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服务中心

日期: 2025-06-30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1304928254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负责经开区安全环保风险防范体系建设规划;负责经开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和能力建设;负责经开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和应急平台运行管理;负责经开区突发事件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指挥、协调工作。

重庆市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齐心大道35号

法定代表人

何世林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9.85

61.63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4年10月进行单位名称变更。

一、严格按照狠抓不放、常抓不懈的要求,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一)聚焦责任到位,肩负值班值守新担当

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时刻保持在岗在位在状态。共接报信息180起,均及时进行了有效的分类处置。共抽查检查企业值班3405家次,通报未按要求值班23家次。利用AI视频分析技术,实现全天候全时段烟火、离岗、睡岗等分析预警。接受上级视频调度40次,组织企业召开视频调度会11次。

(二)注重快速高效,提升应急队伍新活力

加强综合性消防队伍建设,全力支持建强经开特勤站、晏家消防站,打造拳头力量,发挥尖刀作用。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危化品事故应急拉练及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应急拉练,强化队伍调度,积极落实靠前驻防和联防联控机制。组织82家重点企业、650余人开展应急技能大比武活动。

(三)紧扣保障到位,开拓物资储备新模式

强化消防供水保障,组织开展公共区域应急供水能力测试、消防供水设施检查。完成响水洞闸门自动化改造,常态化检查、测试污水防控系统,共检查12次。定期检查、校验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保持良好状态。更新完善公共区域应急疏散标识,采购一批有限空间应急救援器材。

(四)夯实创新能力,再添预案演练新举措

编制20家企业结构化预案。指导15家企业开展应急预案修编。编制四张图,修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图,汇编76家化工企业内部布置图、周边企业布置图、重要装置风险图。组织开展2024年危化品燃爆事故实战化双盲应急演练、科创园大楼火灾事故应急疏散演练。组织10家企业开展双盲应急演练,督导40家企业开展综合或专项应急演练。

二、始终保持科学谋划、狠抓落实的理念,全面提升数字赋能能力

(一)数字基础建设全面推进

智慧园区平台接入渝快政,成为全区接入渝快政3个办公平台之一,实现与渝快政、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集成贯通、数据共享。根据D级园区的考核标准和化工园区认证要求,提升智慧园区平台功能模块,保障园区考核达到要求。完成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确保地图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推进北斗大跨度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编制《长寿经开区北斗技术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方案》,项目已纳入经开区重要目标防护项目

(二)数据归集治理量大质优

组建专班队伍,与专家团队建立常态化联系渠道,解决数据库对接、跨网传输等技术问题20余个。提升数据归集能力,建设数据高速传输专线,实现数据高速传输+智能治理一体化,数据治理效率提高5倍。推进数据归集治理,共梳理出数据表格700张,提交静态数据1.1亿条,数据治理率达百分之百,归集物联网设备动态感知数据7700余条。

(三)数字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开展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时段网络信息安全隐患排查6次,强化了网络安全保障。开展智慧园区平台网络安全三级等保测评、举办网络安全实战演练及网络安全专题培训,强化网络安全整体防护水平。及时处理信息化系统故障94次,处理智慧园区平台各类报警数据1362个、巡查服务器120次、扫描漏洞15次、备份数据48次,确保数据安全。

三、切实贯彻务实精干、专业高效的目标,全面提升接待服务能力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等4批次的要客来访配合接待任务,圆满完成市内外199批次、2562人次考察调研接待服务,介绍经开区产业发展及智慧园区建设成果,不断擦亮经开特色名片,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助力。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2025年,应急中心将围绕数字建设赋能强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风险防范能力、队伍实战能力、支撑保障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健全体系、完善机制、强化基层、提高能力,着力补短板、管长远、固根本,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及时高效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灾害提供坚实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罗丹  联系电话:15*******11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13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