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1X220629312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长寿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长寿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统筹城乡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 | |||
住所 |
长寿区菩提街道菩提大道251号附137号 | |||
法定代表人 |
胡鸿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长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0.9 |
413.6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5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锚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聚焦拓岗位、稳重点、优服务等方面,不断优化就业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一、产业发展与“就业扩容”联动,落实“一揽子”惠企政策 (一)落实降费为企减负 聚焦失业保险援企稳岗主责主业,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免申即享”为4500余家企业减负6400余万元,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稳岗位、惠企业、保民生”的政策效力持续凸显。 (二)发放补助支持发展 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大力支持发展吸纳就业强的现代服务业、康养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为区内各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发放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等各类资金7000余万元。 (三)调整政策优化环境 优化升级企业招用工平台,引导重点企业入驻渝职聘613家。接连出台紧缺岗位就业补贴、扩岗补助、灵活就业补贴等系列举措,切实推动就业扩容提质。 二、保障重点与“就业稳定”结合,实施“一体化”精准帮扶 (一)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长来长 缩小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半径,紧盯需求开展精准就创帮扶,建设就业见习基地113家,发布见习岗位2400个,全年新增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长来长就业创业5234人,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95.99%。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精准对接重点群体求职与企业用工需求,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居家灵活就业、返乡创业带动等渠道,帮助6767名脱贫人员外出务工,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1867人,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04万人。 (三)帮扶其它重点群体就业 综合运用政策扶持、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岗位安置、权益维护等措施,促进失业人员、退捕渔民、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目前,有就业需求的65名退捕渔民全部就业。今年累计开展职业指导2.2万人次,“点对点”开展职业介绍7269人,重点群体帮扶就业率达99.65%。 三、创新创业与“就业增效”结合,开展“一连串”就创活动 (一)健全创业保障制度 建立“创业创新人才库”,完善创业人才台账,重点资助和深度培训市场前景好、带动就业多的创新企业,切实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倍增。为有融资需求的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00万元,带动就业589人。 (二)开展“长创常新”创新创业促进行动 建成市区两级创业孵化基地3家、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2家,新孵化企业166户,带动就业1340人。组织创业沙龙、创业巡诊、创业走访等服务活34场次,为395名创业者“点对点”提供创业指导服务;推荐10个项目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进一步激发群众创业创新热情,营造创业带动就业良好氛围。 (三)开展“就在长寿”就业促进活动 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早市+夜市”招聘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117场次,开展职业指导2.24万人次,发布就业岗位3.8万余个,为环松科技、博俊工业、小康动力等2400余家企业招聘产业工人约1.1万人。 四、技能提升与“产业提质”结合,提供“全过程”培训服务 (一)持续提升技能培训实效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动态完善培训补贴目录,健全培训和评价标准化体系,加快培养一批急需紧缺技能劳动者,稳步提高技能劳动者占比。目前,职业工种对接产业比86.7%,鉴定评价占比为84.5%。 (二)推动职业培训提档升级 开展3个“3+”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岗位+培训+就业”“用工企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紧缺工种目录+培训机构目录+培训补贴目录”3个“3+”组训模式,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641人次,就业重点群体培训占比81.6%,重点群体培训就业率为43.5%,实现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产业的良性互动。 (三)务实推进长垫技能提升 长垫联合实施培训32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7.66%;为垫江县提供就业岗位4286个,帮助垫江籍来长就业36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0%。 五、数字赋能与“就业提质”结合,打造“一系列”长寿特色 (一)高质量充分就业可视化平台“初具雏形” 推进就业领域数字化改革,完成我区高质量充分就业可视化场景建设,展示就业工作,研判就业形势,预测就业趋势,真正做到“就业有数”。 (二)夜市经济创业扶持“颇具成效” 打造“光合梦工厂”“城市岛屿集市”等特色夜市消费区,培育“儿童小厨房”“阿亮鱿鱼”等新业态市场主体129家;在全市率先开展夜市经济创业补助工作,累计发放508笔夜市经济创业补助25.4万元,支持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人员实现低成本创业就业,新增夜间就业600余人次。 (三)“1+3+N”零工服务品牌“积厚成势” 已建成1个综合性零工市场(区人力资源市场)、3个区域性行业零工驿站(长寿经开区化工新材料、协信广场家政建筑类和长寿古镇文化旅游类)和N个数字零工“云驿站”。精准匹配季节性、零散性、临时性用工需求,提供岗位推荐、技能提升等服务7400余人次,发布零工信息3700余条,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2200余人。 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就业形势稳中有变、稳中有忧,全区就业工作还存在企业岗位需求弱,创业热度降低,重点群体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2025年,我中心将多措并举,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打好稳就业“组合拳”,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一是从拓展就业空间入手,深挖就业潜量,扩大就业增量,盘活就业存量,提升服务成效。二是从兜牢民生底线入手,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摆在首位,稳定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强化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缩短服务时效。三是从探索创新路径入手,有序实施乡村合伙人计划,稳步推进共享用工机制建设,大力提升数字服务水平,延展服务能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唐菁葳 联系电话:13*******73 报送日期:2025年04月11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