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日期: 2025-06-30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1MB1A09962P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产业培育、产业项目储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招商和产业化经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负责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技术推广、服务保障、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等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白鹤街70号

法定代表人

辜春艳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人民政府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3

395.2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4年8月进行了法人、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的变更。

一、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1. 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镇粮食作物面积保持在9.7万亩,产量3.8万吨。守牢耕地红线,完成非粮化常规图斑处置736.59亩。提升耕地质量,推进6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期筹备工作,完成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1.3万亩,13个村社会化服务项目机耕4212余亩,3个村发展种植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500余亩,助推社会化服务基地项目选址落地,完成水产品的目标任务2952吨。丰实葛兰粮仓,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1500亩,优质高产油菜品种种植5500亩,使用新型地膜面积355亩。完成水稻稻水象甲防控7500余亩,实施柑橘大实蝇防控3900余亩。购买125吨有机肥支持种植大户防灾减灾,恢复生产。南中村土地经营的轮回获《重庆日报》报道。

2. 产业融合初显成效。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个;市、区两级农业龙头企业28家、科技型企业48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1家,农村致富带头人4人,录入农村实用人才1504人。召开各类农业技术培训会23次,发放技术资料3200份。推动惠农政策落实落地,发放一般农户耕地地力补贴508万元,办理农机补贴159户,开展农机安全检查76次,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8份,完成畜禽保险127.8万只、鸡蛋期货保险7350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生猪养殖2.3万头,蛋鸡养殖150万只,水产养殖2982亩,全面完成春秋防免疫工作,对规模养殖场、包片兽医单元进行免疫质量全覆盖监测,完成畜禽产地检疫生猪11万头、蛋鸡146万只。做优做实特色农业全产业链获《华龙网》报道。

二、生态宜居,打造美丽乡村画卷

1.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五清理一活动为重点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189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累计评比清洁示范组63个,示范户102户。实施农村户厕改造58户,组织改厕砖匠培训5次。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镇级河长巡河率达到100%,办结巡河问题13个,管护林地8.15万亩,无一例森林火情发生,成功守护绿水青山。一览宜居乡村风光获《城乡统筹发展网》报道。

2.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尽责,绿化家园,开展义务植树3万株,松材线虫除治1.64万亩,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2起,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投入8200万元,推进坪桥水库渠系修复项目、水毁整治项目、葛兰镇桃花溪库岸安全防护工程、桃花河重要支流系统治理工程、高新片区饮水安全和环境综合提升等工程建设,治理河流3.2公里,9个水库开展环境整治,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平衡。

3. 乡村旅游涣发新活力。

立足农业发展资源,将人气转化为财气,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打造以赏花采摘、农产品销售为主导的特色乡村旅游链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聚惠农场入选首批重庆100个最美采摘园,盐井村成功举办第一届油菜花节。有山有水葛兰镇获《城乡统筹发展网》报道。

三、坚守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完善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消除监测风险10户,现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 460 户 1277 人,监测户 13 户 24人。抓实帮扶工作,选派产业发展指导员21人,完成产业到户奖补231户。申报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贴73人、综合防贫保12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支持代种代养产业扶持8户、愉快助农贷5户,组织2名脱贫户参加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共走访2.58万户6.29万人,排查整改问题32个。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作用,带动脱贫户收入增幅12%。

四、治理有效,构建乡村善治格局

1. 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葛兰实践,全镇推广实施湾长制,选拔湾长641名,激发自治活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寻访和深度挖掘优秀人物,举办云家故事院坝会,分享红色故事,共谋发展、浸润人生,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盐井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盐井村参加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交流活动。相关工作多次被《中国经济周刊》《华龙网》等媒体广泛报道。

2. 积分制赋能乡村治理。

全镇建立积分超市21 个,以量化管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环境整治、森林防火、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工作落实落细,累计积分4万分,兑换1.4万分,工作举措获《中国经济周刊》、《华龙网》等媒体广泛报道。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1. 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面临着农业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运用较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乡风文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2.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培育和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对道路、水利、农业生产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探索智慧农业建设。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培育以数字化赋能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科技。四是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进行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五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丰富文化生活,树立榜样,引领风尚,以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李红  联系电话:15*******03  报送日期:2025年04月22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