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1784207498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长寿区低保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长寿区低保管理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提供低保管理和服务。从事全区城市居民最低收入保障的审批、管理、信访接待、举报查处等具体工作。 | |||
住所 |
长寿区城内长寿路2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冰洁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长寿区民政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18 |
45.83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长寿区低保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1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完善情况 (一)开展低收入人群动态监测 目前已经完成建立全区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机制,努力做到主动发现、主动救助。2024年全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2450人,其中新增1988人,占全区低保对象总数的16.3%。 (二)实施社会救助精准瞄准 加厚织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核查网络。2024年以来全区累计核查5万余人次,发现并清退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累计1310人。 (三)推行“智慧救助”改革 全面打造便民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数智民政”体系,以数字赋能推动民政服务提档升级。目前,全区社会救助工作利用“救助通”线上办理累计3万余人次,截至目前,全区社会救助网上申请比例达到99%,审批时间平均缩短了15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二、持续开展社会救助基本生活兜底保障 (一)合理认定低保对象人数。 截止到2024年12月,全区城乡低保对象分别为3464人和10800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是0.92%和2.1%,做到了应救尽救;2024年以来开展低保扩面扩围工作,对辖区内失业登记人员3000余人、受教育资助困难学生以及易返贫、致贫对象2000余人进行了摸底排查,经排查后纳入城乡低保累计150余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二)开展特殊困难人群高温安全照护工作。 2024年7-9月连续高温期间,开展了全区分散特困老人高温期间安全照护工作,对失能、半失能分散特困老人进行分类妥处,按照自愿原则进行集中安置、邻里互助或者投亲靠友。筹集资金200余万元,累计照护人数3805人,其中集中照护201人,最大程度保障了困难人群在极端自然天气情况下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三)开展城乡低保定期核抽查工作。 2024年4月,我区对全区19个街镇城乡低保以及临时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抽查。 三、存在问题 (一)社会救助对象瞄准偏差 历年审计中发现的“死亡在保”以及财产超标现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群众法制意识相对淡薄。存在主观上的“瞒报”和“骗保”心理,“反正公家的钱不拿白不拿”的想法居多;大数据力量偏弱。尤其是涉及公安部门、司法部门等相关死亡、服刑、戒毒强制隔离数据无法获取,信息滞后导致动态调整不及时;预警处置闭环机制不完善。 (二)低保福利依赖 不少低保群体视低保金为救命钱,不愿退出低保福利,造成心理上对低保资格的依赖;也有部分低保群体就业积极性不高,即使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他们也会消极对待,或想尽办法不愿再就业,更不愿退出低保。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实施低收入人口联合服务机制改革 1.做好社会救助扩面扩围工作。年底之前全区低保边缘家庭人数要完成20%占比(占全区低保对象的比例)的目标任务。 2.打造全区困难群众救助服务综合调度平台。依托救助站新站点开展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阵地建设,同时建立与之配套的低收入对象综合服务长效机制。 (二)实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改革 重点聚焦脱贫监测对象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部门的专项救助人群。 (三)实施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 多样化开展特殊困难群众“解需暖心”活动,包括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针对性帮扶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喻东明 联系电话:19*******88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19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