推进绿化品质提升,推进城区园林绿化管护一体化,新增城市绿地15万平方米。落实城市管理导则,持续清理违法建筑、规范农贸市场管理。积极发展城市综合管廊,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深化“海绵城市”建设。

大力实施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人人长寿”行动计划,以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为核心,加快构建“一基座、三中心”架构,打造长寿区数字健康管理和应用体系。加快推动瓦里安医疗癌症信息化全周期管理平台、睿仕康TIL新药等重点项目落地,建成投用国家级雷公藤属研究中心及药品生产基地,打造国家级癌症全周期管理实验基地。

(四)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用力,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着力优化发展格局

把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谋划推进,强化规划、政策、项目、平台协同,努力取得更大突破性进展、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加快承接中心城区功能产业外溢和周边地区人口转移,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着力提速同城交通建设,加快建设两江新区至长寿快速通道、渝宜高铁渝宜高速(长寿梁平段)扩能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市域铁路C7线、合广长高速等重大互联互通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加强与中心城区在产业、科教、文旅、人才等方面的合作,鼓励与中心城区企业通过互采互供、联合技术攻关等方式加强合作。加强毗邻区县生态环保联建联治污染跨界协同治理。

更好深化川渝合作共建,更好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动合作标杆典范。贯彻落实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和重点任务清单,持续推进合广长、明月山川渝合作两大平台发展规划落地落实,推动与彭州市联动共建走深走实,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改革、抓实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一批重大政策。强化产业合作,充分发挥联建区市县各自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依托产业园区和特色功能区,重点推进跨区域招商协同,完善企业间对接机制,协同培育壮大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共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制造业高地。加强文旅康养领域合作,着力推进景区推介宣传、文化旅游、节庆会展等交流合作,加强文旅项目建设合作。继续落实好与广安、彭州等共建市区县在农业、商贸、生态、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合作,力争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大力支持各街镇加强与周边区县各街镇的合作交流。

更高水平推动与垫江县对口协同发展,加快建设长垫梁绿色经济走廊。高标准规划建设澄海新区,聚焦打渔溪治理、现代产业延链、文旅产业协同等领域推动一批示范性项目。聚焦长寿湖尾库、明月山等重点文旅区域开展整体规划布局和协同开发。协同推进黄葛至G50高速云台互通连线、S513云集至垫江公路改造等交通互联项目建设,推进大宗物资更高效率通江达海。共同提高双方就业创业、生态共治、消费帮扶等工作质效,进一步做实支援大石乡工作

(五)聚焦扩内需畅循环持续用力,加快构建更加畅通高效的国民经济循环,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弱项

以狠抓项目建设为突破,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加快推进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强化项目统筹,贯彻落实重庆市“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聚焦制造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统筹推进65个特别重大项目、220个年度重大建设项目,加快形成投资实物量。更好落实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储备及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有力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立“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年度建设项目“赛马”机制,开展“赋色”管理,强化落实各单位各部门主体责任,在全区形成对标比拼、赶超争先、合力推动“抓项目促投资”的工作格局,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加强上级资源争取力度,更大力度争取中央预算资金、专项债、行业性支持资金等,全年争取各类上级资金增长10%。进一步提升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不动产信托基金REITs

以尽力尽快恢复市场需求为突破,更好发挥消费的主拉动作用。稳步推进专业市场运营加强市场主体招商力度,专业市场全年交易额150亿元左右。高标准运营商业步行街,推进智慧化升级改造,加快爱琴海购物公园建设,大力发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适时推出消费促进政策进一步优化完善商圈管理绩效,打造品质化商圈。用好全市首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招牌,分片区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促进居民消费加快回暖,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积极支持本土电商发展,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元,大力支持平台经济发展。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满足市民改善性住房合理需求。培育现代金融经济,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新增绿色贷款70亿元以上,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达到8%,力争新申报证监会待审发行企业2家。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深入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和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

以深度融入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突破,更好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加快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完成化工码头改扩建,合力打造口岸物流体系,支持长寿港国际物流公司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长寿班列开行密度和辐射影响力,加快打造长江上游铁公水管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多措并举稳定外经外贸,加大对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力度,稳定铁矿石等重要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加强外资项目招商签约,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00亿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亿美元。深入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加快优化开放发展机制,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高质量“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优化调整“十四五”时期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补充完善重大项目储备,明确“十四五”规划后半段工作重点和抓手路径。高质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六)聚焦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持续用力,加快提升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着力培育服务市场主体

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用好用活创新驱动专项扶持资金,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长江(重庆)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华陆新材料申报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0健全“塔尖”“塔基”人才引育政策体系,大力推“十万英才聚长寿”计划,新增高层次人才120、高技能人才1800人以上。

多维施策全力服务发展市场主体。准确把握国家和市级政策取向,精准高效落实一揽子政策包、重庆市“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系列政策,完善助企纾困政策体系,落细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提升各级各部门和社区村居力量抓市场主体培育的积极性主动性,精准建立市场主体分类培育台账,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深化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改革试点,各街镇为集群市场主体提供至少一处集中登记注册地,加快将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前移至帮办导办服务窗口。健全区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工作机制,进一步动态完善项目服务专员、企业服务专员制度

持之以恒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坚定不移落实长寿区优化营商环境27条举措,大力推动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在市场主体培育、靠前服务、企业权益保障等方面打造10个典型案例。提升法治环境,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建“首违免罚”清单,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建立企业“安静周”制度,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升政务环境,加强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深化“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清除各类隐性门槛和市场进入壁垒,全面推进告知承诺制扩面和容缺受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在社会治理、市场管理、融资服务等领域的积极作用,在诚信消费环境和信易贷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中国长寿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实施国企改革提效增能行动,进一步激发国企发展内生动力。深化国家级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争取40项市级有关行政权力下放。

(七)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用力,加快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办事需求,完善服务群众有效机制,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实施21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完成年度计划投资7.7亿元。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系列活动,加强对大学生、农民工等就业压力较大群体的专项支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以上,带动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推动创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建设,投用古镇中学、晶山幼儿园。新开设10个特色美育课程,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中心)覆盖率达到90%以上。深入实“健康长寿”行动,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区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10个街镇全民健身路径点。投用区中医院医养中心,完成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体建设,推动一批街镇卫生院升级改造。科学精准高效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抓实“乙类乙管”各项重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深化社会救助综合改革,鹿坪、兴隆老年养护院完成主体建设。持续推进残疾预防工作,更加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服务网络。优化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争创市级双拥模范城。

统筹抓好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能耗双控工作,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加快构建覆盖全区建设发展各方面的绿色经济体系,稳步提高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突出抓好入河排污口、农村黑臭水体、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高到325天以上,让满天繁星不再是奢望。开展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排查治理,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垃圾分类工作。全面落实好河长制、林长制,实施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

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危化、建筑、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效,提升防洪排涝、森林防灭火等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牢固树立和落实大食物观,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建立完善全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丰富储备总量品类。强化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全力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及粮食、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主要生活物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美丽长寿前景可期。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下,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强化担当、勇挑重担,加速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和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