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工作情况

以“三项增收”为抓手 促进群众收入稳定增长

日期:2024-04-19


充分激发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造血功能,长寿区以产业增收、就业增收、村集体带动增收为抓手,持续发展特色帮扶产业,推动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成效显著,让脱贫群众端稳端牢饭碗,用双手托起满满的幸福2023年长寿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20051元,增速15.7%%;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5720元,增速14.4%

一、狠抓脱贫产业增收,确保应补尽补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产业发展资金2800万元,对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等产业投入衔接资金1900万元,较2022年增长90%,其中中央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达63.07%二是加大到户补贴力度。为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大力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结合长寿区实际种植情况及农资涨幅情况,将玉米、水稻、油菜、多种作物轮作等纳入补贴,同时将到户产业申报奖补资金从每户最高3000元提高至4000元,通过脱贫户自愿申报、镇级验收、区级验收、公示公告、财政划款等流程实施奖补。2023年累计申报3075718万元,较2022年增加187万元,脱贫户覆盖率达46.3%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银行+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池组合政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10~300万元信贷担保贷款,探索开发渔业贷、生猪贷、商户贷等金融产品。大力推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富民贷渝快助农贷等金融产品,为有条件、有意愿、有需求的农户提供生产经营信贷支持,累计发放渝快助农贷”15345万元,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842户次、6577.125万元,获贷率71.17%四是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大力组织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积极参与消费帮扶,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市内外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鼓励电商平台企业、社交新媒体、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播带货,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全年累计购销农产品1.23亿元。

二、促进稳岗就业增收,确保应就尽就一是强化转移就业服务。依托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信息平台,及时摸清实际情况和就业愿望;积极推行网络招聘”“远程面试,通过线下送岗”“线上荐岗双重模式,促进转岗就业有效匹配。通过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交通补贴、鼓励龙头企业吸纳就业等鼓励引导全区6806名脱贫劳动力外出就业。在10个脱贫村分别发展3个以上致富带头人增收产业,鼓励支持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保底分红等形式吸纳脱贫户就近就业,累计带动1000余名脱贫户稳定就业。二是强化公益岗位服务。精准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但通过市场手段无法就业的超龄脱贫人口创新开发农村服务型岗位,确保就业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安置在岗低收入人口1727人,其中安排财政衔接资金1000万元用于农村服务型岗位,安置1679名超龄脱贫群众就业。三是强化帮扶车间服务。加强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前、建设中、认定后工作指导,第一时间掌握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的情况,及时落实就业奖补、创业贷款、一次性建设补助等扶持政策,切实发挥政策带动作用。累计创建帮扶车间10个,发放带动就业示范奖补19.25万元,共吸纳143名村民就近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48人。四是强化以工代赈服务。建立长寿区2023年度适用以工代赈的区级重点工程项目清单,围绕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等重点领域,申报适用以工代赈的区级重点工程项目10个、总投资4.0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764个、培训务工人员1600人、发放劳务报酬1714万元。五是强化技能培训服务。紧盯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市场需求和脱贫劳动力个人意愿,精准设置家政服务、母婴护理、竹藤编技艺等16个培训工种。通过职业技能+创业+农技+实用技术方式开展复合型培训,积极引导劳动力参加适合自身特点的培训项目,实现3100余人参训,624人成功就业。

三、壮大村集体带动增收,确保应带尽带一是搭建规范高效的资产管理平台。成立长寿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司,全面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分账工作,摸清资源资产家底,厘清产权权属关系,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二是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引导龙河镇保合村与民营企业浙江和途公司、国有乡村旅游公司合作,按照2:2:6股比组建保合公司,负责慢城运营,已招商落地乡村业态40余家,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旅游收入193万元。三是探索龙头企业帮带型模式。依托平伟农业公司,引导洪湖镇称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耕地、林地、集体建设用地等1300亩土地经营权入股称沱敬知业农业股份合作社,通过与工商资本合股联营,采取保底分红方式进行利润分配,实现319户农民变股东,村集体年分红收益可达35万元,户年均增收2500元以上。四是探索合作社带动模式。投入1300余万元在10个脱贫村开展股权化改革,累计培育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脱贫村100%有农民合作社带动,有意愿脱贫户100%加入专业合作社,每年带动600余户脱贫户实现增收。五是探索配套服务型发展模式。引导长寿经开区、长寿高新区毗邻的村,发展餐饮、劳务等第三产业,盘活闲置的农房、厂房、办公用房实现收益。市级试验示范村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分红收益20万元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政务新媒体

部门街镇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