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1MB1B49068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负责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产业培育、产业项目储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招商和产业化经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负责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技术推广、服务保障、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等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16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彭家英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81.18 |
1074.02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2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4年8月,因机构改革对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了变更。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以产业兴盛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一)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特色产业 2024年累计支持15家企业参加农展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以及名优农产品评比,提高石堰农产品整体知名度。目前我镇以无核沃柑、麒麟翠冠梨、高山大米、胭脂红薯、九叶青花椒、食用菌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已初具规模。 (二)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目前全镇培育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项目8个,获评“重庆名牌农产品”2个、绿色产品认证4个,成功举办无核沃柑采摘季暨乡村亲子游活动,“五朵金花”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被光明网报道。 (三)保障畜牧业安全发展 从严从细的开展了畜禽规模养殖场、散养户春季、秋季疫病综合防控和免疫监测工作,免疫抗体检测均合格,同时规范实施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及检疫出证,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2024年共完成动物产地检疫:猪13786头,鸡226500只,牛287头,羊152只。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一)全年累计安排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资金9.94万元,长寿区三条沟片区饮水安全和环境综合提升工程石堰片区总投资约3800万元,目前已完成50%,预计2025年将全面完工,完成铁炉沟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2024年累计下达7个水利建设项目,国家投资累计5260万元,现已完工4个,2个在建,1个拟建。 (二)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石堰村、麒麟村、朝阳村、高庙村实施,主要实施田土整治、提灌站、新修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三)加强生态修复工作,将义和村龙寨矿山及干坝村瑞浩矿山纳入生态修复,实施面积330亩,种植枇杷树、桃树、杏树等树,有效提升了明月山山脉的生态质量。 三、以乡风治理为保障,凝合乡村振兴正能量 (一)全面开展农村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动卫生厕所建设工作,2024年财政资金投入37.6万元,建设公厕1座,补贴新建设卫生厕所65个。创建“巴渝和美乡村”推进村6个、“巴渝和美院落”12个。开展积分兑换活动24次,累计积分16.79万分,兑换16.46万分。 (二)全面开展土地第二轮延包工作。成立专班1个,专项工作小组20个,累计入队开展工作推进会、指导会、群众宣传会等大小会议300余次,全面完成现承包户摸排调查工作。 (三)加强林业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2024年夏季森林防火期间召开院坝会84次宣传违规用火典型案例。按照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队,队干部包湾,湾包户的责任落实机制,174名镇村干部按照“一长三员”每天下沉湾组巡护检查,发挥41个联保体435户“十户联防”作用,加强林区或林缘31名“痴呆聋哑傻”等五类重点人员监护责任,以及在重要路段、进山路口等关键区域设置6个封山卡口、14处物理隔断,1个瞭望点,落实专门人员24小时值守和进山核查,封山令期间累计劝返车辆310次、630人。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1.人才“流失化”。从乡村人口结构来看,农民进城务工规模较大,留下来的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城乡人才差距不断加大,导致建立健全乡村人才队伍难度大。 2.农业产业化发展链条“短小化”。很多农业生产仍然处于家庭农场和小农场的状态下,这导致了产业规模小、效率低下的问题,农产品外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3.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单一化”。现在不少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都存在思路不清晰、政策不健全、举措不成形的现象,一些发展靠前的村也因发展思路单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优势发挥得不明显。 4.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全镇林业覆盖率仅为41.7%,林地综合产值较低,林业经济效益不明显。 5.护林员巡护水平不高。全镇共有护林员31人,平均年龄超过53岁,文化程度较低,具备基本的林业知识和巡山护林技能较少。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扎实开展土地第二轮延包工作,确保“大稳定、小调整”,按时如期完成延包任务。 2.全力做好供水保供工作,配合区水利局协调推进长寿区三条沟片区农村饮水安全和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彻底解决我镇农村安全工作面临的水费收缴难、维修养护难度大等实际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3.大力培育集体经济,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岳红梅 联系电话:13*******27 报送日期:2025年04月02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