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庆 市 长 寿 区
二〇一〇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重庆市长寿区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三地一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
一、综合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2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9.3%,为长寿撤县设区以来年度最快增速(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24.9亿元,增长25.5%;第三产业增加值82.2亿元,增长15.2%。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12.8和5.9个百分点。全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39.6亿元,增长40%。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继续向“二、三”产业并重、“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方向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17:51:32调整为2010年的9.4:54.6:36。
财政收支同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3亿元,增长8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1亿元,增长43.4%。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48.6%、49.3%、89.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60.2亿元,增长75.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为34.4亿元,增长47.7%。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务支出分别增长64.3%、31.8%、13%、21.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亿元,增长54.8%。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5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7.6万人,农业人口62.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2759人,死亡人口1070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28‰。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36元,增长11.5%。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2342元,增长9.8%。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10元,增长17.9%;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749元,增长15.3%。
就业形势较好。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1071个,比上年增加7181个,增长51.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3587人,比去年减少260人,下降6.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上年的3.21%下降为2.84%。
社会保障逐步改善。城镇职工参保13万人,征收养老保险金5.85亿元,领取养老金人数为5.1万人。解决了1.2万名新增地农转非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启动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36.2万人参保,9.96万名老年人享受不低于80元/月的养老待遇。
三、农业、农村
随着长寿农业“两园”建设的有序推进,全区农业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全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35.6亿元,增长23.7%。实现农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5.8%。全年粮食总产量36.9万吨,增长2.2%;水产品2万吨,增长12%;肉类产量6.2万吨,增长1.7%;禽蛋4万吨,增长3.9%;水果12万吨,增长17.7%。
表1: 主要农、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10年 |
2009年 |
增长±% |
粮食总产量 |
吨 |
368539 |
360530 |
2.2 |
1、小麦 |
吨 |
16975 |
18775 |
-9.6 |
2、玉米 |
吨 |
81519 |
78215 |
4.2 |
3、稻谷 |
吨 |
188747 |
184774 |
2.2 |
4、薯类 |
吨 |
62157 |
61148 |
1.7 |
油料总产量 |
吨 |
8335 |
7527 |
10.7 |
出栏肉猪头数 |
头 |
637326 |
636528 |
0.1 |
大牲畜年末头数 |
头 |
14768 |
11490 |
28.5 |
生猪年末头数 |
头 |
485013 |
498251 |
-2.7 |
其中:能繁母猪 |
头 |
31379 |
32162 |
-2.4 |
肉类总产量 |
吨 |
61583 |
60524 |
1.7 |
其中:猪肉产量 |
吨 |
46774 |
47655 |
-1.8 |
牛奶产量 |
吨 |
4210 |
3600 |
16.9 |
禽蛋产量 |
吨 |
40015 |
38524 |
3.9 |
家禽产量 |
百只 |
83817 |
75819 |
10.5 |
四、工业、建筑业
随着长寿“两园三片一廊”建设的快速推进,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全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9.5亿元,增长26.2%,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8.5%,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全区工业总产值迈上新台阶,突破500亿元,达到504亿元,增长41.3%,其中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95.5亿元,增长62.4%;区属工业完成总产值294.9亿元,增长50.5%。全年全区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区工业产品产销率为 95.53%,比上年同期上升0.36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良好。全区工业共创利税总额23.2亿元,增长38.9%。企业亏损面3.1%,比上年减少2.6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8.4%,提高64.5个百分点。
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09年 |
增长±% |
洗煤 |
吨 |
354010 |
404049 |
-12.4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101645 |
94816 |
7.2 |
醋酸乙烯 |
吨 |
201118 |
143949 |
39.7 |
氢氧化钠(100%) |
吨 |
114798 |
41275 |
178.1 |
合成氨 |
吨 |
143448 |
42162 |
240.2 |
精甲醇 |
吨 |
521818 |
441092 |
18.3 |
冰醋酸 |
吨 |
378584 |
260706 |
45.2 |
合成纤维聚合物 |
吨 |
61516 |
53251 |
15.5 |
饲料 |
吨 |
75494 |
64506 |
17 |
纱 |
吨 |
1854 |
3546 |
-47.7 |
水泥 |
万吨 |
187 |
149 |
25.5 |
钢材 |
吨 |
3056512 |
1856129 |
64.7 |
建筑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101家。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4亿元,增长21.3%。全区全年按生产地统计建筑业总产值为115.8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2亿元,增长35.8%,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75.7亿元,增长15.2%。全年完成建设与改造投资264.5亿元,增长30.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5.3%。
六、商贸、旅游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5.5亿元,增长21.1%。批零业销售额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9.9亿元,增长12.9%;实现销售额81.5亿元,增长29%。餐饮业持续增长。全年住餐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增长1.4%;实现营业额11.6 亿元,增长20.1%。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引资43亿,占地800亩,建面37万平方米的长寿古镇首期200亩工程已开工建设。全年全区接待游客达166.7万人次,增长10.5 %;旅游总收入达2.54亿元,增长16%。
七、金融和税收
全区全年完成各项税收收入24.3亿元,增长55.6%。其中,国税收入完成11.4亿元,增长40.7%。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02亿元,增长11.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54亿元,比上年多增34.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为154.8亿元,比上年增加2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52.8亿元,比上年多增35.7亿元。
八、对外经济
2010年,全区引进项目187个,增长17.6%;合同引资626.2亿元、增长118.3%;实际到位资金219.5亿元,增长36.8 %。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7872万美元,增长23.8%,其中:出口7675万美元,增长24.6%。
九、交通运输与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增长24.9%。
交通运输业运营能力增强。全年完成客运量5632万人次,增长26%;旅客周转量148346万人次公里,增长27%;货物运输量3362万吨,增长29%;货运周转量337824万吨公里,增长33%。
晏家至城区快速连接干道、长寿湖旅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重钢立交等43个畅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全区开建城市道路36公里,完成主干线公路“白改黑”52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建设487公里,镇村通达、通畅率均达100%。投放公交车116辆、出租车276辆。
邮政、电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3560万元,增长6%。收寄函件58万件,特快专递10万件。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01亿元,增长8.6%。年末,全区电信电话用户数21余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1.5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 5.2万户。
十、城市建设与房地产
2010年,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全年建成巴渝新居1770户,改造城区危旧房10.8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5582户。新建城市公厕5座,维修公厕228座(次)、维修垃圾站361座(次);修补破损车行道7.13万㎡,人行道2000㎡;疏通下水道375米,公路边沟5230米。全区城区现有路灯10679盏,路灯设施亮灯率达99%以上。
房地产业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8.4亿元,增长6.7%。全区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5.7亿元,增长73.5%;房屋施工面积666.1万平方米,增长67.1%;竣工面积100万平方米,增长13.4%。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22.4万平方米,增长23.1%。
全年共整治城市主干道5条。年末,全区建成区绿地率达41.1%。新增商业设施面积19万平方米,新建雨污管网32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十一、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日均浓度分别为0.049毫克/立方米、 0.106毫克/立方米、0.036毫克/立方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1.9分贝,道路主干道交通噪声平均值67.2分贝;辖区内三条次级河流各监测断面基本稳定在Ⅲ类水质标准;城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区30个场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合格率达81.6%。
2010年,全区生产安全死亡事故46件,比上年下降6.1%;生产安全死亡49人,比上年下降3.9%。
十二、科技和教育
全年全区共争取市级以上科技经费685万元,共确定国家科技项目4项,市级科技项目9项,区级科技项目49项。其中,区级科技项目已全部结题,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年末,全区共有小学74所,在校学生44301人。普通中学28所,在校学生46759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5831人。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10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升入大专及以上人数达到3887人,增长10.3%。
十三、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建成18个符合文化部标准的街镇综合文化站和249个村(社区)文化室。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63万册,增长4.4%;广播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城区数字电视覆盖率达30%。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8个,其中,医院14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妇幼保健院1家。全区各类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298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705人。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3.53/10万和6.22‰。
全区体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全年共举行群众体育活动300余次,培养腰鼓、坝坝舞等健身骨干120余名,培养篮球、足球等裁判员60余人。竞技体育上档升级,在第三届市运会上,全区共获得23枚金牌,56.5枚奖牌;收获团体总分1688分,位列市三运会第8位。在第四届市残运会上,共取得11枚奖牌。
投资7.4亿元,实施中小学塑胶跑道、标准化卫生室等项目55个。成功举办了市第二届业余铁人三项邀请赛和区第一届农民运动会等体育活动。新建17片学校塑胶运动场、3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等指标全面达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